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66章 后記

  • 陛下的CEO
  • 督金衛
  • 12804字
  • 2021-02-14 20:00:00

女帝公孫蕓惠晚年一直很健康,其實也不能有什么大病,畢竟斗了五十多年的大地主,數錢數到手抽筋,腦子活絡心情爽,心情好了,病魔也發愁,各種先進醫療產品管夠,得病才奇怪。

老人家于太乾八年無疾而終,廟號“開元圣仁智睿隆武大帝”,享年102歲。在位六十年,帝國盛世空前。

駕崩當年,本土人口達4.82億,所有行省、都護、海外領地人口0.73億,帝國人口突破五億大關,其中岐民與歸化新岐民超過4.2億。

建立了北至北極,南到帝蹄(好望角),西至夕河(第聶伯河),東達波濤河(俄亥俄河)的廣大領土。

當年財政收入銅錢8.23億貫銅錢,全國本土及海外領土年開采、貿易收入、專項貿易收入黃金七百二十萬三千余兩,約合288噸黃金,其中全國與海外國土礦產黃金275噸,占全年黃金收入絕大多數,同期外貿和專屬貿易黃金收入不到13噸。而六十年前,全國本土礦產黃金還不到0.9噸

鉑金收入兩百二十七萬余兩,約合91噸的鉑金。

白銀收入一億一千二百五十萬七千余兩,約合年產4500噸白銀。

由于白銀礦產產出收入巨大,朝廷早在泰德十八年開始,逐步放緩了兌換規模。轉而用白銀發行三十年以上的國債,一度引起市場的瘋搶。

之前戶部、財務省一直擔心錢不夠用,泰德二十年后開始,白銀每年產出千噸、兩千噸,一直到太乾八年的四千五百噸,戶部、財務省已經開始發愁,這些銀子怎么辦。

而且財務省的官員這個時候才發現,女帝當初和戶部達成的協議就是一個大雷坑。

當年女帝為了開發山東黃金,與桑勁川有約,內司府管黃金,而戶部管白銀。

當年的格局是國內黃金產出的價值,比白銀低得多,同時國內的白銀大都依靠外貿流入,桑勁川一算還很劃算,所以也就答應了。

但他并不知道,沈云卿早就在盤算工業化開采冶煉的問題,以至于后來白銀開采完全失控。

誰也沒想到白銀工業化開采年產量能有這么高,結果導致黃金更貴,而白銀跌價。

以至于女帝駕崩三十多年后,財務省的新人們在翻閱史料回看歷史的時候,所有人都很難明白和體會,一百年前他們前輩缺錢的苦逼心情。

所以泰德二十五年開始,礦產白銀絕大多數不再投放市場,全部轉為儲備,貿易所得白銀用于財政鑄幣和民間兌換,同時朝廷降低白銀征稅,開始調整金銀鉑銅兌價,持續到太乾二年,1兩黃金兌18.7兩白銀。

而且很快,太乾十六年的時候,白銀產能飆到了六千七百多噸,財務省有些吃不消,開始封礦降低產能,悠著點。

并且有人上奏拍馬屁,提議把皇宮里的電線都換成了了銀線,否則不能彰顯帝國的榮光。

簡直放屁,一派胡言!

盡管太乾八年財政空前富裕,但是等到周晟、周賦、周芳嬋三人接手內司府后當即傻眼,周晟更是一口氣沒上來送醫搶救。

因為周賦接手內司府后,內司府里空空如也,所有值錢財富幾乎都沒留下,只給周賦留了三億七千五百四十六萬余貫的“銅錢”,貴金屬幾乎分文沒有,所有歷史賬本不翼而飛。

原因沒有其他,內司府幾乎全部的黃金、白銀、鉑金、珠寶、奢侈品,女帝臨終前全都帶進了皇陵里,好和兒子周啟死后繼續享受陰間的尊榮。

這也是當年沈云卿與女帝密談達成的密約,女帝當年之所以對皇位做出讓步,就是因為沈云卿答應了女帝,用沈家和內司府的財富買皇位,否則女帝怎么可能讓出皇位。

所以女帝從泰德二十六年周啟駕崩開始,一直到太乾八年,十二年間都在向皇陵轉移財富。

這恐怕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極端案例,一個跺跺腳都能讓世界顫抖的女皇,竟然會在任上瞞著天下,在自己的地盤上,向陰間的銀行轉移財產。

光陪葬的黃金就有三千六百二十五噸多,全國工業化開采的黃金,百分之七十都搭了進去,白銀兩萬七千六百噸,鉑金三百六十五噸,海珠三十余萬顆,淡水碩珠一百二十余萬,鉆石、寶石七萬六千多件,玉石二十七噸,各種香料二十五噸還多,特等綾羅綢緞、羊毛、棉布各五萬匹,冕服一百套,鍍金陪葬俑一千多個,其中就有沈云卿本尊,等等等……

女帝的棺槨就更加奢侈了,棺木是用一根直徑超過三米的巨型金絲楠木掏空而成,防腐、防蛀、密封、防滲漏處理,外套封裝陰沉木槨,陰沉木槨外再封在重達三十六噸的純金槨套里,為此專門從南陵入口向皇陵鋪設了一條重軌,直通皇陵內,否則根本運不進去。

