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吞藥
- 山盟錦書
- 我真的是蛋蛋
- 3423字
- 2019-11-07 12:10:00
聞聽許由入幕西府軍,作為他的好友易云很快找到他。
“兄臺實不智也!”易云那叫一個生氣,畢竟在他看來,李未初也就能風光個最多十幾年。
等到羌人秋掠結束,朝廷出兵塞北與靳人交戰的時候,西府軍就得倒霉。連帶著北方戰事結束,南方開打收復國土的時候,李未初的西府軍依舊會是邊緣對象。
為什么?因為西府軍本身就是個尷尬的存在。
“洪鈞何意?”許由不以為意,反倒笑著問道:“我出仕為官,為國效力,怎還不智了?”
“那李未···那李都護就是傀儡,你去幫他,為何不干脆留在朝堂之上?”易云自問有才,與同樣才智雙絕的許由極為親密,對這位密友的“送死”行為很不理解。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許由自從知道了李未初的志向后,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同了。
李未初富有遠見,做一步,想幾步,未雨綢繆是對他極為中肯的評價。為人不高傲,懂得結友,化解矛盾,利用資源。這對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來說,簡直就是極為契合的品質。
手下能人不少,諸如太史鴻、宋云都是耳熟能詳的人。
而根據許由從宋云那里了解到的只言片語,更是發現了戚繼光、徐衍、傅恒、文伏、呂布等還不為人知的將領。
起事要什么?要人才!
武將方面,李未初暫時夠用,缺的就是文官班底。所以他對田種這種郁郁不得志的有為之人禮賢下士,主動出擊。
在許由看來,這簡直就是明主。
“一個戚戚小人,能有什么鴻鵠之志,孟羽切莫讓我笑掉大牙。”易云覺得許由太夸張,便哈哈大笑起來。
許由看著易云,突然想到邀請這位好友同往,可不好直接開口,于是拐著彎說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哼!見便見,他李未初難不成還能吃了我?”易云毫無畏懼。“明日我便邀溫承二人前去會一會他。”
“哦?洪鈞兄若有此意,我愿為中間人引薦。”許由笑瞇瞇的,似乎樂得于此。
第二天正午,呂承、張溫、易云、許由四人同時登門,李未初大喜,下樓迎客。
這一見面,三人就對李未初先入為主的有了好印象。
待到上樓請坐,李未初不入主,讓宋云添席坐于四人旁圍坐一圈。
張溫詩詞歌賦了得,且其父其祖好遠游,記錄下不少山川河流,所以他從小耳濡目染,對天文地理極為感興趣。
李未初不熟悉這方世界,但他仍有獨特的見解,畢竟有著超越他們幾百年的知識積累,很快贏得張溫的仰慕。
呂承早年隨父親調任也是游歷各地,深諳民間疾苦,對政務有著獨到的見解,提出的富民養廉深得李未初的心意。當聽到李未初要修葺飛雁關,依山屯田,養民添丁的時候,表示愿意相助。李未初喜出望外,當即相邀,復又收了一員良臣。
倒是易云,先前帶著的偏見已然不見,只是他猶豫不決。畢竟他的身份著實尷尬,出仕可以,可西府軍著實太惹眼,身為外戚,容易被人詬病。
李未初了解到這點,也不多勸,此番結好張溫,收了呂承,已經是非常滿足。
回程之心漸起,可朝廷的撥款,依舊沒有音訊。
這時,終于再有急報傳來!
朔州告急!羌人也來了!
朝堂上,一片肅穆,皇帝扶額靠著龍椅,身體似有不佳。
“義輝,既是西府軍統帥,當回軍坐鎮,即日便啟程吧。”皇帝的一席話,就等于是讓邊疆大吏外放了。
而義輝,就是李未初聽了許由的意思,給自己取的字,義結戚繼光,義結呂布,義降宋云三兄弟,而輝是許由想讓李未初記得他的希冀,不要忘記。
既然是要回去,而且趕時間,那馬車肯定是坐不得了,至于轎子更是扯淡,坐到的時候只怕朔州都沒了。
騎馬!
