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稅報稅實務(第二版)
- 奚衛華
- 1422字
- 2019-12-11 16:19:18
叢書序言
教材是為教學服務的,是為教育目標的實現服務的。評價教材編寫的優劣與否,要看教材的編寫內容和編寫方式能不能真正成為實現教育目標的有效工具。
人類是高等動物,具有理性,做任何事情前肯定要思考做這個事情的目標是什么?達到目標的路徑是什么?我們做教育的人,具體點說做高等職業教育的人,自然要思考兩個最基本的問題: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什么?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傳統的觀念通常認為教育是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但是在現代社會各行各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知識會陳舊、會過時,而且其速度非常之快,新知識的不斷出現也非常之快。具體到稅務教學領域,由于稅制不斷的改革,學生在學校背會的稅法條文,也許在畢業以后就被廢止了。從這個角度講,學生在學校被灌輸的知識甚至背會的稅法很有可能變得沒有用。那么,我們教育的目標基點又應該落到何處呢?
教育應該是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的目的應該落在“能力”(competence)的培養這塊基石上。這個“能力”的概念不等于“技能”(skill),它比“技能”寬泛,包括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的能力等。“能力”的概念也不等于“才能”(ability),它包括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及對人友愛的能力。通過接受高等教育,學生既擁有了專業能力,又具備了學習能力、“人格”能力,我們才能說教育實現了培養目標,完成了學生的“成人”教育,即令其成為一個合格、健康公民的教育。
如何實現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其切入點是課程改革,把學科完整式的課程體系改變為工作任務導向式的課程體系。工作任務導向式的課程強調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學習、合作式學習,從而通過學習,在具備專業能力的同時,具備學習能力和“人格”能力。
“新世紀報稅實務系列叢書”這套教材就是工作任務導向式課程開發的成果,共有三本,分別是《國稅報稅實務》《地稅報稅實務》《企業所得稅報稅實務》。編寫這三本教材的原因在于:在我國現行財政管理體制和稅務管理體制下,企業的稅收應該分別向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繳納,因此分別設置《國稅報稅實務》和《地稅報稅實務》這兩本教材。而將《企業所得稅報稅實務》單獨列為一本教材,主要原因是:(1)按照我國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有關規定,不同的企業應向不同的稅務機關繳納企業所得稅,即有的企業向國家稅務局繳納企業所得稅,有的企業向地方稅務局繳納企業所得稅;(2)企業所得稅的計算繳納復雜,與會計的聯系極其緊密,且自成體系。此套教材的編寫一改傳統稅務課程的內容設置及相應的教材編寫模式,以“報稅”這一任務為引領,把稅法規定、賬務處理、納稅申報融進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完成報稅的任務流程中,自主學習各種稅收法規和會計規定。此套教材的編寫符合“從具體到抽象”的人類認知規律,是把“教中學”“聽中學”改變為“做中學”教學模式的有效工具。
此外,此套教材的編寫體例經過精心設計,情境導航、例題、實務操作案例經過精心篩選,有利于學生興趣盎然地自主閱讀。
此套教材的總主編奚衛華博士是國內在稅法領域既具理論造詣,又具實踐能力的年輕學者,幾年來在稅法研究和教學方面探索掘進,艱苦工作,已取得豐碩的成果,聲名鵲起。教材編委會的其他成員,如徐偉、王希穎、朱紅云等幾位老師,在課程開發的艱難過程中,學術能力和教學能力逐步得到了鍛煉、提高,嶄露頭角。
我相信此套教材的出版能夠為已逐步改革了的會計、稅務專業的職業教育提供及時、適用的教學工具,為社會上的廣大讀者提供適用的閱讀材料。
蘇春林
2010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