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正源聽完后臉色就陰沉了下來,他向來說話只說一半,從來沒有直接了當的說破一件事情。
十幾年前為蓋大龍高考復課的事情,蓋大龍當著學校校長的面駁了他的面子,從此之后他就很少和蓋大龍深談,更多的是一種旁觀者的態度。
十年前蓋大龍辦理大學生回鄉非農轉農戶口時,易正源就是先叫蓋大龍自己去辦理,結果蓋大龍四處碰壁辦不下來,正當蓋大龍準備去天漢市上訪時,易正源出手,解決了蓋大龍的戶口難題。
自打那以后,爺倆關系更是貌合神離,終于在蓋大龍在發了一則關于農村反腐及自己辦戶口的親身經歷后,易正源打來一通電話,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罵,從那以后爺倆見面就只剩面子上過的去而已。
蓋大龍心中憤憤不平,如果自己父親還活在人世,怎么會受這種屈辱。
三十年前蓋大龍父親是單位工作人員,從各方面都超過易正源家里,那時經常幫助易正源夫婦。
“唉,他媽的,這就是命。”蓋大龍心里罵了一句,后來父親出事去世,易正源慢慢發展起來,做生意賺了錢,又當了社區主任。
如果父親不去世,活到現在也是退休人員,各方面條件也不輸易正源。
“你們幾個年輕人要多相互幫襯,在南鄉縣才好做事情。”易正源慢慢的說。
蓋大龍等這個時刻等了很多年,有時做夢都在想有朝一日個人財富,社會地位完全超越易正源和沐有銀,在他們面前也要耍大一回。
可真到了這個時候,他卻出奇的冷靜,平和。
“姑父,我就是給人打工的,投資老板決定工程的建設全部用省城的建筑公司,這都和人簽可合同的?!鄙w大龍平靜的說。
易正源聽了后問沒有表態,就直推說自己酒醉了,先去休息了。
宿飛已經得到蓋大龍的承諾會給他工程做,所以他也就沒有必要繼續留下,就找了蓋借口先溜了。
沐有銀和張彩云夫婦也干坐著沒意思,也推脫別處有事先走了。
剩下蓋小琴和蓋大龍姑侄兩人,蓋小琴眼見沒有外人了,就問侄兒兩廠村工廠的事情。
“姑姑,真不是我的產業,人家有人投錢的,我那點三瓜兩棗哪夠那么大的投資?!?
“別說跟沐有銀比,就是和宿飛比我都不及人家,我比他他們好點就只是我沒有銀行貸款,外面沒有欠賬。他們才是有錢的主,他們怎么會找我來包工程,只怕是自己做夢,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蓋小琴聽侄子這么說了,也就沒有再問。
兩廠村廠房建設進度很快,在當地工程隊需要一年時間的工程,在他們手里半年就完成了。
廠房建設完成后就是內部裝修和園區綠花,這些工程都在加班加點的進行。
二黑派出的財務管理團隊把工程項目打理的清清楚楚,二黑也抽空回了南鄉縣視察了工程。
二黑督促蓋大龍要提前建設好銷售隊伍,現在市場營銷是門大學問,不能等著產品做出啦后再去銷售這個老套路,而是內銷向外貿學習,客戶下單后再生產,滿足客戶個性定制要求,這樣工廠的產值才會起來。
蓋大龍陪著二黑視察工廠,又和他交流了企業發展領完,最后又去看望蓋法侯老人。
二黑的南鄉縣回鄉之旅很快結束,他又派來幾位業務精英和電商骨干前來輔導蓋大龍的企業。
通過創業聯盟蓋大龍把南鄉縣的青年才俊全部聚攏在兩廠村,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行業聯合,有的人在南鄉縣創業做生意已經有幾個年頭,但是相較于本地政府扶持的企業,他們的規模和體量小的多。
創業者都是白手起家的人,沒有大筆資金投入,沒有深厚的社會背景,完全就是靠市場吃飯。
這群人里涵蓋了電商,手工業者,小加工廠老板等各色各樣的人。
創業聯盟最后達成意向,在兩廠村成立聯盟電商小鎮,所有聯盟內的會員可以把店面遷到工業區里的電商事業部里。
各個電商老板的業務獨立,工業區免除他們兩年的房租,工業區里配套倉儲和物流都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因為電商小鎮每天的出單量多,快遞包裹也多,所以以電商小鎮的名義和快遞公司談判,每個包裹的運費比以前單家獨戶的要便宜。
這種實打實的利益是創業聯盟可以感受到的。
在廠房電商樓交付后,創業聯盟第一批入住電商小鎮的會員都搬進了工業區里。
兩廠村的人氣一下子多起來,這些人吃住都在兩廠村,村子里辦起了廠區食堂,村子里的菜直接供應給食堂,村民再也不用日曬雨淋的到街上去賣菜了。
