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知識產權法(第九版)
- 教學輔導中心組編
- 5197字
- 2019-11-22 17:52:51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 D。鄰接權是與作品傳播有關的知識產權,主體是作品的傳播者, 通常是法人。
2. 答案: B。 ACD均為著作財產權。[1]
3. 答案: C。 《著作權法》第37條第1款規定: “使用他人作品演出, 表演者 (演員、演出單位) 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演出組織者組織演出, 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
4. 答案: B。參見《著作權法》第37條。
5. 答案: B。 《著作權法》第45條第1款規定, 廣播電臺、電視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 (二)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故B項正確、C項錯誤。根據《著作權法》第37條的規定, 表演者指演員、演出單位, 因此A項不正確。丁的行為屬于《著作權法》第22條中規定的“為個人欣賞”的合理使用, 不構成侵權。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 ABCD。 《著作權法》第38條規定, 表演者有以下權利:(一) 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 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三) 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 并獲得報酬;(四) 許可他人錄音錄像, 并獲得報酬; (五) 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 并獲得報酬;(六) 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并獲得報酬。
2. 答案: AD。 《著作權法》第 37 條第 1 款規定:“使用他人作品演出, 表演者 (演員、演出單位)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演出組織者組織演出, 由該組織者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
3. 答案: ABCD。 “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即鄰接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 “著作權法和本條例所稱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 是指出版者對其出版的圖書和期刊的版式設計享有的權利,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的權利, 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享有的權利, 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播放的廣播、電視節目享有的權利。”
4. 答案: AC。 《著作權法》第 45 條第 1 款規定:“廣播電臺、電視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 (二)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 《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 “電視臺播放他人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錄像制品, 應當取得制片者或者錄像制作者許可, 并支付報酬; 播放他人的錄像制品,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
據此, 本題中花江縣的行為侵犯了盤江縣電視臺的播放權, 同時也侵犯了電視劇制作者的播放權。
5. 答案: CD。 《著作權法》第30條規定: “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 并支付報酬。”乙未與甲簽訂出版合同, 便無權禁止甲與丙簽訂合同和干涉丙的專有出版權。
6. 答案: ABD。 《著作權法》第45條規定: “廣播電臺、電視臺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的下列行為:(一)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轉播; (二) 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 截止于該廣播、電視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 月31日。”由此, A正確。 《著作權法》第38條規定,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一) 表明表演者身份;(二) 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 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 并獲得報酬; (四) 許可他人錄音錄像, 并獲得報酬;(五) 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 并獲得報酬;(六) 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 并獲得報酬。被許可人以前款第 (三) 項至第 (六) 項規定的方式使用作品, 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由此, B正確。 《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的享有出租權的作品只有電影作品、電影類作品和計算機軟件三類。 CD 是作用于聽覺的, 不是電影類作品, 不存在出租權的問題, 排除C。 《著作權法》第42條規定: “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 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 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 截止于該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被許可人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錄音錄像制品, 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表演者許可, 并支付報酬。”因此,D正確。
7. 答案: BCD。鄰接權, 是指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即作品傳播者所享有的權利。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 鄰接權包括表演者權、錄音錄像制作者權、廣播組織權。 《著作權法》第10條第1款第(9) 項規定, 表演權, 即公開表演作品, 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某酒店雖然是將合法購買的正版 DVD 唱片在其咖啡廳播放, 但其仍侵犯了歌曲著作權人甲的表演權, 因為甲并未許可酒店可用播放DVD的方式公開播送作品, 因此A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
《著作權法》第42條第1款規定, 錄音錄像制作者對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 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出租、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并獲得報酬的權利。酒店是用合法購買的正版唱片播放歌曲, 所以未侵犯乙的錄制者權,B項說法錯誤。
《著作權法》第38條第1款規定: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 (一) 表明表演者身份;(二) 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 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 并獲得報酬;(四) 許可他人錄音錄像, 并獲得報酬; (五) 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得報酬; (六) 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 并獲得報酬。”因此, 酒店并沒有通過信息網絡方式播送歌曲, 所以沒有侵犯丙的表演者權, 故C選項錯誤。
綜上所述,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D。
三、名詞解釋
1. 答案: 鄰接權原意是指相鄰、相近或者相聯系的權利。在國際上是對表演藝術家、錄音制品的制作人和廣播電視組織所享有權利的稱謂。
