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稅報稅實務(第二版)
- 奚衛華
- 1876字
- 2019-12-11 16:19:19
第一版前言
核算各個稅種的應納稅額、進行賬務處理并填寫納稅申報表、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是會計的一項重要工作,為此企業中產生了稅務會計這一工作崗位。在教學中,對會計專業、稅務專業稅務類課程的設計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科系統化課程設計階段。
在這一階段,為滿足學生畢業后從事稅務會計工作的需要,大多數院校開設了稅收理論與實務、稅務會計這兩門與稅務相關的課程。在稅收理論與實務中介紹稅收的基本原理以及我國現行各個稅種的基本法律規定,如征稅范圍、納稅人、稅率、計稅依據等,在此基礎上重點講授各個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在稅務會計中介紹各個稅種的賬務處理。在這一階段,以教師為主進行教學活動。為了調動學生的興趣,我們采用了案例教學、課堂練習等方法,但就課程整體而言,稅收理論與實務、稅務會計這兩門課程都屬于理論課程。
第二階段:改進版學科系統化課程設計階段。
在職業教育發展初期,為了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很多職業院校將稅收理論與實務這門理論課程改為具有一定實務操作性的稅收實務。同時,在稅收實務、稅務會計這兩門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了稅務代理、納稅模擬等相關課程。稅務代理是在稅收實務、稅務會計的基礎上,講授辦稅流程、各個稅種納稅申報表的填寫以及納稅審查等問題;納稅模擬則是在前面三門課程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在模擬實驗室中編制各種涉稅憑證,并填寫納稅申報表,最終完成報稅工作。在新增加的兩門課程中,稅務代理屬于半實務操作性課程,即50%的理論加50%的實務操作;納稅模擬屬于實務操作性課程。
和傳統學科系統化教育階段相比,在職業教育初期,增加了實務操作性課程,重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效果、學生就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觀念并沒有實現真正的轉變,沒有從課程體系或者說學習領域設計這一高度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方式等進行徹底的改革,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過程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改進版學科系統化課程體系的優點在于邏輯性、系統性和簡約性較強。但是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學科系統性與職業活動的系統性不是等同的,因而給教學活動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例如在稅務代理這門課程中讓學生填寫納稅申報表時,學生已經將前面所學的稅法的基本規定、應納稅額的計算、賬務處理等知識忘記了很大一部分,不但增加了教學的困難,還割裂了課堂與職業活動的內在聯系。為此我們進行了第三階段的改革。
第三階段: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設計階段。
在會計、稅務專業職業教育改革過程中,通過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課程的開發,我們逐步實現了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對于各個稅種的實際納稅申報工作,我們將企業的實際業務、稅收規定、賬務處理、納稅申報表的填寫等結合起來,根據企業的實際工作流程設計課程的內容。
呈現在各位讀者面前的這本《國稅報稅實務》是我們職業教育稅務系列教材的成果之一。本教材的分工為:朱紅云負責“引入:認識稅收”和“第一單元”的寫作,奚衛華負責“第二單元”“第四單元”的寫作,尚元君負責“第三單元”的寫作,初稿完成后由奚衛華進行編纂定稿。
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是:
1.體系新穎。本教材打破原有的學科式教材內容的編排方式,以企業實際工作中需要完成的15個工作任務為目標,以實際工作流程為導向,重新整合了與稅務會計崗位有關的稅法規定、賬務處理以及納稅申報表的填寫等知識點。
2.體現工作行動的整體性。本教材以企業實際工作中需要完成的15個工作任務為中心,根據典型工作情境精心設計了數個情境導航,引導讀者按照企業的實際流程全面學習解決某一實際問題所需的知識。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讀者可以利用課后的“操作練習”進行練習,也可以將其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逐漸培養勝任實際工作的能力。
3.案例豐富,實務操作性強。本教材精心編排了數十個例題和案例,對稅收法律規定、賬務處理、各類稅務表格的填寫進行了詮釋和說明,有利于讀者掌握相關的知識與技巧。
4.強調對學習過程的思考、反饋和分析。本教材不僅通過情境導航引導讀者閱讀,而且在介紹解決問題所需的知識點之后,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本教材不僅可以作為會計專業、稅務專業學生的稅務類課程教材,也非常適合企業的會計人員、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人員、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人員閱讀。
在本教材的寫作過程中,得到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和紅星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誠摯的謝意!
雖然諸位作者已經盡己所能,但由于本教材是對職業教育體系下稅務教材所做的探索,可資借鑒的經驗相對較少,因此可能會存在著諸多不足,懇請讀者批評指教。如有意見和建議,請通過郵箱weihua72@163.com賜教!
奚衛華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