皇陵內部裝修更是奢華至極,人世間一應該有的享受,陵寢內一應俱全只多不少。

此外還大量陪葬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產品,匯編了一全套科技圖書,女帝的功勞簿,政績表重修了一份,金銀玉玉璽各一枚,深怕陰間辦證要蓋章,隨身帶齊了好上路。反正女帝不差錢,怎么奢侈怎么來。

女帝陪葬之厚,開創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無人能及的新高度。來時窮困潦倒,走時不留下一粒黃金。

為了皇陵財富的安全,皇陵入口使用了一道十萬石的整體式高速合金鋼大門,重約三百四十噸,機械密碼盤,一旦合上正式封閉陵寢,將由專人破壞密碼盤,向門內注入工業膠水,再用鋼筋混凝土封住大門。

為了防盜,皇陵內部遍布機關陷阱,機關都是自動武器,陷阱都是定制詭雷,抽空皇陵空氣之后,彈藥和機械保質期將被無限延長,沒有布防圖,活人根本別想進。

整個皇陵建在山體之內,山體之內又澆鑄了厚達一丈五尺的鋼筋混凝土,足以保證皇陵的永世安全。

……

女帝駕崩后,慧心師太周蕓錦于太乾十一年圓寂,高壽一百零五歲,葬于女帝帝陵南側。

太保薛伯充于泰德二十二年病逝,享年九十一,謚號“國忠”

平陽郡王薛仲安,于太乾十一年過世,享年九十歲。

長公主周玉凝,于太乾十五年過世,享年八十九歲。

薛剛,于太乾十四年過世,享年八十九歲,謚號“武瑞”

懷王公孫行,于泰德二十二年過世,享年八十八歲。

懷王公孫賢于太乾十七年過世,享年八十九歲

林毅賢于泰德二十三年過世,享年九十一,謚號“文恭”,賜金絲楠木棺,陰沉木槨。林毅賢直到死,也沒能看到周晟登基稱帝。不過女帝駕崩后,周賦追加了林毅賢“忠慮治圣”

張祥,泰德二十八年過世,享年八十八,謚號“文安智圣”,賜楠木棺陰沉木槨。

高彭貴泰德三十年過世,享年九十五歲。夫人李貞珠,太乾元年過世,享年九十三歲。

沈嚴良因為申州湖沈云卿被圍,導致情緒過激,引發中風,拖了三年,于泰德二十四年過世,享年八十六歲。夫人高秀珍,于太乾五年過世。

醫圣獨孤筑勤活的就有些離譜了,一直活到了隆昌十七年,一百五十三歲,而周賦在位只有二十年,所以太乾年號只有二十年。

獨孤群一樣高壽,活到了隆昌二十一年,享年一百三十四歲。

袁楷朔活到了九十五歲,于泰德二十六年過世,身前培養、選拔了一大批腦洞奇大的科技怪才。

袁楷朔過世后就埋在軒禾書院專設墓地,沈云卿原本想給袁楷朔樹一個銅像,以紀念袁楷朔的科學精神和杰出貢獻,但是女帝一直沒同意,直到女帝駕崩后,才在第二年為袁楷朔樹立銅像,周賦追賜謚號“文巧”

劉仁舉在泰德二十一年周啟病危后,被內閣軟禁于皇宮天牢,泰德二十二年九月出獄,周啟念及其一生無過,將他調往鄭州出任鄭州別駕。

周啟駕崩后,劉仁舉上書請求守靈,女帝準奏,準其在南陵替周啟守靈,于太乾十年過世,享年八十一歲。

兄長劉文莫,生意上還算順利,后期做的很大,是第一批特許出海經營的錢莊,也是第一批特許開放授權的錢莊轉銀行,劉家的銀翔銀行延續了一百三十多年輝煌,最終也敵不過時代的大浪淘沙。

劉文莫于太乾十二年過世,享年八十五歲。

郝仁,泰德二十七年致仕,太乾二年過世,謚號“文寶”,賜楠木棺陰沉木槨。

根據其遺愿,葬于振州五指山附近。沈云卿提請女帝,為郝仁在鄭州、潮甌、羈縻、金戔寺各立銅像一尊,以紀念郝仁的功業,彰顯朝廷對其的褒獎,以供萬世瞻仰。

政務省大臣郭赟,泰德二十三年因為內閣垮臺致仕,泰德三十年過世,享年七十九歲。

教務省俯身楊召弦,泰德二十三年因為內閣垮臺致仕,太乾六年過世。

王曦照,泰德二十三年因為內閣垮臺致仕,后入奉賢閣參政,于太乾十一年過世,享年九十四歲,謚號“忠慮”。賜金絲楠木棺,陰沉木槨。

王研、王亨兄弟及其子嗣人才層出不窮,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陸爭,入奉賢閣,太乾六年過世,享年八十八歲,賜全套軍功章陪葬,女帝欽賜謚號“斌”,只一個字,其實是是“文武”兩個字。原因就是陸爭任上太滑頭,讓女帝不爽,所以死后也讓你不爽。

