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條 〔基本土地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條文注釋

憲法規定,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之一,我國的土地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分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不能以侵占、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最基本的土地制度,一切土地立法都應當遵循該制度。

土地所有權轉讓的例外形式是國家對土地的征收。為了保證社會長遠發展和公益事業發展的順暢,當國有建設用地不足時,國家或政府可以對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進行征收。由于征收是對土地的重新分配,關乎與該塊土地具有權利關聯的眾多單位和個人的利益,因此征收的適用必須嚴格限制,不得濫用。

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主要是指國家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提供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制度。在必要的時候,主要是基于公共事業發展等原因,國家可能將一定量的土地劃撥給使用者進行建設。

配套規定

《憲法》(2004年3月14日)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的使用權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轉讓。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

第四十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第四十六條 礦藏、水流、海域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七條 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第四十八條 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等自然資源,屬于國家所有,但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除外。

第五十八條 集體所有的不動產和動產包括:

(一)法律規定屬于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

(二)集體所有的建筑物、生產設施、農田水利設施;

(三)集體所有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四)集體所有的其他不動產和動產。

第一百一十九條 國家實行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一條 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2009年8月27日)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有限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本法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第九條 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經依法征收轉為國有土地后,該幅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方可有償出讓。

配套解讀

國家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由全民所有制單位使用,也可以依法確定由集體所有制單位使用,國家保護它的使用、收益的權利;使用單位有管理、保護、合理利用的義務。公民、集體依法對集體所有的或者國家所有由集體使用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承包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依照法律由承包合同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出租、抵押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

下列土地屬于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1)城市市區的土地;(2)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征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3)國家依法征收、征用的土地;(4)依法不屬于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涂及其他土地;(5)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于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6)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地集體遷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屬于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征收是國家以行政權取得集體、單位和個人的財產所有權的行為。征收的主體是國家,通常是政府部門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從集體、單位和個人處取得土地、房屋等財產,集體、單位和個人必須服從。征收導致所有權的喪失,當然對所有權人造成損害。因此,征收雖然是被許可的行為,但通常都附有嚴格的法定條件的限制。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征收和征用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經過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給予補償。不同之處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權的改變,征用只是使用權的改變。

案例注釋

案例1:馬某與某村第十二村民組租賃合同糾紛上訴案(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0〕鄭民四終字第479號)

裁判要旨:馬某、某村十二組以簽訂土地租賃協議的形式,將馬某某老宅所留的部分土地租賃給馬某作為宅基地使用,協議中有關租賃期限為30年、租賃費為500元、一次性付清以及租賃期滿后由馬某無償使用的約定,既違反了《合同法》第214條第1款“租賃期限不超過二十年。超過二十年,超過部分無效”的規定,也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2條第3款的規定,構成實質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同時,協議涉及的土地使用還直接影響到某村十二組其他村民組成員宅基的整體規劃,因其內容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而應屬無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读书| 安新县| 龙口市| 正宁县| 沙河市| 临城县| 巧家县| 昌平区| 襄汾县| 宁陕县| 普宁市| 庄河市| 万荣县| 靖安县| 汉沽区| 安宁市| 新野县| 天镇县| 清新县| 锡林郭勒盟| 葫芦岛市| 黄骅市| 平昌县| 拜城县| 芜湖县| 上虞市| 江永县| 色达县| 吕梁市| 南皮县| 清苑县| 渭源县| 南宫市| 高陵县| 达孜县| 黄龙县| 揭西县| 新乡县| 资中县| 湾仔区| 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