2. 答案: 表演者權, 是指表演者依法對其表演所享有的權利。表演者權的內容: ( 1) 表明表演者身份; (2) 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3) 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 并獲得報酬;(4) 許可他人錄音錄像, 并獲得報酬; (5) 許可他人復制, 發行錄有表演者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得報酬; (6) 許可他人通過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 并獲得報酬。被許可人以前款第 (3) 項至第 (6) 項規定的方式使用作品, 還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 并支付報酬。
四、名詞比較
答案: 鄰接權, 亦稱作品傳播者權, 指作品的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 對其傳播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
鄰接權與著作權的相同點在于:
(1) 它們都與作品相聯系, 著作權與作品存在直接聯系, 作品之創作是著作權產生的前提。鄰接權則與作品存在間接聯系, 表演者表演的對象是作品, 而錄制者是對作品表演的錄制, 廣播組織者是對作品表演的廣播。脫離了作品, 這些鄰接權就會蕩然無存。
(2) 它們都是法律規定的權利。
(3) 它們都具有嚴格的地域性, 著作權和鄰接權都只有在法律承認這些權利的國家內才能受到保護。
鄰接權與著作權的區別在于:
(1) 主體不同。著作權的主體是創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權的人; 鄰接權的主體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廣播電視組織, 除表演者外,幾乎都是法人。這些傳播者傳播作品時, 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 改變了原作品的表現形式, 因而有必要給予保護。
(2) 保護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鄰接權保護的對象是經過傳播者藝術加工后的作品。
(3) 內容不同。著作權主要指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發表、署名等人身權和復制、發行等財產權;鄰接權的內容主要是出版者對其出版的書刊的權利、表演者對其表演的權利、音像制作者對其音像制品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對其廣播、電視節目的權利等。
(4) 受保護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條件, 一經產生就可獲得著作權保護; 鄰接權的取得須以著作權人的授權及對作品的再利用為前提。
(5) 保護期限不同。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 (署名權除外) 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等權利的保護期限為50年。影視作品等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的保護期為50年。鄰接權的保護期從表演發生后, 錄音錄像制品首次制作完成時起計算, 享受50年的保護。[2]
五、簡答題
1. 答案: 表演者是運用自己的知識、技能、技巧和自身的先天條件, 通過塑造人物, 表現情節等再創作的方式來傳播作品的。 (1) 表演者的人身權利: ① 表明表演者身份; ② 表演形式不受歪曲。(2) 表演者的財產權利: ①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其表演, 并獲得報酬; ②許可他人對表演錄音錄像, 并獲得報酬; ③表演者復制發行其表演的錄音錄像的權利, 并獲得報酬; ④ 表演者從機械表演其錄音錄像制品中獲取收益的權利; ⑤ 表演者從錄音錄像制品的租用中獲取收益的權利。
2. 答案: 鄰接權, 亦稱作品傳播者權, 指作品的傳播者在傳播作品的過程中, 對其傳播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
鄰接權與著作權的相同點在于:
(1) 它們都與作品相聯系, 著作權與作品存在直接聯系, 作品之創作是著作權產生的前提。鄰接權則與作品存在間接聯系, 表演者表演的對象是作品, 而錄制者是對作品表演的錄制, 廣播組織者是對作品表演的廣播。脫離了作品, 這些鄰接權就會蕩然無存。
(2) 它們都是法律規定的權利。
(3) 它們都具有嚴格的地域性, 著作權和鄰接權都只有在法律承認這些權利的國家內才能受到保護。
鄰接權與著作權的區別在于:
(1) 主體不同。著作權的主體是創作者或依法取得著作權的人; 鄰接權的主體是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廣播電視組織, 除表演者外,幾乎都是法人。這些傳播者傳播作品時, 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勞動, 改變了原作品的表現形式, 因而有必要給予保護。
(2) 保護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鄰接權保護的對象是經過傳播者藝術加工后的作品。
(3) 內容不同。著作權主要指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發表、署名等人身權和復制、發行等財產權;鄰接權的內容主要是出版者對其出版的書刊的權利、表演者對其表演的權利、音像制作者對其音像制品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對其廣播、電視節目的權利等。
(4) 受保護的前提不同。作品只要符合法定條件, 一經產生就可獲得著作權保護; 鄰接權的取得須以著作權人的授權及對作品的再利用為前提。
(5) 保護期限不同。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 (署名權除外) 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等權利的保護期限為50年。影視作品等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的保護期為50年。鄰接權的保護期從表演發生后, 錄音錄像制品首次制作完成時起計算, 享受50年的保護。[3]
3. 答案: 鄰接權是指與著作權相鄰近的權利, 是指作品傳播者對其傳播作品過程中所作出的創造性勞動成果所享有的權利。在我國, 鄰接權主要是指出版者的權利、表演者的權利、錄像制品制作者的權利、錄音制作者的權利、電視臺對其制作的非作品的電視節目的權利、廣播電臺的權利。
4. 答案: 略。
六、案例題
1. 答案: 根據《著作權法》第22條的規定, 電視臺錄制并播放金某演唱的三個鏡頭, 是為報道時事新聞之用, 是合理使用。因此, 電視臺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表演者屬于鄰接權人, 根據我國的《著作權法》享有相應的鄰接權。具體如下:
(1) 人身權利: 表明表演者身份權; 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權。以上權利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 財產權利: 許可他人現場直播, 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報酬; 許可他人錄音錄像, 并獲報酬; 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并獲報酬; 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并獲報酬。以上權利的保護期為50年, 截止于該表演發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但是, 演員的表演權同樣應當容忍符合法定條件的對其作品的“合理使用”。根據《著作權法》第22條第3項的規定, 電視臺錄制并播放金某的演唱時的三個鏡頭是為報道時事新聞, 屬合理使用。因此, 電視臺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2. 答案: 根據《著作權法》第15條的規定: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制片者享有, 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 并有權按照與制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中的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據此, 電視臺對電視劇《花兒開》享有除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的署名權外的其他著作權權利。電視臺的做法不合法, 侵犯了甲在影視作品中的署名權。對甲的行為, 電視臺可依合同追究其違約責任。
甲在該影視作品中享有作詞、作曲的署名權,演唱的表演權及依法獲得的報酬權。此外, 對于可獨立使用的4首插曲, 享有全部著作權, 可以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1]. 編者注: 注意出版者的權利與出版權, 表演者的權利與表演權, 錄音、錄像制作者的權利與攝制電視、電影、錄像作品權的區別, 這三組權利中, 前者為鄰接權, 后者為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