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文章純屬虛構。
在一個古鎮上有一個傳聞,古鎮的西南方山坡上,摔死過一個放牛郎,此后,每個午夜,住在附近的人都會聽到一種粗獷的男聲,好像在喊著什么,隔天一早,總會誰家少一頭牛,等再找到那牛時,牛身上的皮卻離奇地消失了,只剩下模糊的血肉和白骨,眼睛也被挖去了。
由于之后的古鎮居民都搬到了遠處的城市里,傳聞就此斷了。
可總有那么幾個膽子大的人非得要來找這傳聞中的放牛郎。
小李是一個維修工,十年前,正在讀高中的他,某天得知雙親病故的消息,沒了經濟支撐的他只能選擇輟學打工。近幾年,手機視頻平臺的興起,給小李帶來了新的副業。
小李自幼喜歡鬼神之說,所以總能搞出一些花樣發到視頻上讓觀眾大吃一驚。
每天晚上十一點過后,小李關掉了維修店的大門,換上一身素凈的衣服,就去那些廢墟的地方探險。從三年前到現在,小李也從孤身一人發展成一個專業團隊,并且為小李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這天,小李帶著他的團隊們來到這傳聞中的古鎮,燈光,收音,攝影等都已準備就緒,小李又聯系了四位愛好探險的同行一起行動。
第一位大哥是個老探險愛好者了,他已經年近四十,有妻子和孩子。平時他在一家面包店內值班,朝五晚九,但是對于他來說,探險才是主要工作。
第二位和第三位是一對情侶,他們是專門做搞笑視頻的主播,每天的收入可比其他人加在一起還要多。
第四位是一名大學生,剛剛上大一,學習比較優異,但平時最喜歡探險,也常發一些短視頻,他在學校也有兼職,負責給學生打飯,為家里減輕了一些負擔。
小李他們聚在一起互相介紹,“我叫李長保,大家叫我小李或者李哥就行。”
大哥說:“我叫王拳生,我應該是這里年紀最大的,大家就叫我老生吧。”
那對情侶中的男生說:“我叫金戈,這是我女朋友,叫安娜。”
小李問那個大學生:“你不介紹一下自己嗎?”
大學生說:“我叫張曉宇。”
老生說:“那就叫你曉宇吧。”
幾個人相識過后,便開始出發了,為了效率和節目效果,幾個人便分開探險,小李和大學生組成一隊,情侶一隊,那位大哥自己一隊。
小李給幾個人分發了對講機,“如果有什么突發事件,趕緊都往回撤。”
小李的團隊也跟著分成了三方,幾隊人出發了。
剛走了幾百米,情侶就遇到了一戶亮燈的人家。
他們走到門前,敲了敲。
“誰呀!”一聲粗狂的聲音令這對情侶不寒而栗。
金戈說:“您好,我們路過這里,看這里有燈光,所以比較好奇,我們有些事要問您,可以開開門嗎?”
過了幾分鐘,“嘎吱~”門開了。
那是一位老爺爺,他看著金戈身邊這么多人,就把門關上了。
金戈說:“一定是人太多了,老爺爺不太喜歡,那么就我去和他溝通吧,安娜你和攝影大哥們留在這里,萬一發生什么趕緊跑。”
安娜說:“好,那你要小心。”
安娜和其他人退到一邊,金戈敲了敲門,門又開了,金戈進去了。
金戈跟著老爺爺來到一間屋子內,一種溫馨的感覺令金戈放下了不安。
金戈看到一個火炕,炕上坐著一位老奶奶。
金戈和老奶奶打了聲招呼:“奶奶好!”
老奶奶點了點頭,招手示意金戈坐下。
老爺爺說:“我老伴耳朵聽不見,也不會說話,有什么問題就問我好了。”
金戈便坐下和老爺爺聊了起來。
通過這一談話得知,這個古鎮還有一些人沒有搬走,因為他們對這個古鎮的不舍,也是對這個家的不舍。
老爺爺說:“我在這個家生活了一輩子,我的記憶全部寄存在這,本來我也向往城市的生活,但是我們又沒有兒女,想著在這度過余生就完了。”
金戈聽著老爺爺的這些話,陷入了沉思。
在外面,安娜等待著金戈,大概有半個小時,金戈出來了。
“咱們接著走吧。”
金戈一邊走一邊和安娜聊老爺爺的事。對于放牛郎的傳聞,金戈沒有聽到一點兒相關信息。
小李和曉宇走了很遠,他們一路上沒有遇到什么,直到幾個小孩子的聲音傳入到小李他們的耳中。
曉宇問:“為什么這里還有小孩子,難道還有沒搬走的嗎?”
小李說:“有些人根扎在這,不愿意再尋求新的生活,就沒搬走。”
曉宇說:“可是,這里要采購的話很難吧。”
小李說:“嗯,要走到古鎮的西面,那里還有一家超市。”
“看來李哥對這一地帶很了解啊,那關于放牛郎的傳聞,你遇到過嗎?”
小李搖搖頭說:“我來這三次了,能打聽到的事也少,我也沒遇到過。”
“這次找你們其實是提高效率,這樣我也不會無聊。”
曉宇說:“那我們去這家問問吧。”
倆人進去不到十分鐘就出來了,沒有問出什么。
小李和曉宇沿路繼續走,越來越靠近一個山谷。
山谷下隱約有一點火光,小李二人走向前,發現那是一盞燈,里面都是螢火蟲。
曉宇拿起這盞燈,一股腥臭味竄入曉宇的鼻腔直沖大腦。
“有血跡。”小李指著這盞燈。
曉宇放下了這燈,說:“有點可怕,咱要帶回去嗎?”
小李說:“不了,這東西怪臟的。”
二人離開了,走進一條小路,只是這附近的草有些干枯了,而且越來越陰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