兩百多人的隊伍,馳騁在官道上,渡河繼續北上,經過臨泉稍作休整,接待他的正是新上任的田種。
畢竟這里本就屬西軍府,李未初只需將任命文書上遞即可。
來不及休息的李未初連夜出發,趕到延城軍寨的時候,已經是第三天夜里。
府兵早已在此等候,將前線的消息傳了過來。
拿著軍情,李未初直接交給了許由。
“戚將軍在上面說,這次共有七個部落參與秋掠,其他二十二家因來年的水域草場問題爭論不休,沒有參加。”許由讀完,略作沉思。“七個部落,還是有八萬人馬。”
“我倒不是擔心這八萬人馬,而是這個。”李未初又將另一封情報給他。
“青蓮軍與靳人合圍攻破解州?”許由大為吃驚。
“解州御林軍和地方軍竟然連三天都沒堅持到,這青蓮軍來頭有問題!”李未初現在也不知道怎么辦,以前有系統,不知道的就套消息。
現在系統沒了,感覺自己被戰爭迷霧給蓋住了。
兩眼一抹黑,解州離朔州太近,若是靳人強攻,恐怕羌人還沒走,延城就得先被攻破了。
“靳人軍隊十六萬,青蓮軍三十四萬,合起來就是五十萬。”李未初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真希望朝廷能快點決斷,到底是先打靳人還是平江南。”
“不管如何,主公眼前這關還得先過了,據報,羌人離飛雁關只有兩日行程了,若是我率軍,必定加快速度打一個措手不及。所以,僅僅只有一天的時間留給我們。”
“現在滿打滿算,臨泉府兵也算上,我們攏共兩萬六千人馬,守城有余,進取不足。且需要棄守方運和臨泉六縣。”李未初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兵力,發現差距有點大,只好將方略定位守。
“伏兵飛雁關,打羌人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南下劫掠,所帶口糧不多,且必定對西府軍還停留在去年的印象。主公率軍埋伏于飛雁關,定可打得羌人前軍大潰,讓主力軍被迫停下。”許由拿著戚繼光的那張情報,不假思索的說道:“我想戚將軍跟我想的應該不謀而同。”
“我帶兵打仗?”李未初表面不動聲色,暗地里在思考換個辦法,他一怕疼二怕死,讓他帶兵伏擊,看似很威風,實際上西府軍騎兵一千,其他皆為步卒。
而羌人人均騎兵,伏擊若是沒打好,反過來被羌人在飛雁關與元牟縣之間一個追擊,就得完蛋。
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后,許由信心十足的說道:“將軍還有一千騎兵在左右,何懼之有?”
看到李未初不為所動,許由皺著眉頭繼續說道:“羌人內部不和,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各懷鬼胎,將軍應該以拖延時間,堅壁清野為上策。”
“可我西府軍現能掌握的地方除了臨泉和元牟外,其他地方根本管不到。”李未初有些尷尬的說道。西府軍三郡九城,實際上就控制了臨泉郡的地,外加歸屬漢云郡的元牟縣和青陜郡的方運城。
“我們明日趕往元牟縣,遣一將領帶人去談。”許由這是打算直接用兵去壓了。
“說出去終歸不好聽,大家都是同僚。”李未初還是要臉的。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漢云郡知州焦興平我曾父親提起,此人還算正直,若是他識趣,想必不成問題。”許由轉而有些擔心的說道:“倒是津豫郡太守吳佳乃是孫先女婿,若是孫不發話,屬實難以討要。”
“孫先早對我抱有戒心,前番上任大出他所料。”李未初笑著說道:“他本以為朝廷授官后,我會對他感恩戴德報效終身。”
“可不曾想明父將計就計,大人順理成章成了帝黨心腹。”許由做恭喜狀說道。
李未初哈哈大笑,回想起剛上任那些天的日子,因為兩黨的勾心斗角,讓他如日中天般登上朝堂。
“待解決羌人,漢云郡唾手可得,若是吳佳識趣,當是知道哪邊更有前景。”許由滿懷期待的說道:“羌人之后的靳人和青軍才是大問題,若是處理得當。河北九州,大人可收其六。”
“六州之地?”李未初眉目一挑,瞬間被許由畫的餅給吸引住了。“如何取?”
“簡單,飛雁關,大人親率西府軍伏擊羌人先鋒,挫其銳氣。”許由雙手背負,一副高人模樣繼續說道:“待翌日羌人主力親至,大人便與眾將軍擋住關口,讓所有西府軍回防。此時,大人與羌人斗將,再挫其銳。則此戰,大局可定。”
“斗將?”李未初以前不信電視劇里演的那種,現在也不信,哪怕是前有周當和戚繼光的例子在前,呂布和宋云的例子在后。
“羌人好勇好名,且這次南征,幾乎是勇士全出,正是揚名的時候,將軍若提斗將,他們巴不得呢。”說著,許由都有些激動的說道:“此戰不但可以定下羌人,還可以大振將軍聲威,引得天下豪杰紛紛來投。”
“好!”李未初一咬牙,拼了!“我先回房了!”
李未初回到房間,讓小翠將筋骨粉拿了出來。
“老爺,這筋骨粉不是說要給將軍們的嗎?”小翠在靈靈不在的時候,幾乎是半個管家的身份了。
“夠呢,足足一百份,我吃一份!”李未初說完,手一邊顫抖的端起茶杯,一邊將筋骨粉倒入口中,就著茶水一飲而下。
“啊!!!”李未初立馬就感覺到劇痛從身體的每個角落傳來。
而這個效果,小翠早就聽李未初形容過,宋云更是示意小翠不要靠近。
過了半炷香的時間,李未初從痛暈和痛醒之中來回穿梭,那酸爽,這一輩子都不會忘。
“點大香~”李未初幾乎是歇斯底里的喊道。
而許由也是聞訊而來,被宋云擋在了外面。
小翠則是將李未初從冰涼的地板上扶起,然后拿著毛巾淚流滿面的給他擦汗。
看著渾身像是被火灼燒過的皮膚,小翠的心就跟要碎了似得的難受。“老爺,咱不要這么折磨自己了好不好。”
“我忍得住。”李未初勉強帶著微笑說道:“從小我就被灌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我有著能變強的機會卻不把握,以后想起都會遺憾終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