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超投筆從戎
- 中外歷史故事(小學生愛讀本)
- 學習型中國·讀書工程教研中心主編
- 1111字
- 2019-11-13 17:06:21
班超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里,但他是個極其孝順的孩子,他沒有因為家里生活艱苦而不斷抱怨,反而為了供養自己的老母親,每天都靠替官府寫文書賺錢。因為寫文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班超經常寫到很晚才能完成工作。
這時候,正趕上匈奴入侵,國家邊境的安定受到了威脅,人民生活在一片苦海中,班超看到這種情況感到非常痛心,他想為國家的安定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他想: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在戰場上拼殺,我整天坐在這里寫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呀!
想到這里,班超再也坐不住了,忽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把手中的毛筆往地上一扔,對著大家說:“現在國家面臨著戰爭,我們都應該趁著年輕,到戰場上去為國家的安定作出一番貢獻,而不應該坐在這里消磨時光?!彼脑掃€沒說完,就遭到了別人的恥笑,只聽有人說:“算了吧,就你這樣,連飯都吃不飽,還想去為國家立功!”班超很生氣,頭也不回地走了。
不久,班超果然投筆從戎,他跟隨著漢朝的大將軍與匈奴作戰,在戰場上表現得非常勇猛,憑借他的機智,他多次為軍隊對抗匈奴出謀獻策,使得軍隊多次取得勝利,最終把匈奴趕到了離漢朝邊境很遠的地方,立下了戰功,成為一名年輕的將軍。為了獎勵班超,漢明帝封他做了大官,并且高興地對他說:“我們以后再也不用出兵打仗了,這都多虧了你呀!”
班超聽后,卻十分擔心地說:“現在匈奴雖然被我們趕走了,但我擔心他們總有一天還會再來攻打我們的,如果現在不徹底清除他們,將會對我們很危險!”漢明帝于是就問班超:“那你說該怎么辦才好呢?”班超胸有成竹地說:“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出使臣到西域去,聯合西域各國共同對付匈奴,這樣打起仗來匈奴就會受到兩邊夾擊,也就不敢輕易挑起戰爭了。如果陛下同意,我愿意帶人前去西域。”漢明帝一聽當場就點頭答應了。
于是,班超帶領三十六名手下開始出使西域,沿途歷盡了艱難險阻,到達西域后,由于當時匈奴也派出使者來到西域求和,西域國家因為對匈奴的懼怕,所以對班超一行很不友好,班超感到他們的處境很危險,機智勇敢的他于是帶著三十六個人殺入了匈奴的大營,不但趕走了匈奴使者,還讓西域小國對漢朝另眼相看,于是他們和班超簽訂了盟書,從此開始了和漢朝的友好往來,班超也因此順利地完成了使命。
知識加油站
投投筆筆從戎:東后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后人把文人從軍叫做投筆從戎。
讀史感悟
班超在匈奴入境,東漢邊境的安全受到威脅時,有著一顆憂國憂民的心,他沒有在筆硯間討生計,讀書習字,去過暫時安定的生活,而是一心想著擊退匈奴,為國效力。正因為有這樣憂國憂民之心,所以他才能夠毅然地投筆從戎,成為一代名將,最終為國家的安定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