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常見病穴位按摩完全圖解
- 趙慶新
- 1293字
- 2021-03-26 18:39:40
009 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此病是潰瘍病的危重并發癥之一,大多是因患者對潰瘍病沒有足夠認識和進行有效地治療,而致潰瘍逐漸加深,最后引起穿孔。穿孔后,胃、十二指腸中的胃酸、膽汁等流入腹腔,就會并發急性腹膜炎。
專家診斷
◆ 癥狀簡介
癥狀分析
大部分患者有潰瘍病史,穿孔前癥狀常會加重
患者出現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焦急憂慮、呼吸短而淺、脈搏增快等現象
初起多在上腹正中或偏右,突然發生劇痛,持續性并有陣發性加劇,很快向全腹發展,但仍以上腹部或右下腹為主?;颊哽o臥不動。兩髖微屈則腹痛可顯著減輕
腹肌強直及壓痛:腹肌明顯緊張,硬如“木板”,以上腹部更為顯著。全腹均有壓痛及反跳痛,以上腹部及右下腹最為嚴重
惡心嘔吐:晚期由于腸麻痹引起腹脹,所以腹部聽診時腸鳴音多消失
腹腔內積氣:由于穿孔后空氣進入腹腔,檢查時可發現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如有條件作X射線透視或照片時,可發現膈下與肝陰影之間有半月形透明區
◆ 中西療法
診斷明確后,應爭取盡早施行手術。
(一)術前準備:
在手術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給予患者半臥位、禁食、胃腸減壓、抗菌素、補液等基本治療,用來改善全身情況,準備進行手術。
(二)手術方法:
1.穿孔縫合修補術。在縫合有困難或不可能縫合時,則用大網膜填塞穿孔處,并固定于穿孔周圍。
2.胃大部切除術。
經穴療法
◆ 特效穴位 大赫穴 氣穴
大赫穴:仰臥,將一只手掌放在腹部,掌心朝內,拇指剛好位于肚臍眼,無名指所在位置就是這個穴位,用雙手的四指頭輕輕壓揉這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壓揉3~5分鐘。
氣穴:一只手掌的四指并攏,拇指收起,放在腹部,掌心朝內,食指剛好位于肚臍眼處,小指所在的位置就是這個穴位,用雙手的四指指尖輕輕壓揉這個穴位,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壓揉1~3分鐘。
◆ 追加穴位 肓俞穴 內庭穴
肓俞穴:正坐或仰臥,舉起兩手,掌心向下,用中指的指尖垂直下按肚臍旁的穴位;深深地吸氣,讓腹部下陷,用中指的指尖稍稍用力揉按穴位,有熱痛感;左右兩穴位,每天早晚各揉按一次,每次1~3分鐘。
內庭穴:正坐屈膝,把腳抬起,放在另一條腿上,把對側手的四指放在腳掌底部,托著腳,手的大拇指放在腳背上,彎曲大拇指,用指尖下壓揉按內庭穴,有脹痛的感覺。早晚各揉按一次,先左后右,每次揉按1~3分鐘。
特效1:大赫穴
此穴具有散熱生氣的作用。經常按摩此穴,可以治療泄瀉、痢疾等消化系統疾病,對胃、十二指腸穿孔等癥有較好的調理保健作用。此穴還是治療生殖系統的特效穴位,對男子陽痿、早泄、遺精,女子子宮脫垂、帶下、月經不調、痛經等癥,均具有較好的療效。
標準取穴


特效2:氣穴
此穴具有補益沖任的作用。長期按摩此穴,能夠有效治療泄瀉、痢疾、胃炎、十二指腸炎、月經不調、白帶、小便不通、陽痿、生理不順、腰背疼痛等疾病。配天樞穴、大腸俞穴,治療消化不良;配中極穴、陰陵泉穴、膀胱俞穴,治療小便不利;配氣海穴、三陰交穴、腎俞穴、血海穴,治療月經不調、陽痿、不孕不育癥。
標準取穴


追加1:肓俞穴
本穴位對應物質是來自胞宮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外輸體表,因此名“肓俞”。主治腹痛繞臍、嘔吐、腹脹、痢疾、泄瀉、便秘、疝氣、月經不調、腰脊痛、胃炎、腸炎等癥。
標準取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