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身世
- 白狐之重生
- 杜詞
- 2162字
- 2020-09-03 08:32:59
余千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大哥請,別客氣”。
虛谷子笑笑:“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余父抬抬手:“別客氣,都是自己人,大家吃飯吧”!
余母給余千秋夾了一塊烤羊肉:“秋兒,這幾天你出門在外辛苦了,多吃點”。
余千秋接過:“謝謝母親”。
余母也給虛谷子夾了一塊烤羊肉:“道長,這應該可以吃吧”!
虛谷子接過:“謝謝夫人,貧道自小跟隨師傅學道,這些并未忌口”。
余母高興的說:“那就多吃點,這是我們家廚娘的拿手好菜,你看看合胃口嗎”?
余父看著虛谷子,又看看余千秋,越看越覺得兩人眉宇間有些相似。
余父喝了一口茶定定神:“道長在哪處仙山修道”?
虛谷子放下碗筷:“貧道自小在安微齊云山修道,師承靈空子真人”。
余母也放下碗筷:“老爺,孩子們都餓了一天了,你就別說了,先讓他們吃飽”。
虛谷子笑笑:“無妨,老爺有什么想知道的盡管問好了”。
余父我知道自己心急了,都等了二十年了,也不在乎多等這一時半會的:“先吃飯,吃了咱們再聊”。
余千秋也給虛谷子夾菜:“大哥,多吃點,這次真得好好謝謝你”。
虛谷子不好意思的摸摸臉:“看你說的,你都叫我大哥了,兄弟有事我還能不幫嗎”?
余母給虛谷子夾了很多菜,她心里是多么的希望虛谷子就是當年他們在集市走散的兒子。
余父余母各懷心事,一頓飯吃的食不知味,看著余千秋和虛谷子吃飯的樣子,仿佛這才是一家和睦團圓的樣子。
飯后,余母吩咐下人送來幾盤水果:“道長,吃點水果,這蘋果又大又甜,你吃吃看”。
虛谷子謝過余母:“謝謝夫人盛情款待,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拿了一塊蘋果,果然甜脆多汁。
余父看吃也吃的差不多了:“我家有個花園,風景還不錯,道長可有雅興陪老朽去走走”。
虛谷子也不客氣:“老爺盛情相邀,晚輩怎可拒絕,只是擔心老爺您這身子”?
余父哈哈一笑:“在床上躺了這幾天,這把老骨頭都要散架了,難得今天精神好,我也想去花園里走走,看看我種的那些花開了多少”?
虛谷子也笑了:“那就勞煩老爺帶路”。
余千秋扶著余父,余母、虛谷子陪同,一行四人向花園走去。
余父笑問:“道長看我這花園如何”?
虛谷子環顧四周:“不錯,看這滿園的菊花開的這么好,菊花又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可見余老爺也是一個風雅之人啊”!
余父笑笑:“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虛谷子笑道:“這乃是白居易的《詠菊》”。
余父看著虛谷子:“原來道長滿腹經綸,原以為道家只是以修道為主,不曾想到,還有如此風雅之人”。
虛谷子經余父一夸,不禁紅了臉:“老爺說笑了,我哪是什么風雅之人,只是家師也是個惜花之人,想來也跟老爺一樣,可謂是知音人了”。
余父對虛谷子更有興趣了,一來他像極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二來又是個滿腹經綸樂于助人的人,如果此人真是自己丟失的兒子,那可真要感激上蒼的垂憐了。
余母此時開口了:“不知道長學藝多少年了?家中還有何人”?
虛谷子嘆了口氣:“我已經跟師傅學藝二十年了,我也不知道我的爹娘是誰?我是被師傅撿回去的”,虛谷子滿眼憂傷,眼神里透著迷茫。
余母安慰道:“既然來到我家,我們就是你的親人,或許有一天你能跟你的親人相聚的”,余母已經在心里祈禱了千萬遍,這一定要是自己的骨肉??!這塊石頭壓在心里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來沒有一刻不想念自己的孩子。
余父點點頭:“是啊!道長,當這里自己家一樣”。
余千秋也開口了:“大哥,你就給我們講講你的艷遇,也許我父親能幫你找到你的家人呢”!
虛谷子似乎沉默了,他的眼神里滿是恐懼,也許,他的經歷讓他感覺到惶恐。
余千秋輕輕拍拍他的背:“大哥,如果你不想說就不說了,等你想說的時候再說”。
在余父余母期待的眼神里,虛谷子還是說了:“那年我還很小,師傅說我大概也就四五歲的樣子,有一天他云游回山,在一個小鎮上聽到狗的叫聲和孩子的哭聲,那時候天已經黑了,師傅聽著哭聲不尋常,順著哭聲尋找,終于在一堵矮墻邊找到了我,我的對面是一只兇猛的有半人高的狗”,虛谷子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讓他恐懼的夜晚,額頭已經有了細密的汗珠,拳頭也握緊了。
余父看到此情此景深感痛心,握住了虛谷子的手:“孩子,別怕,現在你再也不用害怕了,再也不會遇到那種事情了”。
虛谷子回過神來,看著余父:“謝謝老爺”。
余母眼里噙滿了淚水:“孩子,苦了你了,那得多害怕啊”!余母不敢想,那么大的孩子,萬一被狗……………,那得多慘?。?
虛谷子努力安慰自己,露出一副笑臉:“要不是師傅,我恐怕已經成了那野狗的晚餐了,師傅說那野狗目露兇光,流著口水,怕是已經好幾天沒吃過東西了,師傅打走了野狗,抱起哭的快暈倒的我,師傅說我跟他有緣,他本來想多在外云游幾天,又感心頭不安,原來是為我而來”。
余千秋聽的心慌:“多虧師傅,不然大哥可就性命攸關了”。
余千秋點點頭,感慨萬千:“師傅不當救了我的命,還教我學藝,還有琴棋書畫,做人的道理,師傅說我塵緣未了,遲早是要回到塵世中來”,虛谷子說完看著遠方,或許他在想,所謂的塵緣未了,到底是什么塵緣呢?
余父安慰到:“孩子,也許是你還可以和家人團聚,再續親情,也許”,余父停頓了,他怕虛谷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他怕錯失這樣的兒子:“也許,你還能再侍奉雙親,你的爹娘肯定也在等著你回去團聚”。
余千秋也附和著:“是啊!大哥”。
虛谷子點點頭,他的心里依然還是牽掛著雙親,哪怕他們是窮困潦倒的家庭,哪怕他們是身有殘疾的雙親,自己也不會嫌棄,只要能再有緣相聚,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