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春者天之本懷
- 幽夢影(國學大書院)
- (清)漲潮
- 523字
- 2019-11-15 14:54:11
原文
春者,天之本懷;秋者,天之別調。
原評
石天外曰:此是透徹性命關頭語。
袁江中曰:得春氣者,人之本懷;得秋氣者,人之別調。
尤悔庵曰:夏者,天之客氣;冬者,天之素風。
陸云士曰:和神當春,清節為秋,天在人中矣。
譯文
春天生機勃勃,是大自然本有的情懷;秋天蕭瑟一片,是大自然的另一種情調。
評析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經過漫長、寒冷的冬天,當迎來春意融融的春天,好像萬物都是欣喜的。這春意盎然的季節,好像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驚喜,世界頓時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
而秋天則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春華秋實,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可是也是走向冬天的預兆,于是有人就把秋天看成是萬物蕭瑟的季節。秋天是收獲的季節,當農人們看著將要收獲金燦燦的糧食時臉上的那份喜悅,則向我們展示了秋天是一個喜悅的季節。同樣,秋色也是一幅美妙的畫卷,唐詩中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肅殺的秋天同樣有著它的美麗,也讓人深深地嘆息它的消失。秋正如是,天高云淡,北燕南飛,金子般的顏色美則美矣,但颯颯秋風已顯肅殺之氣,預示著寒冬即將來臨。這時的大自然,恰如人生暮年,氣力已竭,雖有黃昏之美,惜其不永,故張潮曰“秋者天之別調”,用“別調”稱它是十分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