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分鐘讀懂《青春期的煩“腦”》
- 利民·鄧
- 227字
- 2019-11-18 17:52:23
神經可塑性
哈佛科學家大衛·休伯爾和托斯坦·威澤爾的小貓實驗表明,大腦就像塑料一樣,具有可塑性。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不斷的暗示和刺激可以讓大腦重新連接并改變大腦在以后生活中的工作方式。 因此,童年經歷會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在成年后的行為方式。
研究神經可塑性的人員發現,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幾十年,成年人的大腦仍然具有可塑性,盡管不像童年和青春期那么容易,但仍然可以在特定情況下發生。例如,小提琴家,負責控制他們左手手指的大腦皮質區域比那些不演奏弦樂器的人的區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