獨子陸勁,后期從事組建軍事通信與技術發展,官至軍務省外編尚書,隆昌十五年過世,享年九十一歲。

邱繼匡泰德二十五年致仕,官至軍務省大臣,奉賢閣閣老。太乾十二年過世,享年八十八,謚號“忠圣”,賜金絲楠木棺。

法務省大臣楊文煉,泰德二十三年內閣垮臺后致仕,太乾三年過世,享年八十五歲,謚號“律忠”,賜楠木棺。

鐘墨俞,太乾五年過世,享年八十七歲,謚號“海忠”,賜金絲楠木棺。

財務省大臣楚岳濤,泰德二十三年內閣垮臺后,泰德二十四年重組內閣,繼續出任財務省大臣,一直干到了太乾二年致仕。太乾十九年過世,享年八十九。

徐文進,陸爭、邱繼匡后出任軍務省大臣,致仕后入奉賢閣。

楚硯杰晚年經常活躍在軍界走動,楚家開設了楚家鏢局,招募退役禁軍、番軍工作,從事國內高級安保和海外安保任務,于太乾七年年過世,享年八十三歲,謚號“御乾”,賜金絲楠木棺,陰沉木槨,葬于女帝帝陵南側。

董達、錢沖、趙衷等人在密黨案后期先后退出一把手位置,進入奉賢閣,后期主要從事案卷梳理和編寫縱卷,總結經驗,繼續就密黨遺留問題進行善后。

惠貴妃段瑩玉,這位得重點說說,段瑩玉一直活到了太乾十一年,享年九十八歲。

段瑩玉生前女帝留了一道密旨,這件事誰也不知道,是隆元二十九年女帝下的圣旨,泰德十五年又給了段瑩玉一份密詔。

前后兩份密詔都說了一件事,就是女帝同意把惠文帝旁邊的皇后鳳穴轉讓給段瑩玉,女帝允許段瑩玉死后以皇后之禮入葬惠文帝皇陵。

直到這時沈云卿才明白,當年段瑩玉死活不讓他出海去烏茲曼,后來突然三百六十度轉性,原來是女帝答應出讓皇后穴位,讓段瑩玉死后也能安享陰間的尊榮。

不過后來安葬段瑩玉棺槨,打開惠文帝帝陵的時候,那就有些寒磣了。

由于惠文帝被毒死的時候國力衰微,經濟凋敝,所以當時的陪葬品只能用寒酸磕磣來形容,惠文帝的棺木也沒做處理,倉促準備的柏木棺,七十多年后再次打開地宮,已經出現嚴重問題。

而段瑩玉入葬的時候是風光大葬,女帝臨終前特許段瑩玉違規使用金絲楠木棺,陰沉木槨,純銀槨套,光各種黃金、白銀、鉑金、珠寶首飾就有九噸,陪葬的銀錠達到了八百九十萬兩,金錠一百五十七萬兩,銅錢五百萬貫,陪葬之豐厚,除女帝一人外,乃歷代君王所不及,用富可敵國形容也不為過。

關于段家后來的發展,反正沈家吃肉,段家總能喝湯。

高鴻從相位退下之后,入奉賢閣為閣老,后期主要從事人才選拔和考察廉政風紀。于隆昌元年過世,享年九十三歲。謚號“仁睿”

歐陽羽卸任金戔寺職務后,入奉賢閣,晚年主要陪伴女帝身邊。于隆昌二年過世,享年九十五歲。

二人獨子高名勛官至宰相,輔佐周賦兩代人。

王素琴,終身未婚,于泰德二十六年周啟駕崩后,逐漸淡出視野,經常往來于神都和南陵之間,替女帝秘密準備身后事。直到太乾八年女帝過世后,王素琴遷居南陵,為女帝守靈。

于隆昌十七年過世,葬于女帝皇陵南側正門預留墓穴,這處墓穴是女帝專門為王素琴預留的穴位,特賜金絲楠木棺厚葬。

陳謙、陳理、楊賢良、楊賢禮四人桃李滿天下,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棟梁,成為一代科學技術的領軍人物。

楚惠兒,隆昌十五年過世,享年九十五,全國致哀,謚號“盛隆玉圣皇太后”,賜金絲楠棺,陰沉木槨,白銀槨套,后葬于女帝南陵西側,陪葬品無數,忽喇各族奉其為“大天后”。

歐陽龍菲,于隆昌二年過世,享年九十一。獨子沈燁是個能生的主,與蘇芳、蘇蕓二人生養了九雙兒女。

周雪琳活到了九十八,于隆昌九年過世,中期經常和段瑩玉等貴婦在一起搓麻將,因由于沈云卿早逝,沖擊很大,晚年罹患有輕度老年癡呆,

獨孤玥,因沈云卿早逝,后郁郁寡歡無疾而終,于隆昌元年過世,享年九十。

著作有《天方萬世談》與《地算綱》兩本書。

高若萱,太后、太皇太后,于隆昌八年過世,享年九十八歲,謚號“慈母德圣太皇太后”

