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準備洗耳恭聽時,只見從外面跑來一小廝,跪在孫紹祖面前說道:“伯爺,您趕快回家吧,府中來了貴人,四皇子正等著您呢!晚萍姨娘差小的來叫老爺”。
聽到這里,孫紹祖連忙起身朝賈蓉說道:“蓉哥兒啊,四皇子從未來過我府中,這還是第一次來我府中,想必是有什么要事?我就先回了,下來定與你把酒言歡。”
“姑父有要事,盡管離去。”只見賈蓉說道。
“諸位小姐,紹祖有事先行離去,如有不周之處,還請原諒,待他日,我自當一一陪罪。”
說完,孫紹祖深深地看了迎春一眼,便轉身離去。
“姑父,等等我,讓小侄送送你,”只見賈蓉跟在后面說道。
迎春忙著孫紹祖離去的背影,眼中卻是滿滿的情意,還有一絲不舍…………。
“別看了,他已走遠了。”只見秦可卿對著迎春說道。
孫紹祖急急忙忙的到了府中正常,看到四皇子,剛準備要下跪行禮,只聽四皇子說道:“免了,孫紹祖即刻跟我回宮,面見父皇。”
“臣,遵命,”隨后跟在四皇子后面,出府門,上了門口的一輛馬車,朝著皇宮的方向駛去。
“孫紹祖,對于父皇削弱你的軍權之事,你可有怨言?”在馬車內,四皇子問道。
“臣無怨言,臣的一切都是皇上給的。”孫紹祖說道。
“有怨言也無妨,聽說你與榮府二小姐定親了?”四皇子炯炯有神的問道。
“是的,四皇子。”孫紹祖回答道。
太極宮,御書房內。
孫紹祖看到皇上,立刻跪于地下“微臣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孫紹祖起來吧!”皇上說道。
孫紹祖問道:“皇上這么急把微臣找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孫紹祖你對朕可有怨言?”
“微臣不敢”
“微臣只愿做皇上弓中的一枝箭,皇上想射向何處,臣便去向何處。”孫紹祖說道。
“嗯,你倒是明白,不過你也別怨朕,朕削你的軍權,是愛護你,保護你,同時也為了平衡軍中的勢力,只能委屈你了,朕會補償你的。”皇上說道。
“臣不敢,臣惶恐。”孫紹祖說道。
“老四啊,把這份奏折讓孫紹祖看看。”
“遵命,父皇”。
孫紹祖接過四皇子的奏章,翻開,只見上面寫道:五百里加急,
開封知府吳明叩首皇上,今入秋一來,黃河水位急劇上漲,大堤瀕臨決口,如若決堤,則我開封府五十萬子民將居無定所,顛沛流離,成為流民。如果真那般,臣恐流民揭竿而起,禍亂我朝。
且臣觀之,白蓮邪教,有死灰復燃之象,臣聞邪教圣女張靜舒,頻頻現身,蠱惑眾生,教化愚民,散步反我朝之言論,信教者徒增。
為天下計,臣懇求陛下為我開封府加固堤壩,疏導水患,同時剿滅白蓮余孽,還我開封府朗朗乾坤。
臣吳明泣拜。”
孫紹祖看完不禁倒嘶一口冷氣,看上皇上說道:
皇上,臣雖是武官,卻也知道,這黃河水患年年頻發,是以戶部每年都會撥出一筆專款,對堤壩進行維護,修理,且今年早已撥出,吳知府應該知道,卻為何再向皇上提及。
難道,吳知府沒有收到銀子?”
孫紹祖說道。
只見四皇子說道:“朝廷每年都會向開封府撥出一份專款,以應對黃河水患,且歷年來根據黃河水患的歷害程度,數目不一,今年夏吳知府上奏朝庭。
言今年黃河水位比歷年來的都要高,吳知府請求朝庭撥出大量資金對黃河大堤進行維護,朝庭考察視情后,已在二個月前撥出二十萬兩白銀,令中州巡撫下發開封知府用于河堤維護。”
孫紹祖待四皇子說完,接著說道:“按四皇子所說,看來這銀子是在中州巡撫這邊出事了。”
只見皇上說道:“歷朝歷代以來,觀治國之方略,尤以吏治最為難,廉潔奉公者,屈指可數,但貪官者數不勝數,從未斷絕過。
往往揪出一貪官,背后能揪出一群巨貪來,中州官場盤根錯節,官官相貪,除少數像吳明這樣為百姓辦實事的好官外,皆是一群蛀蟲。是該好好清理一翻了。”
“父皇,兒臣認為應當選一位與中州官場不熟,且有帶兵經驗的一位官員,前往開封府。
一方面與吳知府一道強修河堤,安定民心,疏理黃河水患。
而另一方面,則可暗查白蓮余孽,追其形蹤,順藤摸瓜,待尋其老巢,圍起而殲之。”
只見四皇子有條不紊的說道。
“嗯,皇兒說得甚合朕心…………。”
孫紹祖聽到這里,頓時明白皇上為什么找他了。
“孫紹祖,朕問你,你可愿代朕走一遭這開封府。
你首先任務是,加固黃河堤壩,防止泄洪,安定民心,
其次尋其白蓮余孽,伺機而殲之。
最后,中州官員貪污成風,官官相擁,你能查則查,如難辦成,朕不怪你,此前兩項做好,朕便記你大功一件。
“孫紹祖,朕最后問你一句,你可愿意?”
孫紹祖往前兩步,跪于地上朝皇上說道:
吾皇圣明,
為天下蒼生,
為我朝興盛,
為我九州黎民,
為天下一統。
我孫紹祖愿意,定還中州百姓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