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鏢頭一行有九個人,為何押鏢隊伍有二十人?
因為其余的十一人,是太子府里的侍衛。這些侍衛,早脫去侍衛衣裳,換上了公子華服,站在了押鏢隊里。
羅成桓看了一眼王鏢頭。王鏢頭,因為目的地不同,只能把鏢隊分成兩隊。
一隊由王鏢頭帶領,王青,大張鏢,小林鏢,還有穿華服的六個人,你們十個人為一隊。
其余的人,由我羅某帶領,梁鏢,劉鏢,孟鏢,張鏢,小徐鏢,還有四個穿華服的人,我們組成一鏢隊伍。我羅某想呀,這也是最佳分工了
然后,羅成桓問王鏢頭:“王鏢頭。你看,這樣分鏢隊,你覺得如何?”
王鏢頭雙手抱拳,點點頭,說道:“羅爺,羅管家,一切聽您的。這樣分,很好,很好啊。”
羅成桓點點頭,抬高了聲音說道:“這些貨,都是貴重的寶貝,也是當今太子的最愛。如果這些貨,沒有到達目的地。我想,各位鏢友,即便是傾家蕩產,咱們都賠不起。所以,就是賠上所有人的性命,包括我羅某,咱們也叫這些貨,不能丟失。所以,這趟走鏢,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羅成桓舉起了右手,握成拳頭,又說道:“怎么樣?各位有信心嗎?我想聽到你們的回答。”
這些人都舉起了右手,握成拳頭,異口同聲的回答道:“有信心,保證走鏢成功,保證太子的貨物,安全到達目的地。”
王鏢頭的鏢隊,押著四輛馬車的貨物,率先走出了太子府,朝西邊方向而去。
過了一會兒,羅成桓的鏢對,押著六輛馬車的貨物,走出了太子府,朝東邊方向而去。
王青的鏢隊,押的是四馬車高粱。這些貨物的目的地,是忻州。
羅成桓的鏢隊,押的是六馬車黃金。這些黃金,都是太子收賄賂所得。這些黃金,也含著沈家葉送給太子和皇后的禮金。
太子擔心這些黃金,放在太子府里,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因而,他和皇后商量,盡早的把它們運走,以免引起大禍。
所謂的大禍,就是罷免太子,皇后會被打入冷宮。罷免。打入,這是多么可怕的事,叫人天崩地裂!
羅成桓的鏢隊,往東緩緩走去。他們頭上都帶著斗笠,臉上遮著面紗。這個隊伍前面是羅成桓,走在最后面的是安梁王。
睿文王的貼身侍衛劉可富,躲在太子府的對面,把兩隊馬車的情況,看了個清楚。
這個劉可富認為,鏢頭在哪個隊伍里,哪個隊伍里的貨物就貴重。何況往西的馬車,只有四輛,連鏢頭都跟著押鏢,這足以說明貨物足夠貴重。
劉可富把自己的手下,分成兩組。一組十八人,跟蹤西鏢隊。一組十二人,跟蹤東鏢隊。
東鏢隊,劉可富叫侍衛王洪元帶領,自己則帶領著西隊。
這個王洪元有點狡猾,他擔心太子不按常規行事。于是,他輕輕地對劉可富說:“劉總管。我擔心太子和羅成桓,這趟鏢呀,沒那么簡單。他們會不會逆向思維?東鏢貨物貴重,故意做成西鏢貴重,想來個掩人耳目。我想有這個可能喔。”
劉可富搖搖頭,說道:“咱王爺都說他是個草包,難道他會逆行想問題?”王洪元搖搖頭,嘟噥的說道:“草包?就算他是個草包,說不定草里藏著鋒劍。”
王洪元的嘟噥聲,被劉可富聽進了心里。他對王洪元道:“你的話不無道理,嗯,你去西邊吧。有事,派人回府通報睿文王。”王洪元答應著,他上了前面的第一輛馬車。
突然,劉可富朝西跑去,他跑過了兩輛馬車,跑到了王洪元的馬車旁,囑咐道:“王洪元。遇事多個心眼,這次跟蹤啊,不能出差錯。如果不,吃不上就兜著走。”
馬車里的王洪元點點頭,對劉可富說:“劉總管,放心吧。走了,走了。”三輛馬車朝西而行,追趕西鏢隊而去。
劉可富朝東走來,他上了第一輛馬車,對車夫說道:“老王。走吧,趕上前面的押鏢隊伍。”
太子走進了勤政殿,跪在了皇上面前,磕頭行禮,說道:“父皇。孩兒祝您,萬福金安。”皇上臉上沒有一點表情,有點冷冷的說道:“太子啊,你平身吧。”
太子立起身來,他問道:“父皇,您叫孩兒入宮,有事?”皇上招招手,說道:“太子,你過來坐下吧。父皇,沒有什么事,就是想找你說說話。你,你,過來坐下。”
太子走過去,在皇上一側的一個御墩上坐下來。皇上望著他,問道:“太子。前幾日,你去了陽都,有什么發現沒有?”
