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岳飛扣押常遇春,曹孟德出兵北上
- 漢末亂入爭霸
- 恨水自清
- 3131字
- 2025-05-20 23:30:00
岳飛聽著帳外陣陣的腳步聲,又看著常遇春拿出了自己的虎頭湛金槍,瞇著雙眼看著常遇春,緩緩說道“常遇春,你麾下的士卒持械而來,你又用長槍對著我等,是要率部嘩變嗎?”
常遇春冷哼一聲“岳將軍言重了,常某自認無任何過失,此番場景也是逼不得已,常某從未想過嘩變,也不想為難你等,請岳將軍自行退去,你盡可將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報與主公,只要主公說我常某有罪,我常某二話沒有,聽憑發落。”
岳飛怒道“哼,你這是要挾于我嗎?”
常遇春回道“不是常某托大,你的兵馬全在營外,大帳周圍不過十數個親兵,今日你休想拿下常某。”
還不等岳飛發話,楊再興怒道“好個狂妄之徒,先過你楊爺爺的長槍。”說罷,楊再興揮動掌中天羽鳳凰槍沖了上去,常遇春也不甘示弱的迎了上去。
二人在帳內展開了一場激戰,岳飛走出了軍帳,劉曄緊隨其后,岳飛走出軍帳后,從親兵手中接過了瀝泉槍,翻身跨上了月照千里白,劉曄也趕緊夸上了戰馬,隨后一同看向了圍上來的常遇春的部卒。
岳飛揮動掌中的瀝泉槍,對著常遇春的部卒大喝了一聲“我乃安北將軍!岳飛岳鵬舉!常遇春不遵從號令!我要將之交給主公發落!你等是想追隨他嘩變嗎!?”
常遇春的部卒停下了腳步,面面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此時,在軍帳中激戰的楊再興與常遇春從帳內打到了帳外。
一出帳外,二人立刻找到了自己的坐騎,隨后翻身上馬,再度對峙起來。常遇春大喝一聲“岳飛不分青紅皂白!要捉拿本將!速速上前將其全部拿下!!”
不待常遇春的士卒上前,岳飛也不甘示弱的大喝一聲“吾看爾等誰敢上前!!!”
士卒們再度面面相覷,他們屬于常遇春的部曲,但常遇春暫歸安北將軍岳飛的統率,士卒們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可岳飛不打算給士卒反應的時間,一來他也知道這里是常遇春的大營,他也早有耳聞,常遇春對待軍士過于苛刻,樹立了無上的威嚴,在軍中說一不二。
二來是對方人數眾多,雖然大營外還有牛皋率領的三千兵馬,可畢竟都是陳陌麾下,盡量不要造成大范圍流血事件。
于是岳飛立刻喝令道“再興!速速拿下常遇春!!”
楊再興立刻催動胯下紫骍,向著常遇春沖去,由于紫骍是陳陌賞給楊再興的千里寶駒,于是楊再興瞬間就殺到了常遇春的面前,隨后一槍刺出。
常遇春連忙招架,二將激戰二十余回合,不分勝負。楊再興見常遇春攻勢兇猛,不由得開啟了好勝之心,加大了攻擊力度。
“楊再興開啟勇烈屬性,戰意上升兩格,武力+6,楊再興基礎武力99,天羽鳳凰槍+1,紫骍+1,當前武力上升至107。”
楊再興忽然暴起,打了常遇春一個措手不及,雙方再度交手了二十余回合,常遇春隱隱落入了下風。
“楊再興戰意再度上升一格,勇烈屬性疊加,武力+3,當前武力上升至110。”
雙方武力值再度拉開了差距,常遇春再度堅持了二十余回合,被楊再興抓住了一個破綻,一槍擊落了常遇春的虎頭湛金槍,隨后將他擊落馬下。
不待岳飛等人下命令,等候多時的楊再興的親兵立刻上前,將環首刀抵在了常遇春的脖頸上,將之綁縛了起來。(如果兩軍對壘的話常遇春不會在六十多個回合就輸,個人認為常遇春的勇猛是在指揮士卒戰場廝殺,相對于斗將要稍弱于楊再興。此乃個人見解)
常遇春被抓,其麾下士卒連忙后退了幾步,岳飛催馬上前幾步,隨后喝道“所有將士現在聽我號令!將手中的武器放下,這幾日由副將全權掌軍中之事,不許任何人隨意離開營寨。”
片刻后,有個副將站了出來,抱拳說道“謹遵岳將軍之命。”
岳飛與劉曄、楊再興等人帶領親兵,押著常遇春向營寨外走去,常遇春麾下士卒識趣的讓開了一條路。
來到營寨外,岳飛對等候多時的牛皋說道“伯遠,你帶領這三千兵馬圍住常遇春的大營,不準任何人私自離開大營,一切等主公君令下達以后再說。”
牛皋抱拳說道“末將領命。”
岳飛交代完命令之后,帶著劉曄等人向汝陰而去,在路上,劉曄駕馬來到了岳飛身前,開口勸道“鵬舉,如此做法是否有些不妥?”
岳飛扭頭看向劉曄問道“子揚認為哪里不妥?”
