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贏訣-期貨證券操盤秘笈
- 韓偉
- 6220字
- 2019-12-12 17:26:32
贏訣03 打好基礎是關鍵,磨刀要在砍柴前
我們知道,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操盤手,自身條件是很重要的,只有讓自己準備好,才能經受各方面挑戰。
我講了操盤手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完善,接下來我們要進入基礎知識的學習,即硬件的學習。我將通過介紹世界期貨證券行業發展歷史和現狀,特別是中國期貨證券行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股指期貨的一些簡單常識,讓我們對這個行業未來充滿信心,在實際操盤中做到心中有數,不受過多干擾。
“夯實基礎最根本,磨刀不誤砍柴工。”許多東西是我們自身左右不了的,就像我們不能選擇出生在什么樣的家庭和社會一樣。
然而,我們選擇進入期貨證券行業,就需要用期貨證券的基本知識來武裝自己,讓自己在風云變幻的世界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從事世界最偉大的事業之一,我們伴隨著歲月不斷增值,我們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我們在憧憬人生大廈時,必須努力打好地基。
下面,我們分別學習一些期貨、股票和股指期貨的基本知識。
一、期貨市場的起源與發展
(一)期貨市場的起源
期貨的英文為“futures”,是由“未來”一詞演化而來的,其含義是:交易雙方不必在買賣發生的時候就交收實貨,而是共同約定在未來的某一時候交收實貨,大家就約定俗成地稱其為“期貨”。
最早的期貨交易,其實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的,早期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后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由此就出現了1570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
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在19世紀中期產生于美國中北部地區。1848年,由芝加哥的82位商人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并采用遠期合約方式進行交易,到了1865年,又推出了標準化合約。同時,該交易所實行了保證金制度,向簽約雙方收取不超過合約價值10%的保證金作為履約保證。這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制度創新,促成了真正意義上期貨交易的誕生。不久以后,投機者很快對這種合約產生了興趣,他們發現,交易活動中合約的交易比交易實物本身更有吸引力。
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適時推出了一種稱為“期貨合約”的標準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準化合約的最大特點就是允許轉手買賣,還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于是一種專門買賣標準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
從早期的農產品期貨開始后的100多年來,期貨交易的對象不斷擴大,種類日益繁多,花樣不斷翻新。有傳統的農產品期貨,如谷物、棉花、小麥、油菜籽、燕麥、黃豆、玉米、糖、咖啡、可可、豬、活牛、木材等;有金屬期貨,如黃金、白銀、鉑、銅、鋁等;有方興未艾的能源期貨,如原油、汽油等;有20世紀7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金融期貨,如外匯、利率、股票指數等。
20世紀70年代初,金融期貨問世以后,發展十分迅速,交易量呈“爆炸性”上升之勢。金融期貨主要包括外匯期貨、利率期貨和股票指數期貨。
在美國期貨市場上,目前主要的外匯期貨包括日元期貨、德國馬克期貨、加元期貨、歐元期貨等;利率期貨包括美國政府長期、中期和短期國債期貨等;股票指數期貨有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S&P500)期貨、道·瓊斯指數期貨、紐約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期貨等。
時至今日,期貨交易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成為當今全球經濟化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標志性特征。特別是金融期貨交易量的增長令人矚目,已經在當今全球期貨交易量中遠遠超過商品期貨的交易量,占總成交量的80%以上。
在歐洲,隨著歐元區經濟一體化過程的深化,金融期貨交易量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勢態,乃至超過股票現貨的交易量。
伴隨著金融市場國際化的不斷加快和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們看到全球正在形成較完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結構以及相對開放、自由的市場體系,包括金融市場、貨幣市場、保險市場、票據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等。
(二)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歷程
1.初創時期(1990—1993年)
1990年10月,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成立,以現貨為主,率先引入期貨交易機制。
當時,沒有明確的行政主管部門,沒有相應配套的法律法規,期貨市場出現了盲目發展的勢頭,國內各類交易所紛紛成立,共計50多家,期貨經紀機構達到1 000多家,大多為兼營機構。一些單位和個人對期貨市場缺乏基本了解,盲目參與境內外的期貨交易,損失嚴重,造成了國家外匯的流失,境外地下交易層出不窮,造成市場巨大泡沫,引發了一些經濟糾紛和社會問題。
2.規范整頓期(1993—2000年)
1993年11月,國務院下達《關于制止期貨市場盲目發展的通知》,對期貨市場分兩個階段進行了整頓:
第一階段:交易所從50多家減為15家,經紀公司從1 000多家減為330家。
第二階段:交易所從14家(1996年關1家)減為3家,即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經紀公司從330家減為目前的180余家,交易品種保留12個。
1999年國務院《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規范期貨交易所、期貨經紀公司及其高管人員的四個管理辦法陸續頒布實施,將中國期貨市場正式納入法制軌道。
3.規范發展期(2001年至今)
在2001年第九屆人大會議上,朱镕基明確提出“要重點培育和發展要素市場,穩步發展期貨市場”,正式拉開了期貨市場規范發展的序幕。
2004年2月1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國要“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前提下,逐步推出為大宗商品生產者和消費者提供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貨品種”。
2004年期貨市場擴容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棉花、燃料油、玉米、黃大豆2號等品種先后上市交易。2006年年初,期貨品種又增加了豆油、白糖兩大品種,使期貨品種達到14個。
2006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貨交易所獲準籌建。2006年4月,滬深300指數被定為首個股指期貨標的。
2007年3月16日,中國國務院第489號令,公布了《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新條例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新條例最突出的特點是將規范的內容由商品期貨擴展到金融期貨和期權交易,為中國推出外匯期貨和外匯期權以及股指期貨和股指期權等金融衍生品奠定了法律基礎。
2008年1月,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成功上市,進一步完善黃金市場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形成現貨市場、遠期市場與期貨市場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有利于金融機構和黃金生產消費企業利用黃金期貨進行風險管理,有利于促進期貨市場擴大服務領域,更好地發揮期貨市場功能。
當前,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我國關于發展期貨市場的政策調整以及期貨市場法制建設和監管體系逐步建立與完善,我國期貨市場全面繁榮發展的階段已經到來了。

(三)期貨交易的基本特點
1.合約標準化
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的買賣對象或標的物,是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準化合約。
期貨合約除價格隨市場行情波動外,其余所有條款都是事先規定好的。
2.交易集中化
期貨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進行。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只有會員才能進場交易,場外的廣大投資者只能委托經紀公司參與期貨交易。
3.保證金制度
期貨市場的最大吸引力是進行期貨交易只需繳納少量保證金,一般為合約價值的5%~10%,就能完成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合約交易。
這種“杠桿機制”,讓期貨交易可以以小搏大,對于積極型投資者來說,增加了盈利倍增的機會;而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只要安排好持倉比例,可以靈活控制風險。
4.雙向交易
期貨交易與證券交易不同,不僅可以先買后賣,還可以先賣后買,既可以買漲也可以買跌。這使投資者無論在牛市或熊市中均有獲利機會。
5.對沖機制
在期貨合約到期前,交易者可以進行與前期操作反向的交易來平倉,從而了結交易活動,而不必進行實物交割。
6.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
期貨交易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也就是在每個交易日結束后,對交易者當天的盈利狀況進行結算,在不同交易者之間根據盈虧進行資金劃轉,如遇交易者虧損嚴重,保證金賬戶資金不足,則要求交易者必須在下一日開市前追加保證金。
二、股票市場的起源與發展
股票是一種由股份制有限公司簽發的用以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它表明股票的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的部分資本擁有所有權。股票包含有經濟利益,可以上市流通轉讓,所以股票也是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于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我們可以按年份梳理一下大事記:
1611年,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
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后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
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
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這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
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后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政府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8年成立了北平證券交易所;
