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其他措施

第14.12條 海底電纜系統

1.當在一締約方境內的電信服務供應商運營海底電纜系統以提供公共電信服務時,該締約方應確保該供應商給予另一締約方的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在接入[8]包括降落設備在內的海底電纜系統方面合理、非歧視的待遇。

2.在締約方境內的國際公共電信服務主要供應商控制電纜登陸設施和服務,因此沒有經濟上或技術上可行的替代方案,則該方應保證主要供應商[9]

(a)允許另一締約方的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

(i)在海底電纜登陸站使用主要供應商的交叉互鏈路接通他們的設備到回程鏈路及任何電信供應商的海底電纜容量;以及

(ii)在海底電纜登陸站,根據相關條款及條件,以成本咨費、合理、非歧視性、透明的方式提供替代方案,以訪問任何電信供應商的海底電纜容量和回程鏈路的主機代管服務和路由裝置。

(b)在海底電纜登陸站,根據相關條款及條件,以成本咨費、合理、非歧視性、透明的方式提供替代方案,以提供另一締約方的電信供應商國際通用的租用電路、回程鏈路和交叉連接鏈路。[10]

第14.13條 提供增值服務的條件

1.任一締約方不可要求在其境內的企業增值服務的供應商以及在下列設施上所提供的服務不得歸于企業:

(a)提供公眾普遍使用的服務;

(b)證明成本利率的服務;

(c)對這些服務的關稅的歸檔;

(d)將其網絡與任何特定的客戶互聯來提供此類服務;

(e)除公共電信網絡之外,符合電信監管機構規定的,連接任何其他網絡的特定的互聯標準或技術規格。

2.盡管第1款有規定,締約一方可采取第1款規定的措施對根據其法律或法規已發現締約方在特定情況下的反競爭行為的增值信息服務供應商的行為進行補救,或以其他方式促進競爭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第14.14條 獨立監管機構

每一締約方應確保其電信監管機構與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的分離,且不對其負責。為此,每一締約方應確保其電信監管機構不得擁有股權,[11]或保持其在任一供應商經營中的作用。各締約方應確保其監管決策和程序,包括有關許可決定和程序,與公共電信網絡和服務互聯、關稅,以及非政府公共電信服務范圍的分配,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公正公平。

第14.15條 普遍服務

各締約方應履行所有透明、非歧視和競爭性中立的普遍服務義務,以確保是其定義的所必需普遍服務義務,而非負擔。

第14.16條 許可程序

1.締約一方要求公共電信服務的供應商具備一個許可證,締約方應公布:

(a)所有適用的許可標準和程序;

(b)通常要求關于對申請許可證作出決定的時間;以及

(c)已生效的所有許可證的條款和條件。

2.應請求,各締約方應確保申請人收到許可證的拒絕理由。

第14.17條 對稀缺資源的分配和利用

1.每一締約方應對稀缺電信資源的分配和使用程序進行管理,包括以客觀、及時、透明和非歧視性的方式管理頻率、數字和優先權。

2.每一締約方應公開對頻率分配的當前,但不應要求提供為特定的政府使用的頻率分配中詳細的身份驗證。

3.締約方所采取的措施、分配的頻譜和管理頻率不符合第12.4條(市場準入),且既不適用于跨境貿易的服務,又不通過第12.1.3條(范圍)適用于投資者或另一締約方的投資。因此,倘若這種做法與本協定相一致,各締約方可以保留權利以建立和應用頻譜和頻率管理措施,這可能限制到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的數量。這包括分配頻率的能力,同時考慮到當前和未來的需求和頻譜可用性。

4.各締約方應努力為非政府電信服務分配和指配頻譜,鼓勵經濟有效地利用頻譜和電信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認識到締約方可以通過各種手段鼓勵這種行為,包括通過行政激勵定價、拍賣或未經授權的使用。

第14.18條 執行

各締約方應授權其主管機關執行第14.2條至第14.12條的締約方義務的措施。這種權力應包括強制執行有效的制裁,其中可能包括罰款、禁令救濟(臨時措施或最終措施)、改正命令或修改、暫停或撤銷牌照的能力。

第14.19條 電信爭端的解決[12]

關于第21.3條(行政訴訟)和第21.4條(復議及上訴),各締約方應確保:

訴諸電信監督機構

(a)(i)企業可尋求電信監管機構或締約方的其他相關機構,以解決與第14.2條至第14.12條規定的有關締約方的措施糾紛;以及

(ii)請求與締約方境內的主要供應商互聯的另一締約方的公共電信服務的供應商,可在供應商提出請求互聯后,在指定的合理并公開的期限內,通過電信監管機制[13]的爭端解決條款、條件和進行與主要供應商互聯的費率尋求審查。

