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Web程序設計基礎
  • 李健宏 左家春
  • 997字
  • 2019-11-29 11:37:09

1.2 Internet的起源

Internet實際上源于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時美國和蘇聯兩國的冷戰對抗。當時的美國國防部認為,如果建立一個集中的軍事指揮中心,萬一這個中心被蘇聯的核武器摧毀,則全美國的軍事指揮將處于癱瘓狀態,其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設計這樣一個分散的指揮系統——它必須由一個個分散的指揮點組成,當部分指揮點被摧毀后,其他的指揮點仍能正常工作,而這些分散的點又能自動通過某種形式與其他通信點取得聯系。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建立了一個由4臺計算機互聯而成的試驗性的分組交換網絡ARPA Net。當時,ARPA Net創建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快速、方便的網絡,使美國軍方分布廣泛、各自獨立的計算機之間能夠相互傳輸信息和數據,并且在諸如斷電、線路中斷,甚至遭受核打擊等各種復雜條件下,仍有能力自己處理和恢復故障,保證數據通信穩定和可靠。1976年,ARPA Net上的節點計算機已發展到57個,連接各種不同的計算機100多臺,聯網用戶2000多人。這時,ARPA開始把參與AR-PA Net研究的科研人員召集起來,舉行一些非正式的會議,共同探討有關的技術問題。1979年,ARPA成立了一個非正式的委員會ICCB(Internet Control and Configuration Board,網際控制與配置委員會),以協調和指導網際互聯協議和體系結構設計。新的網絡協議定名為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這時Internet一詞才正式出現。

1980年,ARPA開始把ARPA Net上運行的計算機轉向新的TCP/IP協議。1982年,美國國防部通過命令方式要求所有連入ARPA Net的網絡必須采用IP協議(即Internet協議)互聯。而且,在1983年完成了這種轉換,這也是國際互聯網叫Internet的原因。ARPA net網絡和TCP/IP技術的成功,吸引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眼球,NSF認識到網絡將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為了使科研人員可以共享之前軍方只為少數人提供的超級計算設施,1985年,NSF出資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級計算中心,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個稱為NSF Net的高速信息網絡。同時,把NSF的所有的超級計算機,都連入了ARPA Net。后來者數量更大,這樣NSF Net就取代ARPA 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干網。NSF Net同樣采用TCP/IP協議,并且NSF Net面向全社會開放,使Internet進入了以資源共享為中心的實用服務階段。

隨著電信網絡和大量商業公司進入Internet,上網和網上的應用也取得了高速的發展,Internet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這也進一步促使Internet迅速普及和發展起來。之后的Internet慢慢多元化應用,不僅僅如建設之初那樣單純為科研服務,其逐漸進入到日常商業和生活的各個角落。而且,Internet在規模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漸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全球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桥区| 新郑市| 商都县| 佛冈县| 淮滨县| 友谊县| 扎兰屯市| 阜康市| 饶阳县| 沙雅县| 贡嘎县| 隆安县| 柏乡县| 比如县| 潢川县| 临汾市| 赞皇县| 泸定县| 蓬莱市| 紫云| 姚安县| 郧西县| 墨脱县| 商城县| 玉门市| 长宁区| 宜州市| 尖扎县| 彝良县| 马公市| 金坛市| 武平县| 邹平县| 巴中市| 都安| 大洼县| 蛟河市| 浠水县| 尼木县| 张家界市|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