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史可法為國盡忠
- 中外歷史故事(小學生愛讀本)
- 學習型中國·讀書工程教研中心主編
- 963字
- 2019-11-13 17:06:21
明朝末年,李自成的義軍攻破了北京,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的一棵槐樹上。當時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書,他一心想挽救大明王朝,可是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明朝還是在一夜之間滅亡了。不久,清軍攻入山海關,恢復明朝的希望更加渺小了。
嚴峻的形勢并沒有讓史可法放棄恢復明朝的決心,他到處招攬人才、籌建河防,為復國作著各種各樣的準備,就在這時,他收到了清軍攝政王多爾袞的書信。信上說,清軍趕跑了李自成,幫明朝報了亡國之仇,而且燕京是從李自成而不是從明朝手里取得的,因此明朝應該把清朝當成是恩人,而不是仇人。還勸史可法歸順清朝,并且誘惑他說在大清朝他可以享受榮華富貴。信里面還說,清軍隨時有可能發兵,南方的安危就在此一舉了,讓史可法慎重考慮后盡快答復他們。
盡管多爾袞在信中一邊用榮華富貴來引誘,一邊用發兵的方式來威逼,想借此機會使史可法就范。但史可法看了信后,想都沒有多想,一點兒都沒有被多爾袞的來信所動搖。他不卑不亢地回信表明,南明朝廷理所應當是大明朝的繼承者,地位是名正言順的,而且南明軍隊收復失地、光復神州的決心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可是,朱由崧當上南明的皇帝后,不理朝政,整天只關心怎么樣才能過上更加享受的生活。當時清朝統治者不斷攻打南明,明朝的很多將領都投降了清軍,并且清朝還用廢除明末賦稅的方式拉攏民心。清軍很快就攻打到了揚州城下,南明小朝廷危在旦夕。
史可法下定了必死的決心,準備抗擊清軍,保衛揚州城。然而他的一片忠心,卻換來了其他奸臣的譏諷和陷害。他們采用種種方式來阻撓史可法,并且請求皇帝削弱他的兵權,還污蔑史可法和奸臣暗中勾結。就在這樣的形勢下,史可法依然忠心耿耿,沒有對清政府作出任何的妥協和退讓,始終在清軍面前保持著大義凜然的姿態。
為了保住風雨飄搖的明朝,他鞠躬盡瘁,用盡了畢生的精力,最后他誓死不向清軍投降,以身殉國。
知識加油站
河防: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特指黃河的河防,例如:河防工程。也指黃河的軍事防御。例如:河防部隊、河防主力。
讀史感悟
在史可法的一生里,他始終堅持著支撐危局、力挽狂瀾、忠于國家、報效朝廷的原則和信念。因為對于有著強烈愛國之心的他來說,改變內憂外患的局面、挽救國家于危亡、為國盡忠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小朋友們,我們也要從小樹立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心,只有這樣,長大了才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國家和人民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