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9種常見花草圖鑒
- 陳長偉
- 417字
- 2021-03-26 15:55:47
魚腥草
科屬:三白草科,蕺菜屬
別名:狗心草、折耳根、狗點耳
花期:5~6月
分布:中國江蘇、浙江、江西、四川、云南、廣西
多皺縮的心形葉片
魚腥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皺縮而彎曲的莖為扁圓形,表面為黃棕色,有時紫紅色,有縱棱和明顯的節,下部節處有須根;質脆,易折斷。互生葉多皺縮,展平后為心形,上葉面為暗綠或黃綠色,下葉面為綠褐色或灰棕色,常帶紫紅色;掌狀葉脈5~7條;細長葉柄上無毛。穗狀花序,花為4瓣,白色花瓣。蒴果近球形,頂端開裂。種子多數,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魚腥草多野生,在陰濕或水邊低地常見。喜溫暖潮濕的環境,耐寒,在-15℃的嚴寒環境下仍能安全越冬。忌干旱,怕強光。以肥沃的沙質土壤及腐殖質土壤最為適宜,不宜生長在黏性和堿性土壤中。
形態特征

葉多皺縮,展平后為心形。

花為4瓣,白色花瓣。

扁圓形莖黃棕色,有時紫紅色。
五感之聞一聞

散發魚腥氣味
把魚腥草搓碎后,會散發出魚腥氣味,由此而得名。多用作為草藥,性寒涼,歸肺經,有清熱解毒和消癰排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