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圓智妙答乾隆
- 伴隨小學生成長的智慧故事(小學生愛讀本)
- 學習型中國·讀書工程教研中心主編
- 813字
- 2019-11-15 16:13:09
圓智是清代乾隆年間寧波天童寺的當家和尚。雖然他沒有點化之術,卻頗有應變之才。
一次,乾隆皇帝微服南下,來到寧波后,便獨自來到天童寺。圓智躬身對乾隆輕聲道:“小僧天童寺住持圓智接駕來遲,萬望恕罪。”
乾隆聽說這個人就是圓智,想給他來一個“下馬威”,于是,馬上把臉一沉,厲聲問道:“你既然已經知道朕來這里了,為什么不率領眾僧,大開山門,跪接圣駕?你這輕輕一揖,莫非有意不尊敬朕?該當何罪?”
圓智從容不迫地回答道:“小僧豈敢不尊敬圣上,只因這次圣上南巡,乃是微服私訪。小僧恐引起游人注目,有礙圣上安康,故不敢勞師動眾,只小僧一個人悄悄在此相迎。”
乾隆聽他說得入情入理,只好說:“那好吧,就恕你無罪,前面帶路便是。”
在路上,乾隆說道:“和尚,今日朕上山,你能不能把我比上一比?”
圓智聞言,暗自思考:“這可不好比。要比得不好,全寺恐怕都會遭受滅頂之災。”但他忽然靈機一動,笑著說:“萬歲爺上山,可有一比:如來佛帶您登天,一步更比一步高!”乾隆一聽,心里很不高興:圓智自比佛爺,上風被他占了,可又無可指責。
乾隆離寺時,圓智送他下山。當走到山腰時,乾隆想起了上山時候發生的事,就又想難一難圓智,便說:“我上山時,你說我是一步更比一步高,現在我下山了,你可怎樣說呢?”乾隆說完,得意地瞅著圓智,心里想:上山是爬高,好比;下山是落低,我看你現在怎么個比法!
圓智略加思索,從容答道:“如今又好比如來佛帶萬歲下山,后頭更比前頭高啊!”
乾隆聽罷,不禁對圓智的聰明機智心生敬佩。
發散思維:
想一想,圓智和尚的回答中還有哪些含義包含在內?
日積月累:
圓智和尚回答的兩句對仗的話是不是引起了你的興趣?那么就去看看身邊還有哪些對仗的話。(小提示:留心門口常貼的對聯)
智慧小語
乾隆多次想使圓智難堪,卻沒想到每次都被圓智的妙答解除了。他們的對答充分顯示了圓智大師的機智聰明,連能言善辯的乾隆都不得不佩服。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智慧,只要你細心去琢磨,定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