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三思后行 腳踏實地
- 增廣賢文(國學(xué)大書院)
- (明)佚名
- 638字
- 2019-11-15 15:43:15
原文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譯文
遇到為難時,有福的人只損失錢財,沒有福的人就會傷害到自己。事情出了一毫一厘的差錯,離正確的目標會相差千里。如果要登到高處,必定是從低處開始,如果要走向遠處,必定是先從近處起步。人們常說思考三次而后行事,其實思考兩次就足夠了。
評析
這幾句話告訴人們做事情首先要深思熟慮,接著做出周密的計劃,然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目標前進。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取自《論語》,作為一句儒家經(jīng)典,它告誡人們做事情之前先要考慮事情的可行性,以及將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和影響。不論是思考兩次抑或三次,總之是希望人們能夠在做出決定之前慎重思考,以免因一時沖動或考慮不周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事情。將一切可能的因素都考慮進去,做出嚴密周詳?shù)挠媱潱拍鼙WC事情的順利進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周密的部署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證,正確的指導(dǎo)思想是必不可少的,真理和謬誤之間只有一步之遙,一時的大意可能讓你功敗垂成、追悔莫及。
而在事情的進展當中更需要扎實的努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成功是需要從頭做起的,只有按部就班、鍥而不舍,才能磨煉出精深的修養(yǎng),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如果好高騖遠,妄想一蹴而就去投機取巧,只能收一時之效,絕不能成大功、立大業(yè),因為“欲速則不達”。所以,做人做事必須踏實做好基礎(chǔ)的工作,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與“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的道理相同,只有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建立宏大的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