太上皇周晟,于隆昌三年駕崩,廟號“孝仁德圣宗”,與高若萱通葬于南陵孝仁陵。

受到女帝公孫蕓惠影響,周晟之后實行薄葬,陪葬品將以當世科技為主,周晟將是岐帝國最后一位厚葬之君。但即便如此,周晟的陪葬相較于女帝,還不夠一個零頭,充其量只與段瑩玉相當。

許茹柔榮升皇太妃后,后半生專注于為許家和外孫謀財富。許茹柔活到了隆昌十五年,享年九十三歲,與周晟、高若萱同穴。

長子周賦在女帝駕崩之后,大刀闊斧改革經濟,發展工業科技,土地、官僚、資本問題得到解決。

少塾由五年改為六年,本土實行九年義務教育,首都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各都護與行省實行六年義務教育。

在沈云卿建議下,太乾十年發行第一套紙幣,貴金屬將分階段退出現貨流通。

已經發行的貴金屬貨幣允許繼續流通,朝廷也不回收,朝廷只對流通中磨損的貴金屬進行回收和補充,但不再繼續向市場補充額外貴金屬幣。

至于銅錢,依然繼續流通,在紙幣徹底取代銅幣之前,銅幣法定效率與紙幣等同。

不過后來也發現許多問題,雖然紙幣推出了與銅幣等額面值的貨幣,但是老百姓還是喜歡銅幣,尤其是大額銅幣。

因為大額銅幣的交易率低,老百姓更喜歡儲蓄大額銅幣,更多使用中小面額銅幣。

因此不久之后形成了一種奇怪現象,就是大額貨幣都用銅幣,中小面額貨幣大都用紙幣和銅幣同時存在使用,雖然給交易流通帶來了一些不便,但是隨著技術進步,也逐漸適應了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

周賦于太乾二十年,七十歲宣布退位,由長子周寧基繼任皇位。退位后的周賦更多專注于打擊腐敗貪污,開始布局經營皇室產業和沈云卿移交的產業,通過皇室與國有產業平衡經濟發展。

皇后長孫諾姌晉位皇后之后,下半輩子就干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帶兒孫,第二件事給家鄉天山謀發展,第三件事不得不說引發了一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運動。

長孫諾姌后半生從事女權運動,拉著太后高若萱,帝君公孫蕓惠,歐陽羽、段瑩玉、沈璐,在國內掀起聲勢浩大的女性運動,一時間搞得全國上下雞飛狗跳五十年,而且還大大促進了打擊腐敗和貪污受賄。

長孫悠然官至理事大夫,正三品,軒禾翻譯院執院,擔任周賦的私人翻譯,晚年主要從事書籍出版和各族語言的修編整理匯編工作。

家將全橫晚年喜歡游山玩水,最遠坐游輪去了一趟啟夕城游歷,于太乾九年過世,享年九十一歲,全家后代出了不少將才和棟梁。

魏王周樞于太乾七年去世,享年八十九歲。魏王周樞平叛之戰結束后,在關中帶兵駐扎了五年。周樞后期專注于機械化作戰理論研究,晚年卻突然莫名其妙喜歡看書。

承王趙元,晚年王位傳給兒子趙安寧后,遷居神都安享晚年,眾多臘婆頭人也遷居神都養老。

承王趙元于太乾十九年過世,享年八十八歲,謚號“忠仁”,賜金絲楠木棺,紅木槨,葬于女帝陵寢南側,墓碑面南。

昆吾國王瑪瑁孜在泰德二十九年退位,前往神都養老,一直活到了太乾九年。

同期來岐養老的各國國王、貴族不計其數,既是來養老,也是來見識學習岐帝國先進技術、文化、理念、政治,截止到周博韜登基,共計有十三個國王,一百五十多個大小貴族、頭人葬在女帝陵寢南邊專門開辟的百王陵。

商人呼延秦活到了太乾五年,享年八十三歲,這一年呼延家已經是庫兀圖中最大的生意人,安國公慕容幽正也得巴結這位。

關于沈云卿……

沈云卿晚年受當年刺殺和蒸汽燙傷后遺癥影響,于太乾十八年病逝,享年八十八歲。

沈云卿晚年主要干了六件大事,一是推行新土地政策,完成官制、行政轄區改革,完善了宰相制度,設立了宰相、內相、外相。

二是利用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洛戰爭,從洛倫薩手中買下了中美洲和南美洲東北東南沿海。

第二次反洛戰爭失敗后,歐洲相繼發動了三次反洛戰爭,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但洛倫薩經濟因為戰爭全面崩潰,不得不向岐帝國借款,而沈云卿與陸云彭、關歆岳、胡班等人商議后,迫使洛倫薩出賣殖民地換取資金。

通過第三、第四、第五次反洛戰爭,岐帝國買下了全部中美洲土地與南美洲北部、東部、南部沿海,總計花費支出三億七千萬兩白銀,。

不過這筆錢,也就相當于當年岐帝國白銀三年多的工業化開采量。而國庫里,還秘密囤積著七八萬噸的白銀,財務省的老爺們七十年前愁錢不夠花,七十年后愁銀子太多花不掉,這次總算是有了一個花錢的地方,怎么算怎么值。