劉曄皺著眉頭說道“常遇春于陳王之事上卻有些不妥,可他畢竟是主公表奏朝廷欽封的裨將軍,將軍雖為四安之一的重號將軍,是否應當先稟明主公再行處置?我等先斬后奏,恐不合乎于法理呀。”
岳飛看向前方,緩緩說道“我非為陳王之事責問于他,朝堂之事,豈是我等隨意揣測的或處置的?我之所以要現在扣押常遇春,是因為他不遵從號令,擅自違抗軍令,我岳某別的不懂,可在這軍中,軍法為大,任何人不得違抗軍令而為。今日常遇春敢陽奉陰違,而我卻不加以懲處,如何服眾?”
劉曄點了點頭,旋即又說道“可如此處罰,是否過重?”
岳飛笑了笑說道“我沒有直接當著三軍的面,將之斬首示眾,已經是從輕發落了,過后我自會上告主公,請他發落,這畢竟牽扯到朝廷之事,更有漢室宗親罹難,所以我只用軍法處置他,暫時革了他的軍職,在其他方面便交由主公發落吧。”
劉曄聞言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了,片刻之后,岳飛等人返回了汝陰,將常遇春安置于軍營某處營帳之后,隨后返回了汝陰縣衙,親筆書信一封,將這幾日所有的情況都寫了上去,派快馬,向陳陌處送去了。
三日后,岳飛的書信送到了陳陌處,陳陌此時正在沛縣縣衙辦公,諸葛瑾于長安返回帶回了劉協的旨意,還有王振的提醒,所以在數日前便秘密告知常遇春偽造劉寵自刎之事。
現接到了岳飛的書信后,陳陌喜憂參半,喜得是岳飛并未處死常遇春,他在決定讓常遇春去殺死劉寵之時,就有過這種擔憂,他知道岳飛對于政治上的事情不感興趣,可在治軍上卻是近乎苛刻。
他對于軍法看的很重,任何人都不得違反軍法,可以說是鐵面無私,他還真擔心岳飛與常遇春的性格合不來,這兩人損失一個都猶如在陳陌心窩上捅一刀。
憂的是,岳飛與常遇春此次事件鬧得太過于僵,而且這兩人的治軍理念與性格幾乎完全相沖,這可不利于淮南戰場的形勢。
而且在昨日,陳陌接到了麾下錦衣衛密報,常遇春在殺了劉寵之后,將俘虜的三千陳國士卒殘忍的坑殺了。
陳陌對此很是惱怒,雖然早已知道在前世,常遇春便有過殺降的記載,但常遇春作戰勇猛,基礎統率值僅略低于李靖、岳飛、狄青三人,高于關羽、徐晃、秦瓊等人,陳陌實在不忍失去這員大將。
思來想去,陳陌給岳飛的書信中回復到,常遇春不尊號令,杖責三十軍杖,罰俸三個月,令其帶領麾下士卒返回合肥駐守,陳王劉寵身亡一事,不論是否他殺,朝廷都不予追究,便就此作罷。
隨后陳陌一紙書信,告知謝安,立刻帶領士卒喬裝打扮趕往陳國,將劉寵身死之事告知陳國百姓,利用謝家的聲望,策反陳國的各部,吸引曹軍的注意力,用以減輕岳飛的正面壓力。
想了想,陳陌又提筆寫了一封密信,信中告誡常遇春,常遇春擅殺俘虜,觸犯全軍最嚴重的軍法之一,本應嚴懲,念在其作戰英勇,此次便不再追究,如有下次,定斬不饒,最后還告知常遇春,別想著陽奉陰違,陳陌隨時都能知道常遇春的動向,讓他注意一些。
信使離開后分兩路離去,陳陌特別告知,送給常遇春的書信一定要在岳飛看完給他的書信之后,常遇春回到營寨之時再交給他,以起到敲打的作用。
送走了信使,陳陌的眉頭依舊沒有松開,他已經接到了軍報,劉辯已經派了丁延平、裴行儼、裴元慶來此協助曹操作戰,且已經抵達蕭縣。
如今蕭縣周圍的洛陽軍與曹軍加起來大約有六萬兵馬左右,而陳陌帶來的兵馬以及彭城附近狄青、孟珙的兵馬加在一起有五萬多人,兵力相差不大。
可是這五萬多兵馬當中,有兩萬是袁氏舊部,尚未磨合完畢,也很容易被曹軍所蠱惑,而狄青、孟珙的兵馬征戰月余,早已疲憊不堪,所以從實際來看,在蕭縣附近,徐州軍處于劣勢。
陳陌徹夜未眠,短時間并未想出破敵之策,而另一邊的蕭縣,曹操與丁延平等人進行了徹夜長談。
翌日
曹操親自領兵,帶領典韋、許褚以及一萬兵馬、虎衛軍與武衛營起兵北上,留下曹純、王必以及剩余一萬五千兵馬留守營寨。
丁延平、裴行儼、裴元慶傾巢而出,兩萬大軍緊隨曹操北上,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薛萬徹帶領本部兵馬,繼續駐扎在彭城外,防備狄青、孟珙率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