太子一聽,他的心里一驚:難道父皇有什么事?難道沈家葉送禮金?
太子臉上的一細微變化,被皇上捕捉到了。
太子笑了,回答道:“父皇,你指哪件事?”皇上一聽這話,有些生氣,慫他道:“哪件事?我又不是神仙,我的太子。嗯,當然是太守,那個沈太守。”
太子微微一愣,接著夸道:“喔。沈太守,那邊經濟發達,人們安居樂業。還有商賈云集,還有蠶絲業,紡織業,印染業,釀酒業,都發展的不錯。父皇,可以說是欣欣向榮。”
皇上站起身來,背著雙手,在勤政殿里來回踱步。他一句話沒有說,臉上有些怒氣沖沖。
這會兒,太子心里有些膽怯了。他急忙站起身來,問皇上:“父皇。孩兒不知,您指哪方面的事?”
皇上停住了腳步,他轉過身來問:“太子,我的太子啊,我梁國的太子,你母后,你這個太子,還有安梁王,你們去陽都做了什么?太子你,不清楚?”
太子離開幾案,走到父皇面前,趕緊跪下來。
我們在陽都,看了一次七巧節大賽。然后,我獨自一人考察了那邊的經濟,以及那里的風土人情。孩兒感覺沈太守,治理得井井有條,阡陌縱橫,水渠暢通,防洪防旱也做得好。
皇上彎下身來,繼續問:“太子,你說的,是真的嗎?真的嗎?”太子一聽皇上這樣問,臉上的汗水出來了。他沒有說話,只有點頭。
太子眼轉一轉,計上心來,他說道:“父皇,有一件事,孩兒,不知當講不當講?”
皇上點點頭,說道:“你只管講來,我會酌情處理。喔,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日夜晚,睿文王在青山上,他向沈家葉索賄一千兩黃金。當時,孩兒躲在大銀杏樹下,偷聽了二人的談話。一開始,我看見沈家葉在搖頭。
然后,睿文王有些生氣,他雙手掐著沈家葉的脖頸,怒氣沖沖,雙眼圓睜。
我聽見了睿文王的聲音:五百兩,多么?沈家葉,不要敬酒不吃,去吃罰酒。我會在皇上面前告你的,你賄賂皇后三千兩黃金,哼哼,哼哼,賄賂太子一千兩黃金。怎么樣?我心狠手辣,陽都太守,你的官位還能穩嗎?
太子預感大事不好,睿文王在父皇面前攻擊自己。于是,他心生一計,在皇上面前誣告睿文王索賄。
皇上的心里一驚:太子,睿文王,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如果問那個沈家葉,他會說真話嗎?他是狡猾狡猾的,這事,還不能交給御察院辦理。
皇上想到這里,說道:“太子,你起來吧。”太子立起身來。皇上又說:“喔。太子,你寫一封在陽都的考察信,我看看沈太守,他有哪些作為。然后,把陽都的閃光點,在全國推廣開來。”
太子點了點頭。父皇,孩兒回去,今夜就把它趕出來。
皇上微微笑,點點頭。嗯。那你回府去吧。還有,太子,你記住父皇的兩句話。
第一句是太子強,則梁國強。第二句是太子智,則梁國智。
太子跪下了來,磕頭行禮,說道:“祝父皇萬福金安。父皇的話,孩兒記住了。”皇上點點頭,說道:“這兩句話,你要明白它們的意思。嗯,太子,起來退下吧。”
太子立起身來,轉身走出大殿。他走下臺階,進了轎子。他有些悶悶不樂:父皇,今夜,他怎么了?他什么意思?喔,陽都考察信,該怎么下筆寫呀!
皇上雙眉緊鎖,他嘴里喊道:“李大監,你進來。”李大監急忙走進來,他彎腰問道:“皇上。有事,您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