誰都清楚知道地底下何止有一萬四千八百噸白銀,就是翻一百倍,一千倍都不止。

朝廷得到中美洲、南美洲土地后,在沈云卿推動下迅速開始解放運動。

截止到沈云卿過世當年,帝國在北昆侖有岐民五百二十五萬人,忽喇族四十六萬,庫兀圖族七十八萬,肅汝族二十萬,北胡七萬、北狄八萬,十六個大州郡,四十五個縣郡,二一百三十五個鎮縣,要塞十七處。

大概泰德二十七年開始,朝廷擁有更多的螺旋槳船、明輪船,開始更大規模的人口遷出計劃,每年分兩批,每批九萬人,一年十八萬人,向北昆侖遷徙人口,二十年間移民與繁育、歸化人口七百二十萬,歸附大小原住民部落四十八個,歸附原住民人口一千六百三十五萬。

太乾十四年,在沈云卿建議下,朝廷在菰洲招募組建黑岐軍,在北昆侖組建昆侖軍,向歐洲殖民地部落輸入武器彈藥裝備。

第三件事重新規范期貨市場,開設股票市場,進一步在國內擴大工業規模,開禁更多的行業、設備,助推經濟深化發展,除少部分專利與技術外,沈云卿分批放棄二十五萬件各種專利與技術權。

第四件事打擊貪污腐敗行賄受賄與惡性案件,對權貴、封爵進行強力約束,推動出臺約束勛貴的法案,并對原有的封爵體制和規定進行細化和微調。

第五件事是抑制經濟過熱,適當降低經濟增長率,等等周邊國家發展,然后等國外市場和基礎設施建立后,再做調整。

從泰德十三年算起,其帝國勵精圖治工業化五六十載,官僚、土地、社會、教育、體制,以及阻擋發展的資本集團都被改革,空前激發出社會與老百姓的積極性,密黨鏟除后的五六年,經濟進入高速發展,各地的工業如雨后春筍一般遍地開花,各行各業全面發展,經濟隱隱出現過熱問題。

尤其是朝廷正在推動適當城市化與在農村化,一定會造成金融過熱與房地產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適當調控,避免出現新的經濟問題。

同時國外周邊國家工業尚不發達,國內工業品出口需求不旺,也有必要調整國內發展,提高經濟的發展質量,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發展數量,并對國有成分經濟進行二次的改革,防止朝廷國有生產力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最后一件事也是上至皇帝勛貴,下至平頭百姓關注五十多年的沈家去留問題,誰也沒有想到,開創輝煌六十余載的沈家,最后會終結在開創者沈云卿手中。

沈云卿于太乾十五年秋,自感命不長久,遂做出最終決定,分批拆分沈家,部分產業劃歸國有,部分劃歸皇室,沈家子女只掌握高級化工、高級制藥、核心機械、電子技術研發、軒禾總院及附屬學校、軒禾醫院及附屬醫院、沈家博物館,百通利商號、百通利銀行、海通封地的產業、商業店鋪、地塊、海運業務和船隊。

沈云卿的現金資產一分為八:

第一份大約五百七十五萬兩黃金,約合230噸黃金,一億五千七百五十萬兩白銀,約合6300噸,三十七萬五千兩鉑金,約合15噸,存入金戔寺國有銀行,用于存本取息,設立沈家家主金池,至于如何處置,由沈家家主決定,如要提取本金,必須皇室與內閣同意。

第二份出資兩億貫銅錢,存入農戔寺總號,設立歸化基金會,每年所得利息的百分之六十,用于無償的海外國土的教育、基建、設施、經濟、農業發展。利息的百分之四十,用于產業投資,收益納入本金繼續運營,防止經濟發展貨幣增發,本金金池貶值縮水。

第三份出資三億貫銅錢,存入工戔寺總號,成立沈云卿科學基金會,設立軒禾科學獎項,每年所得利息百分之七十用于科學研究與杰出科學工作者評選獎勵。百分之三十用于投資新技術產業,所得收益納入本金金池。

第四份出資三千萬貫銅錢,存入商戔寺,成立沈家基金會,每年所得利息專門供養那些個不孝敗家子,如利息未被分配,則用于商業投資與運營,所得利益納入本金。該基金會五十年后生效,五十年內不予啟動。

沈云卿有生之年對子女孫輩教育極為重視,對他們了如指掌,各個都是人中龍鳳,都能干出一凡事業,還不至于兒賣爺田吃老本,但是重孫之后的后背就很難說。留下這個基金,就是作為敗家基金養著他們。

不過要領取這個基金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必須是直系五代之內,五代之外不納入基金保障,防止沈家后代遠房旁系過于龐大,吃垮基金造成麻煩。

基金的發放標準,個人與家庭收入低于全國百分之六十人口的平均收入,基本上保證中產偏上的安逸生活,想要指望著這筆基金大富大貴,那是做夢。而且但凡是有勞動能力,卻好吃懶做者,一律不在基金照應對象之內。

