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破解牛股密碼》一書出版后,筆者與部分讀者交流時發現,許多人對K線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想系統學習K線理論,恰逢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王金柱老師約稿,筆者得以將所知所學再一次集結出版。
中國股市滬市大盤于2015年6月12日創出5178點的高點后,一路下跌,至今仍然在修復當中。我在《破解牛股密碼》的序言中寫過:6124點之后,大盤很快跌至1664點,鮮花過后一地雞毛。當前行情再次迎來牛市,老股民滿血復活,新股民扎堆涌進,他們的故事會重演嗎?真不希望如此。
即便筆者不希望如此,但歷史還是重演了,悲劇還是上演了。從6124點到1664點,指數跌了1年,而最近的一輪牛市從5178點跌到2638點用了多長時間呢?僅僅用了7個月。
更慘不忍睹的是,在此期間,投資者經歷了難忘的三次股災,也經歷了罕見的“千股跌停、千股漲停、千股停牌”奇葩現象。在這一輪轟轟烈烈地去杠桿過程中,損失慘重的不僅是新股民,更讓一部分中產階級告別了股市……
往事不可追,來者猶可鑒。股災發生后,筆者曾幾度擱筆,經常問自己——技術分析還有用嗎?我掌握的知識還能幫助別人嗎?
雖然A股仍會受到宏觀政策影響,依舊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即便市場變化再多,人心不會變,人性不會變。K線其實沒有變,它靜靜地記錄了股票每天的成交狀況,也記錄了投資者每天的心理變化。技術分析也沒有變,但我們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中相信和依靠它的信心是否有所改變?
毛主席說過,決定戰爭勝利的不是武器,是人。當行情上漲的時候,K線發出了買進信號,我們是否還在熊市虧損的陰影中沒有走出來?當K線給出主力出貨痕跡的時候,我們是否依然沉浸在牛市上漲的瘋狂中不夠清醒?
本書從K線理論講起,分章節講述單根K線、K線組合、K線形態及其綜合應用。筆者試圖抽絲剝繭,解讀每一根、每一組、每一段K線的意義,力圖幫助更多的人讀懂K線語言,明白其背后的故事,從而可以更好地將之應用于實戰。
在本書成稿的過程中,感謝我太太一直的支持,期間又適逢女兒出生,給予我投資的動力,謹將此書獻于她們!

任平安
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