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2 重溫Microcosm和Telecosm

George Gilder兩本獨到見解的著作Microcosm[6]和Telecosm[7][8],揭示了從資源貧乏進步到資源充分富裕的新環境中,信息產業市場和技術發展的新規律。

2000年,Gilder出版了新著Telecosm。值得注意,該書開篇第一句話就是:“電腦時代過去了(The computer age is over)”,預示了個人電腦時代已經讓位于網絡時代。接下來十年的歷史(2000—2010),我們看到計算機行業發生的4件大事:

(1)蘋果電腦公司率先轉型成功,起死回生,市值一舉登頂,并且改名為蘋果公司。

(2)IBM放棄并出售無利可圖的個人電腦業務,完成戰略轉型,專注于企業服務。

(3)新興的互聯網應用公司,如雅虎(Yahoo)、谷歌、Facebook、Twitter等,迅速躥升。

(4)堅守在個人電腦桌面軟件領域的微軟公司,桌面市場依然穩固,但市值長期不增。

其實,歷史發展并沒有完全依照Gilder的預測。在上述十年的起始階段,美國IT行業發生了一次大動蕩。有人說,這個動蕩與Gilder的書有關。由于他提出一個影響深遠的理論:在帶寬豐盛時代,帶寬資源將取代芯片,成為新時代的推動力。

嗅覺靈敏的華爾街投資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光通信領域。但是,他們過于相信表面的“統計數字”(帶寬需求每100天翻一倍),對長期壓抑后釋放的暫時“帶寬饑渴”現象,缺乏理性分析和研究。后來大家不愿看到的事實是,能夠生產最多帶寬的設備廠商和擁有最多帶寬資源的明星公司都遇到大麻煩,如AT&T、MCI WorldCom、Sprint、Qwest、Global Crossing、Level 3和Metromedia等無一幸免。在股票市場上,“互聯網泡沫”導致1萬億美元市值蒸發,緊接著,“電信泡沫”再一次導致7萬億美元市值蒸發。NASDAQ指數從2000年3月5000多點的高位,經歷兩次泡沫破滅,到2002年10月,總共下跌78%[9]。十年過去了,新興的互聯網公司仍無力使股市指數回復到3000點。

為了探究背后的原因,讓我們再次回顧Gilder 1990年出版的描述PC經濟Microcosm書中的故事,這里包括3個元素“資源”、“需求”和“工具”。

實際上,找不到需求的資源等于沒有資源。PC工業的大發展得益于資源和需求的完美匹配,與資源同步的應用,使爆炸性增長的芯片資源得到良性吸收、承載和消耗。PC時代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操作系統。其實,DOS加上CPU386已經基本滿足了辦公自動化的需求,微軟適時地推出Windows這個新工具,以及多媒體電腦的新概念,創造出更大的芯片資源需求,促使股價一路攀升,兩次將Microcosm推到新的高度。正如PC時代流行一句名言:“每當Andy(Grove)制造出更快的芯片,Bill(Gates)用到一點不剩”。

2000年,Gilder敏銳地察覺到PC時代已經過去。顯然,蓋茨沒有找到PC普及以后的第3波大量消耗芯片資源的需求,這也可能是他感到回天無力,急流勇退,辭去微軟總裁的深層原因。果然,此后十年,微軟股價不再風光。

讀懂Telecosm的故事,同樣也要理清“資源”、“需求”和“工具”三者的關系。

Gilder已經詳細描述了豐盛的帶寬資源,但是,帶寬的價值不在于“生產”和“擁有”,任何資源包括存儲、芯片和帶寬在內,只有“可有效管理”的大規模消耗才會有價值。

回到2000年的Telecosm,如何尋找大規模消耗帶寬的出路?當時Gilder沒有說清楚。

1993—1998年,Negroponte在WIRED Coumns[10]連載中描述的美妙場景,以及2009年,Michael Miller在Cloud Computing[11]一書中描述的全部應用,還包括今天移動互聯網全部應用,以及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物聯網,基本上屬于低端運算力和窄帶網絡的需求。此類需求大都屬于“知性”范疇,不需要大運算力、大存儲量和大帶寬,因此,不足以成為推動云計算高級階段的需求。

在可預見的將來,云計算必然改變傳統計算機行業的生態環境:

(1)瘦客戶機導致終端的能力下降,意味著產能過剩。SoC系統芯片導致競爭門檻下降,山寨版或者特供版盛行。這些情況已經成為事實,未來還將愈演愈烈。

(2)服務器設備采購集中到少數大型云計算服務商,如同集中運作的發電廠,一般企業放棄設備采購(發電機或服務器),轉購服務。與此同時,集中服務必然帶來資源共享和高效率,意味著云計算中心的服務器總量遠低于以往分散在各家的獨立服務器。顯而易見,即便企業信息處理需求成倍增長,服務器總體市場必然面臨萎縮。

當前,許多電腦企業看不懂云計算的內涵,天真地以為只要把手里的技術重新包裝一下,又可以賣出去了。事實是,傳統芯片和計算機行業的產能嚴重過剩,同時體制內不可避免地出現壟斷加劇。形象化地說,就像非洲荒野中的小池塘,水源逐漸蒸發,吸引眾多動物來爭搶。其實大部分動物明知會渴死,只為喝上最后一口泥漿,臨死前掙扎一下。但是,它們不能或不愿去尋找新水源。這里所說的臨死前掙扎一下,是指那些無明確目標,天真地模仿他人的技術方案,而虛擲資源的企業。實際上,這是當前整個計算機行業面臨的一大困境,或者說,潛在困境。因此,有遠見的公司紛紛部署戰略轉型,或者說,尋找新水源。

解讀Microcosm和Telecosm中的PC和電信產業,我們得出以下結論:爆炸性擴展的資源是一把雙刃劍,必須創造有市場價值的規模化新產業。不然的話,如果只是簡單地在傳統市場中同類競爭,除了少數幾家公司得利,必將把整個傳統產業拖入困境。由此推理,云計算健康發展的先決條件是找到大量消耗豐富基礎資源的新需求,這里所說的基礎資源包括:運算能力、存儲能力和通信帶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五华县| 八宿县| 临潭县| 视频| 油尖旺区| 碌曲县| 钦州市| 昌平区| 马关县| 闸北区| 盐池县| 大城县| 翁牛特旗| 白玉县| 长阳| 武冈市| 平塘县| 铁岭县| 凤翔县| 鄢陵县| 万年县| 新建县| 大新县| 噶尔县| 绵阳市| 连城县| 呼玛县| 四会市| 南汇区| 广西| 龙井市| 淅川县| 枣阳市| 修水县| 娄底市| 天等县| 田东县| 新平| 临高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