第五份出資一億五千萬貫銅錢,黃金八十五萬兩,白銀一千二百萬兩,作為沈家商業運作所需資金和準備金,交由沈律君打理。

其實泰德二十五年后,沈家的業務多數已經由沈律君打理,家底有多少,沈律君很清楚,以沈律君的能力,留一億五千萬貫絕對綽綽有余。

而且不用多久,以沈律君的能力,很快會賺的更多。

第六份給沈鳶、沈鴻蒙、沈璐、沈駿崇、沈燁每人各一千萬貫銅錢,黃金五萬兩,白銀一百萬兩,其中沈璐多給了兩千萬貫銅錢,因為她花錢太多。

所有錢款都存入國有金戔寺,沈云卿過世后十年內賬戶凍結,沒有非常事態,本金不予提取,十年后賬戶解凍,五年內本金不得提取,但是可以提取本金。

周雪琳、獨孤玥各給了三百萬貫銅錢,一萬兩黃金,十萬兩白銀,歐陽龍菲多給了一些,但她們不要,沈云卿還是給她們開立了戶頭,自己走后好隨時取用。

至于沈云卿保留的專利,所有這些專利都是定有開放時間,短則二十年,長則一百年,解禁期到后自動開禁。所有專利不得出售,專利所得資金,由沈家家主與家族基金協商決定。

第七份資金存入皇室內府金戔寺,也叫皇家金戔寺,金池兩億,設立教育基金,繼續推動科學教育和教育普及,所得利息的百分之六十用于資助少數民族學生、貧困生與品學兼優者,百分之四十用于實業投資,所得利潤納入金池繼續運作。

第八份出資八千萬貫銅錢,存入國有金戔寺,用于扶貧與助學。

以上現金財富全部分配后,剩余巨額資金具體數額沒有公開,全部悉數上繳給了周晟父子,據傳言這筆錢多達二十多億銅錢。

至此,沈云卿的傳奇一生就此落幕,同時迎來了新的黃金時代。

根據沈云卿臨終遺囑,死后葬于軒禾書院,不大操大辦,不設靈堂,不辦喪會,一切從簡,死后十五日再發訃告。

但周賦還是通過全國廣播,公告了死訊,降旗,全國致哀,停朝一月,追封蘭陵王,謚號“忠圣”。

消息傳至各國,各國紛紛遣使吊唁,圖曼塔國太后艾瑪麗親自掛帥出使吊唁,西斯法赫年事已高不便前來,但還是派遣了自己兒子出使吊唁。

時間進入隆昌年,周寧基登基稱帝,史稱隆昌帝,在位二十五年,后退位。

周寧基在位干了六件大事,一是本土人口突破十二億,帝國人口突破十四億,岐民就有十一億。

第二件事遵照沈云卿的政治方針,優先在北昆侖(北美)和菰洲西部(西非)發動反殖民與奴隸解放運動,大量輸出軍火武器,成功將歐洲殖民者趕出北美洲和西非。

同期隆昌十五年,北昆侖有岐民一千六百余萬,忽喇、肅汝、北狄、北胡、庫兀圖族約四百七十余萬,歸附原住民部落數以百計,歸附原住民人口約三千七百萬,菰洲北緯十五度以南全數納入岐帝國勢力范圍。

北昆侖解放后,為解決原住民之間的部落沖突,朝廷派遣使者出使各部落進行長期協商,能化解矛盾的化解,化解不了的采取三項措施,一是朝廷在北昆侖找地方,讓他們遷走安置,遠離對方部落。

后期在御史臺下設立天理寺,專司審理全球規模級滅絕屠殺案件,開始對歐洲進行歷史清算。

周寧基本來是不打算自己任內設立天理寺,還想再等等,把國內和海外領土經營好之后,交給下一任君王處理,屆時皇帝將退出執政,這個鍋可以讓內閣背。

但是周寧基任內歐洲爆發了大規模資本主義大革命,矛頭直指歧帝國。

五年之內,一連四國被推翻,七個國王被砍頭,兩個國王全連同貴族被全體槍決,而且還有周寧基的遠房外甥被彈了腦殼。

但這還不是最敏感的問題,國家利益面前,死個遠方混血外甥也不算什么事。

關鍵是行上臺的政府居然賴賬,這才是重點。

由于歐陸混戰和殖民地戰爭,西方諸國以皇室的名義,用國內稅收做擔保,向岐帝國借款,而后周家又向內閣與國庫擔保,從各大金戔寺借的錢。

截止到天理寺成立,周家擔保和國內各家錢莊、金戔寺借給歐洲的白銀總計超過六億五千萬兩,黃金一千二百多萬兩。

前政府被推翻后,新政府拒不承認借款條約,嚴重沖擊國內銀行和全球金融市場,由此引發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

造成國內和海外民間錢莊資金斷裂,一年之內超過六家百年大錢莊倒閉,一百五十六家中小錢莊破產,南亞七國國庫告急,向朝廷求援,朝廷被迫向民間錢莊注入資金,以維持市場資金流動性,但全球性經濟危機已經無法避免。

