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洋上了一上午的課,中午過后就來到澳海大廈。
上一次,馮主任已經給姜洋安排好了。
姜洋憑指紋就可以隨意出入大樓。
到了10樓姜洋才給喬劍波打電話。
“好啊,你等會兒,我去接你……”
喬劍波拿著手機從飯店里走出來的時候,一下就看見姜洋站在門口。
“看來你真挺熟悉這里。”
“嗯,上次來過。”
喬劍波領著姜洋走進飯店,再推開玉虛宮的包間。
這包間極其豪華,有單獨的休息室、衛生間。
走進休息室,喬劍波在一堵墻上按了下,上面出現指紋系統,她將手放上去,沒一會兒墻上就打開一扇門,里面是電梯。
“請吧!”
“還挺復雜的哈。”
姜洋在電梯里剛挪了挪腳,都沒感到電梯開動,電梯門便再次打開了。
姜洋從電梯里走出來,不由得驚呆了。
他身處一個天井一樣的環境,抬頭卻是四層高的樓房。
這里竟然是樓中樓。
樓梯上的人也是千奇百怪。
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各色人等都有。
就仿佛到了聯合國一樣。
姜洋也算見過世面的人,眼前的一幕還是讓他呆愣了一會兒。
“走!我們上二樓!”
喬劍波領著姜洋向二樓走去。
在二樓的一個房間里,七八個人正在看大屏幕,不時小聲議論著什么。
姜洋一看大屏幕,竟然是柳條溝周邊的情況。
看來范哲說得沒錯啊,到處都有攝像頭。
“看見沒有?”
有人興奮地大喊:“就是那里!”
操作人員把畫面靜止放大。
姜洋眼尖,一下就看見河邊一塊兒大石頭旁潛伏著某個東西。
其他人也陸續發現了:“在那里!在那里!”
那是一只章魚。
通過擬態,它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
如果不是視頻監視,還真難以發現它。
工作人員又點開了畫面。
現場的人顯然也能實時查看視頻,他們也看到了大章魚。
正當他們過來捕捉章魚時,大章魚跳進水里跑掉了。
其實,他們如果想擊殺章魚的話,因為沒多大難度。
可擊殺章魚后,邪祟會再次逃走,那樣就沒意義了。
還不如想辦法把它抓住,或者控制住。
看完了這一段后,那些工作人員紛紛起身了。
只留下一個工作人員和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
喬劍波過來跟他低語幾句,那男子立刻起身向姜洋走來了。
姜洋也向前一步。
“你好!”
那人與姜洋握手。
喬劍波介紹說:“這是錢啟靈錢組長。這就是我跟你說過的姜洋。”
錢靈點點頭:“聽說你很厲害。”
“哪有……”
“身手不凡,又有保密意識,正是我們需要的人才啊。”
“可我高中還沒畢業,正在準備高考。”
“沒關系,先作為我們的外圍人員。”
“哦,那需要我做什么呢?”
“首先是保密,然后配合我們的工作。”
“不會耽誤我學習吧?”
“當然不會了,你用業余時間配合我們工作就可以了。”
“哦,那就好,千萬別整996啥的。”
“哈哈,懂得還挺多的。”
“還有,那個待遇……”
姜洋微微紅著臉,聲音也有點小。
“你說什么?”
喬劍波在一旁解釋:“他想問報酬的事兒。”
錢啟靈點點頭:“必須五毛啊!這是咱們的傳統。”
“可這連雪糕錢都不夠。還有交通費。我不總是騎自行車,有時候還得坐公交、地鐵啥的。”
“哈哈,咱們是論分鐘算的。不論你出外勤,還是過來開會,都算出工了。比如這次,你起碼能賺到一個便當。”
“哈哈,當個五毛黨也蠻不錯的。”
“必須地,組織正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加入。”
“那您介紹一下咱們組織的情況。”
“嗯,我正想說呢。”
錢啟靈拍拍放視頻的技術人員的肩膀,配合著各種視頻、圖片介紹起來。
和姜洋猜測的沒錯。
既然叫“天啟研究會”,顯然跟天啟年間王恭廠大爆炸有關。
“聽說過天啟大爆炸吧?”
“嗯,聽說過一點。”
“還有死丘……”
“是阿三的?”
“是啊!就是我們阿三的!”
那個技術員轉過臉來,笑嘻嘻地說道。
姜洋這才看清,這伙計就是個阿三兒。
怪不得從側后看他有點黑。
姜洋有些尷尬:“我,我沒有歧視的意思。”
“怎么會呢?玩笑嘛,有時候他們叫我黑鬼,我也稱呼咱們的一些同事蘇北佬。”
“哈哈!”
錢啟靈介紹:“這是辛格爾巴博。”
“你好!獅子先生!”
姜洋連忙伸手。
“哈哈,你還懂梵文啊。”
“只是知道幾個單詞而已。”
其實,姜洋的梵文可不是幾個單詞那么簡單。
當年,唐朝僧人陳袆到西天取經,臨行前還跟姜洋學了半年梵文。
陳袆從西天取經回來后,還是在姜洋幫助下組建了翻譯小組。
錢啟靈介紹說:“咱們辛格爾很聰明哦,精通五國語言,還是計算機博士。”
“哪里哪里,讀點死書而已。”
“哈哈,阿三兒真客氣。”
“沒你們江北佬客氣。”
幾個人說笑幾句,錢啟靈繼續介紹天啟研究會的情況。
“咱們這個組織最初是民間性質的。明朝末年由一群破落貴族成立,主要負責人是朱統……”
“朱統?怎么聽著有點耳熟?”
“也叫朱耷。”
姜洋其實早知道這是誰了,但作為一個十八歲少年,真無所不知的話,難免讓人懷疑。
辛格心眼兒實在,連忙說:“就是八大山人啊!”
“哦,我說嘛,那個大畫家!”
喬劍波還是懵懂狀態:“哦,大畫家,是朱元璋的后人嗎?”
“嗯,是朱元璋第十七個兒子的九世孫。”
說起華夏歷史,辛格爾滔滔不絕,忍不住就想掉書袋子。
“八大山人很有才啊。不過,古人說憤怒出詩人。他的身世很坎坷,年輕時得過精神病,畫作也越來越出神入化……”
其實,姜洋跟朱耷很熟悉,手里還有幾張他早年的字畫。
而且,天啟大爆炸時,他剛好也在京城里。
雖然他未必親眼見到方尖碑,但應當知道是姜洋指揮人炸掉方尖碑的。
既然他參與創建了天啟研究會,搞不好會泄露一些姜洋的情況,甚至可能留下相關字畫。
姜洋不禁有些忐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