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新大綱輔導用書:新舊大綱對照與新增考點精講模測(A冊)
-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
- 3字
- 2019-11-29 20:27:18
法理學
新增考點1 人權【第一章第二節 法的價值】
所謂人權,是指每個人作為人應該享有或者享有的權利。這個定義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義:第一,人權是一種權利。第二,人權來自“人自身”。換句話說,人權是一個人只要是人,就應當享有或者享有的權利,除非否認他(她)是人。第三,人之為人應該享有的權利即人權的具體內容。在這三種含義中,第二種含義是關鍵和核心。不同的人對“人是什么”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觀念,這就決定了對人權概念理解的分歧。不僅不同國家或民族的文化對于“人是什么”會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同一國家或民族的人們在不同時期對于“人是什么”也有不同的理解。在這個意義上,人權概念是一個歷史概念。因此,它的具體內容與范圍總是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而變化的。
人權是人憑自己是人而享有的權利,人之所以為人,既不依賴于國家,更不依賴于國家的法。因此,它在邏輯上是先于國家和法的,在根本上是一種道德權利。這就決定了人權在邏輯上先于法律權利,可以作為特定國家的法的善惡的評價標準。凡是體現人權的精神與內容的法,一般來說是良好的法,是促進與推動社會發展的法。人們要求和實現自己作為人的權利,永遠是推動法的發展與進步的動力。
為了盡可能地保證人們在事實上享有與實現人權,人權就必須盡可能地被轉化為法律權利。這是因為:一方面,人權在根本上是道德權利,而道德對人的行為來說總是虛擬的,也就是說道德不能總是保證人們在事實上按照道德來行為,因此,僅僅作為道德權利的人權不能總是保證被人們在事實上享有。另一方面,人權被轉化為法律權利,就意味著它被實在化了,就獲得了一種“他律”的保證,即可以以國家的強制力作為保證其實現的力量。這兩個方面說明,人權既可以作為道德權利,也可以作為法律權利,法能夠促進與保證人權的實現。
推薦閱讀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2017應試版)
- 2018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大綱配套練習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主觀題法條定位一本通(上冊)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新大綱輔導用書:新增法律法規重點解讀與配套測試(B冊)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7: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1:憲法·行政法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司法考試真題階梯式三輪瘋狂集訓(2002-2017):刑事訴訟法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高分過關筆記(強化記憶版):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
- 2021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韓祥波民法攻略:背誦版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
- 2023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指導性案例書8: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用歷年真題匯編及詳解
- 2021法律碩士聯考一本通·法律法規解讀:法綜
- 2021法律碩士聯考一本通·模擬題:法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