這還沒完,賴賬就賴賬吧,新政府上臺后,為將給自己尋找法理依據,在國內大肆發動排黃運動,逮捕并殺害了岐商四萬六千余人,搶劫財產不計其數。

這還不是最氣人的,最可恥的是那些資助發動革命,處決貴族的幕后推手,都是殖民地被趕回歐洲的奴隸販子、妓女販子、童妓販子、鴉片販子、雇傭軍、流氓和資本結社,還有走私販子、海盜、土匪,都是這些人在背后打著革命的幌子支持革命運動。

這幫子家伙都是從美洲被趕回的歐洲,對岐帝國恨之入骨,利用資本力量,大肆煽動社會對立,制造社會矛盾。

截止到兩美洲納入帝國版圖,一百五十年間粗略統計,直接被屠殺的原住民人口超過七千萬四百,間接死亡五千九百逾萬,黑奴直接死亡逾九千萬,約一億三千萬黑奴死于非洲與海上。

一百五十年間總計屠殺世界人口超過四億,占一百五十年前世界人口的百分之百分之六十五,其罪行遠超蒙古帝國造成的影響。

如果算上這些人口一百五十年間生息繁衍的后代,至少十五億人消亡。

是可忍孰不可忍,周寧基一怒之下籌建天理寺,同時發兵討伐,全球通緝,懸賞追殺這等厚顏無恥毫無人性,罪惡累累喪盡天良的敗類。

二是朝廷提供路費用、船只、安置費用、技能培訓配套、法律培訓等等,將部落整體分批遷往岐帝國本土安置安置,遷徙后的部落仍保留部落文化和習性,但是必須遵守《歸藩法》

三是由兩個部落之間由岐民定居隔離。

如果以上三個措施仍然不滿意,就只能采取強行軍事隔離措施,但盡可能避免使用武力。

關于《歸藩法》法,是在憲法之上,針對不同文明地區部落的文明指數情況制定的降級法律,你不能用工業社會的法律,取約束石器時代的部落,你也不可能用二十一世紀的動物保護法,去約束公元前的獵戶,所以就得有一部基本行得通,同時又便于管理不同文明指數的部落和地區。

第三件事是繼續利用歐洲內戰和昆侖解放運動,在南昆侖(南美洲)發動運動,迫使洛倫薩將南美洲與加勒比海其他土地賣給岐帝國,截止到周寧基退位,兩美洲土地盡數納入岐帝國版圖,岐帝國在南昆侖有人口約六百三十余萬人。

第四件事是利用歐洲內戰與反殖民戰爭,與圖曼塔和烏茲曼在菰洲(非洲)劃分了勢力范圍,三方設立硬邊界,但執行軟邊界管理,以方便動物和三國邊界游牧部族的遷徙和往來。

此時朝廷幾乎半個菰洲盡數納入岐帝國勢力范圍,數年后建立菰洲泛岐部落區,遣返美洲黑奴,繼續維持菰洲絕大多數地區的自然原生狀態,緩慢推動菰洲開花。同時在菰洲沿海發展城鎮,以利于長期經營菰洲。

半數以上黑岐軍逐步由武裝軍團,改組為武裝黑岐虎屯營(建設兵團),在菰洲各地修路架橋,屯墾開荒。并以黑岐虎屯營為平臺,展開教育活動,傳播文化和基本技能知識。

截止到周寧基退位,菰洲有岐民一千兩百二十余萬人,依附原住民部落數以千計,依附原住民超過四千萬。

周寧基后期天彌諸國北部向帝國稱藩屬,南部成為波茲津仆從國。

第五件事是周寧基任內結束了千百年來的朝議模式,改為會議協商辦公模式。

朝會只每月一號,每年正月十六和重大節日、外交活動舉行走場,每年的三月初九,沈云卿的誕辰設為“興元節”,意為中興元年之意。

朝殿和多數宮舍建筑閑置,多年后政務部門搬離皇宮,皇宮開始作為旅游景點,部分對外開放。

第六件事貫穿周寧基全部任期,先后發展組建了第一代、第二代重裝甲軍團,下水了第一代、第二代艘戰列艦、艘航空母艦,研制了第二代螺旋槳飛機,第一代噴氣式飛機,第二代潛艇,發展雷達。

再城市化,大量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成功研制出導彈,近、中、遠、洲際彈道導彈,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試爆第一枚原子彈,第一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等等等……

最后一件事是禁槍,由于國際安全需求,和反殖民、反奴隸運動,民間槍支泛濫嚴重,本土還好,主要是南北昆侖的東部地區,以及菰州西部地區,槍支保有量驚人。

因此首先在國內禁槍,然后逐步推廣至海外領土。

沈云卿死后第三十年,周寧基之子周博韜登基第八年,既沈云卿推動改革,岐帝國工業革命一百年整,周博韜為紀念沈云卿豐功偉績,在朝殿鑄女帝金像,百官銀像,沈云卿銅像于朝殿內殿,以供萬民敬仰。