復議

(b)任何企業對裁決或締約方的電信監管機制作出的決定侵害其利益或對利益造成不利影響,可請求對該裁決或決定的復議。除非有關當局維持該項裁定或決定,[14]任何一方不得以此類申請為理由,不遵守電信監管機構的裁定或決定。

(c)任何企業,若其合法利益因為締約方電信監管機構的裁定或決定受到不利影響,可以得到締約方司法機關公正和獨立的復審裁定或決定。任何一方不得允許以進行司法復核申請為理由,不遵守電信監管機構的裁定或決定,除非有關司法機構堅持裁定或決定。

第14.20條 透明度

在第21.1條(發布)的基礎上,各締約方應確保:

(a)規則制定,包括提交電信監管機構和登記在電信監管機構關稅規則的制定,應及時發布或以其他方式公之于眾;

(b)向利害關系方提前提供充分的公告,若其對電信監管機構所發布的規定有任何異議,給予其發表意見的合理機會;

(c)若可行時,電信監管機構對有關規則制定的所有意見都應公布于眾;

(d)所有提交給其電信監管機構的相關重大意見,都應予以回應;

(e)把有關公共電信服務的措施公之于眾,包括:

(i)相關措施有:

①關稅和服務的其他條款和條件;

②技術接口的規格;

③公共電信網絡連入終端或其他設備的條件;

④通報、準許、注冊或許可要求。

(ii)司法及其他裁決程序。

第14.21條 關于技術和標準的措施[15]

1.各締約方認識到有關技術和標準的措施可能有益于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標,且該監管模允許公共電信和增值服務的公共電信供應商靈活選擇技術,以此技術的應用帶來創新和通信技術的發展。

2.締約方可采取措施限制公共電信或增值服務的公共電信供應商用以提供給其服務的技術或標準,前提是該措施基于實現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標,并且不會以起草、采納、實施法案的方式形成不必要的貿易障礙。除了相對于第3款所指的技術要求,各締約方保留合法定義公共政策目標的權利,并且認識到為國內電信或增值服務的電信供應商或設備供應商提供保障不是一個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標。

3.締約方可采取技術要求[16]限制公共電信或增值服務的公共電信供應商用以提供給其特定的頻譜段服務的技術或標準。前提是該規定是為確保有效和高效地利用頻譜(包括防止有害干擾),保障消費者持續獲取國內或國際網絡或服務[17],促進執法,或保護人類健康或安全。

4.若可行時,各締約方應努力將性能而不是設計或描述特性作為電信或電信增值服務的基礎。

5.如果一締約方采取了強制使用特定的技術或標準的措施,或以其他方式限制供應商選擇技術的能力,以此來提供電信或增值服務,則應:

(a)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依規行事:

(i)締約方確定市場份額不夠,或合理預期無法達到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標;以及

(ii)提供電信或增值電信服務或者設備供應商機會,以證明替代技術或標準可以實現締約方合法公共政策目標;以及

(b)采取這項措施后,為電信或增值電信服務或設備供應商提供機會,來要求締約方制定制度允許,采用的替代技術或標準,以有效、合理地達到締約方的合法的公共政策目標。締約方應響應所有書面請求,說明接受或拒絕該請求的理由,包括修改或者不修改或不采取該措施可能如何影響消費者,并作出回復,并在可行時公開該請求。

第14.22條 克制

1.締約雙方認識到依靠市場實現在電信服務供應上廣泛選擇的重要性。為此,每一締約方可克制其適用締約方所分類的作為公共電信服務的規則,如果其電信監管機制確定:

(a)執行該規則對防止不合理或歧視性行為沒必要;

(b)執行該規則不是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必要條件;以及

(c)克制符合公共利益,包括促進和加強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之間的競爭。

2.為進一步明確,根據第14.19條(c)項規定,各締約方應服從其監管機構的決定,以盡量克制司法審查。

第14.23條 與其他章節的關系

本章與其他章節如有任何不一致,應以本章為準。

第14.24條 定義

在本章中:

“回程鏈路”系指從海底電纜登陸站端對端的傳輸鏈路到訪問任何公共電信網絡另一極點;

“商用移動服務”系指通過移動無線裝置提供的公共電信服務;

“以成本為導向”系指基于成本并且可能包括合理的利潤,并對不同的設施或服務涉及不同的成本方法;

“交叉連接鏈路”系指位于海底電纜登陸站,用于連接海底電纜以傳輸、轉換;或轉送任何與其位于同一海底電纜登陸站的公共電訊服務商設備的鏈路;

“撥號平價”系指不論終端用戶選擇哪個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其能夠使用相同的數字訪問特定的公共電信服務;

“終端用戶”系指公共電信服務上最終的消費者或訂閱者,包括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之外的其他服務供應商;

“企業”,據第1.4條(定義),系指公司,包括其分支機構;