這一波福利是兩廠村村民嘗到了甜頭,村支書李書才也整天樂滋滋的在村子里干工作。
電商小鎮運營了一段時間,各方面表現都好于預期,李書才攛掇蓋大龍搞一次盛大的開園典禮。
“低調,咱們不要像本地企業那樣高調,咱們就低頭苦干,悶聲發財就行了”蓋大龍說。
李書才的思維觀念還保留在老一輩衣錦還鄉的時代,他認為自己花費了這么大的經歷才辦起這個電商小鎮,總得請上面領導來參觀視察。
他把自己的想法講給蓋大龍聽,對方堅決的反對這種做法,做企業靠的是市場,不是靠吹吹打打熱鬧,在南鄉縣這個地方,民營企業想賺錢是很難的,做的好的企業會受到同行的排擠。
地方官員有的為了撈取政績,有的為了吃拿卡要,都是對企業的發展阻礙。
在內地山區辦企業,和東南沿海辦企業,最根本的區別還是在于營商環境的落后,觀念的不開放,這種思維上的差異,導致很多內地山區企業多少都有點地方背景。
企業生存很大一部分是靠扶持,靠項目款,這類企業也多是涉農企業。
郭少維的電商公司也搬到工業園里,他的規模算是比較大的,銷貨能力比較強。
他來勸說蓋大龍在南鄉縣辦企業不能和全然政府對立,受政府監管是應該的,至于那些當官的,也全然不都是不好的,要換位思考,相互理解。
開園這幾個月來,大家都忙著生意上的事情,現在各方面都穩定下來了,不說是搞個儀式,就當搞個總結會吧,把關心愛護我們工業園的領導請來講講話,這樣也提振大家的士氣。
蓋大龍和李書才商量邀請名單,只邀請農工部的姚部長和黨建辦的樊主任,以及老書記郭書記和南山鎮的書記鎮長。
這幾位領導都是給過企業幫助的人,他們關心本地年輕人的就業,關心本地生產制造業的發展。
至于國土,城建,農業,招商,經信等部門大多都是照章辦事,不時的還卡一下子?,F在工業區已建成,開始運營他們就管不到這么多了,不請也罷。
在總結會少,領導在臺上講話,電商企業在下面直播,還夾雜著帶點貨,氣氛融洽熱烈。
領導們講了話,尤其是鎮上領導露了臉,在自己的轄區有這么一家企業,感覺臉上有光。
姚部長,樊主任,郭書記他們三個老領導看到年輕人們在南鄉縣大地扎根發展,也替他們感到高興。
年輕人們則趁著一波熱度刷了不少屏,買了不少貨。
人們吵鬧著要蓋大龍上臺講兩句,他看領導在臺上坐著,就站在臺下拿著話筒簡單了講了一句“大家埋頭苦干,悶聲發財,全軍出擊?!?
蓋士村的拆遷工作依然在進行,老院落的土坯房被以蓋卓天為首的地產開發商全部推到鏟平,連帶土坯房的宅基地和村道以及老院子的溝溝坎坎都以蓋士村集體的名義收回。
蓋士村素來以兩家連邊連界,房檐滴水之間的矛盾多次爆發沖突,甚至有為了修新房一條邊界水渠,兩親兄弟拔刀相向,最終釀成了一死一傷的慘劇。
兩親兄弟之間為一條邊界水渠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大片的宅基地和村道了。
蓋士村村民起初收了蓋卓天的拆遷補償,在拆遷剛開始時都是各自觀望,后來在蓋卓天給一戶人家一個膠帶之后,村民更是各自顧各自。
蓋家三金兄弟趁勢把村民分化,拉攏一批,打擊一批。拆遷工作才取得進展。
現在整個蓋士村就剩下蓋法侯的小白樓和蓋大龍的豆制品廠沒有拆。
小白樓的產權歸屬蓋法侯,豆制品廠的產權歸屬另外一戶村民,這戶村民的兒子女兒都在市里上班,前些年做生意賺了錢就在蓋士八隊這片集體土地上造了廠房。
村里據說蓋卓天一直不敢拆豆制品廠的那片房子,就是因為那戶人家的子女在市政府上班,都是領導,他們惹不起。
后來村民傳出蓋卓天出了幾百萬補償給那戶人家,有親自去市里給人子女送禮當面解釋,就是人家不同意。
“人家那種家庭情況會缺錢?”村民私底下議論。
“現在這年頭土地就是錢,人家那幾畝地不賣個上千萬的。幾百萬就想買人家的地怕是白日做夢呢?!?
消息傳的沸沸揚揚,村民里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
兩廠村的廠房建設已經完工,蓋大龍覺的搬廠的時機已經成熟,一來現在正是八月份正熱的時候,豆制品廠正是生產淡季,剛好搬廠。二來關于這塊房子傳出來要拆遷,眼見就是一場大風暴,在這個時候搬廠可以避面卷入這場風暴。
蓋大龍把搬廠的事給二黑說了,二黑同意馬上搬廠,上半年銷售團隊已經跑遍了市場,有的客戶陸陸續續的下單了,工廠搬遷后要馬上投產,擴大產能。
另外蓋大龍認識的浙江有一家工藝品廠老板要退休了,他有意把這家工廠轉讓給蓋大龍,目前正在談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