女帝金像端坐在鸞臺龍椅上,沈云卿站在相位,歐陽羽、周晟、周啟、高鴻、林毅賢、張祥、王曦照、范勇等等等做出杰出貢獻者站于朝殿之上,接受百官銀像朝拜,以紀念隆元盛世奠基人。

同年,根據時代發展和沈云卿當年的政治安排,周博韜宣布皇帝退出執政,內閣改組,帝國進入君主議政時代。

此時的帝國已經建立起完善的經濟體系與技術教育體系,經濟成分不再是單一的私人或是國有,其中國有成分最復雜,也是沈云卿當年政治安排設計的全新框架。

以首相與政府為首的國家部門控制著相當數量的國有工廠、科研單位,主導部分技術研發。

以皇帝為首的經濟體,性質上雖然是皇帝私人財產,但是根據沈云卿的政治安排和法律邊界制約,皇帝經濟體系仍然是國有經濟性質,存在的主要目的和責任是維持社會發展穩定和民生需求。

同時皇室也掌握了相當數量的生產力與技術研發,與首相領導的政府生產力、技術可研形成兩條體系,從而既相對競爭,又相對整合。

防止國有生產力和科研一家獨大,導致墮落不思進取,引發國有資源滑坡問題。

而以沈氏為主的經濟體,與皇室保持特殊關系,亦國亦民,從而實現2+0.5的模式。

至于私人經濟成分,根據沈云卿的政治安排,國內為本土、海外、行省三塊,既本土私有經濟與科研,海外領土私有經濟與技術,行省私有經濟與技術,同時適當引入國外經濟成分,補充國內經濟的同時,讓國外經濟適當參與國內經濟競爭,有利于經濟的良性循環。

為防止內閣與岐軍反噬皇室,尤其是反噬皇室的財富和資產,皇室仍然保留一支二十五萬人的重裝機械化禁軍,七萬余人的空軍,兩萬余人的海軍,直隸皇帝管轄,財政由軍務省與金戔寺、國庫、皇室四方承擔。

周博韜終結皇帝集權制后,文官集團一開始還挺開心的,但開心了沒多久,就開心不起來了。

文官們發現一個棘手問題,就是以前辦事干砸了,可以把屎盆子扣在皇帝頭上,最后史書上留下一筆皇帝的黑料,而且皇帝這個屎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質量有保證,終生有效期,不死不退休,屎盆子扣多少,都是看文官的心情和筆墨。

反正國家帶歪了,都是皇帝的責任。

但現在皇帝退出執政,不問政后,首相接管內政外交四五年后發現,萬人之上一呼百應的至高權力的感覺是很不錯,但是其他人總把屎盆子扣自己頭上,在史書上寫自己的黑段子,這個滋味很難受。

于是內閣多次提請周博韜問政,都被周博韜“理財繁忙,無心國政”為由給拒絕了。

但是內閣的困難皇帝總不能不回應,畢竟內閣是皇帝的臉面和遮羞布,不幫是不行的。

于是周博韜按當年沈云卿留下的“錦囊”向內閣提議,首相與內閣實行任期制,首相與內閣任期六年,屆滿之后內閣暫時解散,由皇帝組建臨時內閣代理托管國務。

新內閣成員由皇帝、卸任內閣,現任省、部、司官員提名內閣名額的百分之六十,全國大會提名百分之二十五,海外提名百分之十五,首相班子由內閣協商產生,并給予皇帝與太子永久內閣成員身份。

多年后,沈云卿在軒和書院的墓地逐漸成為開放旅游景點,被全國民眾追捧奉為財神,于是民間又開始流傳“沈財神”的雅號,甚至編出了一籮筐的小說和秘史。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晉王周椿,周賦親政后,周椿封為晉王,但是周椿卻一天到晚喜歡修長生,跟著獨孤老父子倆,學醫一直學了隆昌二十一年,獨孤群過世,這一年周椿七十七歲,但這還只是開始。

周椿一直活到了一百七十八歲,歷經公孫蕓惠、周啟、周賦、周寧基、周博韜、周文呈六代帝王,從蒸汽時代,一直活到了智能社會。

創立“常樂堂”,傳授養生長壽秘訣,信眾無數,居然一百五十六歲這年還寶刀未老,得了一個兒子,小兒子和大兒子年齡居然差了一百三十多歲,堪稱時代奇跡。

其死后葬于南陵女帝陵北側,追封常樂太上皇。

……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鸡西市| 闵行区| 铜山县| 乌拉特后旗| 临沭县| 辽源市| 泾阳县| 祁阳县| 余干县| 景宁| 上思县| 和硕县| 九台市| 荣昌县| 松桃| 任丘市| 无锡市| 襄汾县| 尉氏县| 涿州市| 乐亭县| 桐庐县| 开鲁县| 辽源市| 汉中市| 通化市| 绥德县| 措勤县| 濮阳县| 阿拉善盟| 新竹县| 兴国县| 南溪县| 关岭| 萍乡市| 福海县| 沙湾县| 敦化市| 高密市|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