“基礎設施”系指公共電信網絡或服務設施:

(a)完全或主要由供由單個或有限的供應商提供;以及

(b)該服務的提供不具有經濟可行性或不能被技術替代;

“互聯”系指為了允許供應商的用戶與另一供應商用戶之間的交流和訪問另一供應商提供的服務,與提供公共電信服務的供應商進行鏈接;

“租用電路”系指預留兩個或多個指定點之間的電信設施,以供用戶專用或使用;

“主要供應商”系指在相關公眾電信服務市場,能切實影響到條款的履行(關于價格和供應)的公眾電信服務供應商,由于:

(a)控制基礎設施;或

(b)利用其在市場上的地位。

“網元”系指用于提供公共電信服務的設施或設備,包括該設施或設備所具備的特性、功能以及性能;

“非歧視性”系指不得低于在類似情形下給予公共電信服務任一其他用戶的待遇;

“號碼移動性”系指公共電信服務的終端用戶,在同一類型的公共電信服務的供應商之間轉換時,同一地點、同一電話號碼,不降低服務質量、可靠性和便利性;

“公共電信網絡”系指用于提供公共電信服務的電信基礎設施;

“公共電訊服務”系指締約一方明確地或實際上要求對公眾普遍提供的任一電信服務。該服務可包括,通常涉及在未更改窗體或客戶信息的情況下,在兩個或多個點之間對客戶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數據傳輸,但不包括增值服務;

“實體性主機代管”系指為安裝,維護或設備維修、在供應商擁有或控制的場所實體性空間,以提供公共電信服務;

“提供參考性互連”系指由主要供應商提供的,提交電信監管機構[18]批準的互聯,詳述了條款、費率,以及互聯互通的條件。在此基礎上,使公共電信服務的供應商愿意與主要供應商進行互聯;

“另一締約方的服務供應商”系指相對于締約方,即在締約方境內有投資的人或者在尋求境內或向境內供應或提供服務的人,包括公共電訊服務供應商;

“電信”系指以任何電磁方式傳送和接受信號;

“電信監管部門”系指負責監管電信的中央政府部門;

“用戶”系指服務消費者或服務提供者;

“增值服務”系指通過增強功能性,增值電信服務的服務,特別是:

(a)對于美國,指在美國法典第47卷153(20)節規定的服務;

(b)對于韓國,指在電信商業法的第4.4條中規定的服務。


[1]為進一步明確,(b)項不得解釋為禁止締約方要求服務供應商獲得許可證以提供特定的服務。

[2]第14.3條依據附件14-A的規定。

[3]第2款不適用于網絡電話的供應商。

[4]第三節依據附件14-B第二節的規定。

[5]美國可遵守第5款要求國家監管機構備案。

[6]第14.9條不得解釋為要求締約方確保主要供應商提供租用電路作為非捆綁網元。

[7]美國可遵守第14.10.2條的義務,以保證境內主要供應商以提供實際主機代管的形式提供替代方案。

[8]另一締約方的供應商在締約方境內,即在電纜登陸站系統所在地無設備時,該方可根據第1款,確保另一締約方在締約方境內,從審批過的境內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處租用設施,以接通海底電纜系統。

[9]第2款請依據附件14-B。

[10]雖有第2款的規定,如果站內容量不足時,締約方可以允許境內主要供應商限制接通或使用海底電纜登陸站。

[11]進一步明確,第14.14條不得解釋為禁止除電信監管機構外,締約方的政府實體,從公共電信服務供應商中擁有股權。

[12]對韓國而言,就第14.19條,企業是指韓國法律規定的自然人或法人。

[13]美國可遵守(a)(ii)項,規定國家監管當局進行審查。

[14]對韓國而言,(b)項并不適用于電信監管機構關于服務供應商之間以及供應商和用戶之間爭端的裁定或決定。

[15]除第1款和第5款的(b)項,第14.21條不適用于本協定生效之日前所采取的措施。

[16]各締約方認識到以國際標準作為提供公共電信服務和增值公共電信服務相關技術要求的基礎比較恰當。

[17]為進一步明確,“維護消費者繼續訪問國內或國際網絡或服務”包括促進消費者訪問全球移動網絡的能力。

[18]對美國而言,這個機構可能為州監管機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乐清市| 昌都县| 潮安县| 济源市| 岫岩| 兴山县| 内丘县| 个旧市| 宜兴市| 哈密市| 大余县| 庆城县| 盘山县| 宜昌市| 思茅市| 靖边县| 白山市| 湘潭市| 兴宁市| 泸水县| 商南县| 闻喜县| 张北县| 革吉县| 晋中市| 齐河县| 山东省| 民县| 淮南市| 临汾市| 百色市| 青河县| 台中县| 泗洪县| 唐山市| 新晃| 小金县| 三门县| 漳平市|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