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1991年,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2004年5月,中小企業板正式推出……


三、股指期貨的特點
股指期貨即股票價格指數期貨,又稱為股價指數期貨、期指,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雙方約定在未來的某個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確定的股價指數的大小,進行標的指數的買賣,到期后通過現金結算差價來進行交割。作為期貨交易的一種類型,股指期貨交易與普通商品期貨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股指期貨是期貨的一種,期貨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即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股指期貨不僅為市場提供了一個工具,同時也成為投資的一種途徑,歸納起來有如下特點。
第一,股指期貨引入了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機等市場功能。其中,基于大量或虛或實的市場新信息而進行的投機活動,引發了股指期貨交易的活躍,并因此而改變了期、現價格之間正常的順逆差,從而使大量的套利活動得以頻繁發生,并因此促使期、現價格走勢趨于一致(這導致股指期貨價格走勢一定程度上可起到預示股價走勢的作用)。于是,投機活動所帶來足夠多的交易對手,以及期、現價格走勢的基本吻合,就保證了套期保值交易能夠順利實現期、現間的精確對沖,從而能起到轉移現貨價格風險的作用。此外,上述分析也表明,市場的套利和套期保值活動一定程度上可遏制股值期貨的過度投機炒作。
第二,由于股指期貨具有交易成本低、杠桿倍數高、指令執行速度快等優點,因此,投資者將傾向于在收到市場新信息后,優先在期市調整頭寸,這將導致短期來看期市價格一定程度上會超前股市價格。但是,期、現價格之間順逆差的異常變動將吸引更多的市場套利活動,從而確保了現貨價格不會偏離期貨價格太遠。因此,從長期來看,本質上仍然是各種宏、微觀因素基本面決定的股市價格,主導了期市價格的變化。
第三,相對于融券交易的賣空機制,股指期貨的賣空并不實質上涉及現貨賣券,故不會直接加劇市場的下跌動能,加之股指期貨的流動性大,沖擊成本低,市場交易造成的價格變動小,因而受到有頻繁操作傾向的投機者的喜好。更重要的是,由于實行T+0交易的股指期貨交易是合約雙方多頭和空頭的雙向操作,加之套利機制的存在,以及合約數量可隨交易量的變動而變動,這就使得股值期貨不易出現像權證一般的權證價格與正股價格嚴重脫節的現象,即不會出現股指期貨價格走勢嚴重偏離大盤走勢的人為操控現象。
第四,以往機構投資者在大規模建倉過程中,往往為了在股價低點獲取廉價籌碼而通過“掃單”(大的拋單打壓股價,小的拋單隨后推進價格)等方式連續打壓股價。然而,考慮到在上述過程中,機構投資者的自有資金難免會遭受較大的損失,而且即便投資者認為當前的市場估值已經明顯偏高,主動做空所導致的上述損失風險,仍將導致投資者的做空愿望不足。此時,股指期貨所具有的做空機制將有助于機構投資者順利實現迅速和低成本的鎖定建倉成本,并通過期價對股價的引導作用而迫使股市向下調整。
第五,由于股指期貨具有做空機制,能夠完善市場定價功能,從而有利于化解我國A股市場多年來單邊運行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同時,股指期貨的價格波動更大,并通過套利活動影響到現貨價格,從而增加了現貨市場的波動;特別是當前市場整體市盈率偏高,股指期貨推出初期所引發的市場做空動能可能更大。
我們了解了期貨、股票和期貨指數的硬件知識后,就要努力了解和應用交易軟件了,對交易軟件的熟悉程度往往直接關系一個操盤手的交易成果。
期貨證券軟件就是向使用者提供期貨證券信息或傳遞期貨證券交易指令的計算機程序,包括期貨交易軟件和股票交易軟件,二者既有合而為一的軟件,也有分開獨立的軟件,是為投資者提供交易參考的技術工具。期貨證券軟件按功能可分為期貨證券行情軟件、期貨證券分析軟件、期貨證券資訊軟件、期貨證券交易軟件和期貨證券智能交易系統。目前大部分期貨證券軟件是在個人計算機上運行的,隨著手機技術的發展和4G網絡的推廣,手機期貨證券軟件已經成為未來期貨軟件的發展趨勢。
期貨證券行情軟件主要為使用者提供期貨證券報價信息。期貨證券行情軟件是最基礎的期貨證券軟件,它只簡單地將期貨證券交易所的行情數據通過報表及圖形的形式表達出來傳遞給最終用戶。期貨證券分析軟件是在期貨證券行情軟件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分析功能(比如技術指標、買賣信號、畫線分析等),以供期貨證券投資者參考。
操盤手必須尊重自己選擇的交易軟件,信任系統,信任單調的重復操作。大多數投資者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交易系統的總結和研究上,他們認為只要有一套良好的交易系統就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但當他們通過不同的渠道得到一套號稱能盈利的交易系統之后,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完全執行。同時他們也會發現,那些真正的高手往往用的是一個不起眼的操作系統,而且從來不會人云亦云地更換自己的操作軟件。真正的高手能做到的就是比常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系統,熟悉系統,理解系統,融合系統,提高運用系統的能力。
交易軟件對期貨證券操盤手的意義就如同斧頭對木匠的重要性,如同鐮刀對農民的意義。選擇交易軟件和對交易軟件的熟悉程度是衡量一個期貨證券操盤手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對現在的交易軟件熟悉并靈活運用,信任并強化自己,這才是對交易軟件的尊重和對自己負責任。
通過學習,我們對期貨證券交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接下來還需要大家多學習多了解,夯實基礎知識,以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更好地馳騁于疆場,建功立業。
有人說“活到老,學到老”,又有人說“學到老,活到老”!我認為如果不專業地研究所從事的事業,特別是在期貨證券這個行業,是很難獲得高收益的,甚至難以活下去!
我們一定要安排時間盡快、盡好地給自己充電、充值,才能讓自己心中充實、快樂,讓我們在這個行業積極進取,不僅活下去,還能越活越好,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