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2015
- 嚴耕
- 2457字
- 2019-12-11 16:02:02
一、中國生態文明發展態勢分析
2015年,生態文明發展穩步向前推進,生態文明發展速度為2.54%,在ECPI評價的四個二級指標中,除資源節約小幅退步以外,其余三個二級指標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在20個三級指標中,除四個指標由于各類原因無法進行比較外,其余16個指標中的11個呈正增長趨勢,六個呈退步趨勢。
這都說明,中國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水平連續多年持續上升。但是,進步有快慢之分,趨勢有好壞之別。在整體進步的背后,又隱藏了什么呢?
從絕對水平上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近年來都處在進步狀態中,但從發展增速上來看,則連續兩年處于小幅下降態勢。2014年度全國生態文明發展速度變化率為-0.40%,2015年度全國生態文明發展速度變化率為-0.74%(表3-1)。這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報告2014》的判斷基本一致,中國生態文明發展或已步入減速通道。就此,需要我們去深挖其原因,找出生態文明發展持續減速的指標和領域。
表3-1 2015年度全國生態文明發展速度變化率
單位:%

ECPI的四個二級指標中,生態保護、環境改善和資源節約都呈現小幅進步,但排放優化則表現為較大幅度的退步,因此,全國生態文明整體發展速度變化率被拖累為負增長(圖3-1)。

圖3-1 2015年度全國生態文明發展速度變化率
如圖3-1所示,ECPI和排放優化進步率為負,生態保護、環境改善和資源節約的進步率為正。
(1)排放優化呈持續減速狀態,且減速幅度在不斷加大。
隨著中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持續推進,排放優化的絕對水平在不斷地進步,但發展增速在下降,仍無法扭轉當前排放存量巨大,環境污染嚴重的局面。此外,今年新加入的指標煙(粉)塵排放效應優化在這一年度出現較大幅度的減速,這在較大程度上加劇了當前空氣污染嚴重的局面,也導致了本年度排放優化進步率出現較大的減速幅度。
(2)環境改善雖有小幅增長,但由于空氣質量數據缺失,無法反映真實情況。
由于統計口徑問題,本年度好于二級天氣天數比例增長率未能納入到統計范圍,因此環境改善小幅增長的數據不能反映真實情況,如煙(粉)塵排放效應優化的大幅度減速勢必加劇空氣污染的程度,但在環境改善指標中卻未能體現。且由于多年來污染排放累計的效果,環境問題已成為民眾最為迫切期待改變的問題。
(3)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二者一改去年負增長頹勢,都呈小幅正增長態勢。
在2014年度中,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三個領域都呈現為小幅退步的態勢。從2015年度的數據來看,這一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變,雖然增速幅度不大,但生態保護和資源節約都為正增速,表明生態文明建設通過一年的努力,在部分領域已經呈現出了再次向好的趨勢。
對全國31個省份生態文明發展速度變化率的分析和排名如下:
(1)各省份之間發展增速差異巨大,排放優化在持續起著首要作用。
2015年度全國有18個省份生態文明發展增速,13個省份發展減速。省與省之間差異巨大,生態文明總發展速度變化率最高的為上海(54.56%),最低的為遼寧(-17.05%),兩者相差達71.61%(圖3-2)。

圖3-2 2015年度全國31個省份生態文明總發展速度變化率
表3-2 2015年度全國31個省份生態文明總發展速度變化率及排名
單位:%

山西、浙江、云南三省發展速度變化率增速在10%以上,海南、寧夏和山東三省發展速度變化率減速也在10%以上(表3-2)。
對增速最高的四個省份進行分析,上海、山西和浙江三省市排放優化貢獻最大,云南則排放優化為第二貢獻指標(表3-3)。
表3-3 ECPI進步率最高的四個省份二級指標貢獻分析

對減速最快的四個省份進行分析,山東、寧夏和海南三個省份排放優化貢獻最大,遼寧則排放優化為第二貢獻指標(表3-4)。由此可見,這一結果與去年極其類似。排放優化在其中起著最為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后面的驅動分析中可見,排放優化與ECPI進步率高度相關(0.814**),這進一步證明了排放優化在當前中國生態文明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表3-4 生態文明總發展速度變化率最低的四個省份二級指標貢獻分析

(2)近2/3省份生態保護在增速,其余省份則小幅減速。
2014到2015年,31個省份生態保護發展速度變化率數據表明,20個省份生態保護在增速,11個在減速,增速最快的是西藏,減速最大的為安徽(圖3-3)。

圖3-3 2015年度各省份生態保護發展速度變化率
表3-5 2015年度各省份生態保護發展速度變化率及排名
單位:%

西藏生態保護增速最大得益于建成區綠化覆蓋增加率的顯著提高;安徽生態保護減速最快主要是由于自然保護區面積增加率有所下降(表3-5)。
(3)過半省份環境改善在加速,地表水質好轉加速是主要因素。
2015年度31個省份環境改善發展速度變化率數據表明:16個省份環境改善在增速,15個在減速(圖3-4)。各省份中增速最快的為上海,減速最快的是為寧夏(表3-6)。
上海和寧夏排名榜首和榜尾都是源自于優于三類水質河長增加率的大幅度上升或下降。

圖3-4 2015年度各省份環境改善發展速度變化率
表3-6 2015年度各省份環境改善發展速度變化率及排名
單位:%


(4)超四成省份資源節約有較大幅度減速,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是關鍵所在。
2015年度各省份資源節約發展速度變化率數據表明:18個省份資源節約在增速,13個則在減速(圖3-5)。各省市中增速最快的為云南,減速最快的為內蒙古(表3-7)。
云南資源節約增速最大得益于城市水資源重復利用提高率的大幅度提高;內蒙古資源節約減速最快主要也是由于城市水資源重復利用提高率和水資源開發強度降低率的大幅下降所導致。

圖3-5 2015年度各省份資源節約發展速度變化率
表3-7 2015年度各省份資源節約發展速度變化率及排名
單位:%

(5)超六成省份排放優化在減速,有序合理排放成生態文明成敗關鍵所在。
2015年度各省份排放優化發展速度變化率數據表明,全國有12個省份排放優化在增速,19個在減速(圖3-6)。各省份中增速最快的是山西,減速最快的是河南(表3-8)。

圖3-6 2015年度各省份排放優化發展速度變化率
山西排放優化增速最快得益于化學需氧量排放效應優化和氨氮排放效應優化的大幅度提高;河南排放優化減速最快主要也是由于化學需氧量排放效應優化和氨氮排放效應優化的大幅下降所導致。
表3-8 2014到2015年度各省份排放優化發展速度變化率及排名
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