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兩個小時的討論下,女媧大首領如往常一樣力排眾議,為自己居住的這座山峰取名為玉山,也正式把周常的族人歸類到人類的范圍之中。
各個部族對女媧大首領這種強行安排很不高興,可是一聽到自己種族不需要加派人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玉礦石,大家也悄然漏出笑容。
如果妥協能得到豐厚的回報,那么妥協也是一種幸福
隨著族人的越來越多,周常憑借自己和卯兔、酉雞三人是遠遠管理不完的,這近兩千人的隊伍,一天比一天膨脹,今天剛剛制定的規矩,明天就得重新規定。
雖然說族人越多越麻煩,周常卻樂此不疲,就拿現在近兩千人的隊伍來說,有六百男人被派往挖取玉礦,石鏟石錘雖然工作能力低下,只要有足夠的勞力還是可以大獲豐收的。
剩下的人除了一千女人還有二百男人,二百男人就是狩獵的主力,六百多女人負責捕魚,三百多女人負責種植,所種植的莊稼,就是麥子,是酉雞千里迢迢從波斯高原以西偷來的。
酉雞當時是在夜風高的時候出去的,剛剛好是周常去營區外入廁,就問酉雞偷偷摸摸的想干什么,酉雞也只是笑著,不肯多說什么,到后來周常問急了,酉雞才老老實實交待,去火蛇部落搶兩袋玉屑。
酉雞對周常嘟著嘴說:“這些天隨著周常的族人一天比一天增加的厲害,原本充足的食物,現在也變得短缺了,剛剛開始每個人都能吃上烤肉、煮肉片混合一點野薺菜來煮,個個管飽。
現在倒好,每個人吃的飯都逐漸減少,原先每人能分上一條二斤重獸肉,變成能分一斤,到現在一個人才能分巴掌大。”
周常聽完也是鼻子一酸,自己帶領族人打獵是沒有一點經驗的,想多挖幾個陷阱,也只能在玉山的東邊挖陷阱,別的地方周常去走一趟都要遭受白眼,更何況還要在人家地盤上動土。
上個月周常在玉山的南方進行狩獵,女媧大首領自留地就在那里,在周常的心中,女媧大首領是最講道理的人,周常挖陷阱挖的也很從容。
剛剛挖出幾個小型陷阱,就遇到冰蛇族人的圍截,看冰蛇族人氣勢洶洶的樣子,周常帶來的族人都嚇的要趕緊要跑路,周常卻安慰沒事情的,至少冰蛇族人要比寅虎、申猴講道理些。
周常高估了自己的地位,二百多號人首蛇身的冰蛇族人對周常是一頓猛打,一直把周常打的臉青鼻腫才停手,打完之后還對周常振振有詞的說,私人財產神圣而不可侵犯。
周常有理說不清,只能帶著身后的數百族人哪里來的回哪里去!
眼見族人越來越多,食物卻越來越少,本身周常、卯兔、酉雞三人在玉山東部有塊自留地,廣袤的自留地里動物也是有很多的,可是再多的動物也架不住每天增加的人口。
最讓人悲痛的是,動物也有安全認識,眼見玉山東部時不時的丟失同胞,他們也有危機意識,每一次無論是野山羊移動,還是野鹿從旁邊啃食青草,都只是遠遠的路過,任憑玉山東部水草豐美,人家就是不看一下。
食草動物不來,食肉動物總來吧,曾經來了一群狼,有十來只的模樣,周常還沒有出動,狼群就立馬撒丫子跑了。
狼是狡猾奸詐的,看到比自己數量要多的猛獸,從來不會硬拼的,想從它們身上討便宜,真的很困難。
最幸福的一次是陷阱里掉入一頭巨熊,那獠牙長在唇外,看著真的很嚇人,那熊雖不是短面熊,卻個頭很大,站起來足足有三米多,巨大無比的熊掌,一巴掌就能拍死一個人。
周常楞楞的看著眾人,希望有一個勇士可以去陷阱里把巨熊抬上來,可是看到恐怖的巨熊,大家你推我、我推你,愣是沒有人愿意去。
最后巨熊在陷阱挪不動,也晃不動,身上又被尖刺的木頭扎出一個大洞,血不停的往外冒,周常等人就算沒有去抓它,這只巨熊也只在陷阱里齜牙咧嘴半天,最后巨熊血流干的時候,終于成為周常的盤中餐。
周常擺弄著臉盤大的熊掌,不知道從那里下手,這以前壓根就見不到的食材,如今躺在自己面前,自己卻不能提煉出它的美味,真是超級的悲哀。
除了那次收獲一只大狗熊以外,就再也沒有得到像樣的食物,連只兔子都沒有。
食物來源最豐富的就是魚,周常帶頭教人編制的羅網,羅網是用大量的韌性的藤蔓編制而來的,不過網眼太大了,只能抓大魚,小魚會直接從網眼鉆過去。
就算河流里的魚是挺多得,也經不起周常帶領的這個族群消耗。從六天前開始每天抓的魚一次比一次少,眼看就要把魚抓盡了,周常只能郁悶的站在河邊發呆。
卯兔知道周常不容易,千把口人的食物消耗,是要急死人的,就和酉雞商量。
兩個人商量很久后,就想起尼羅河畔無尾猿的主要食物,尼羅河畔的人,總會在洪水泛濫時期退走高處,待洪水退走后,會在河邊留下一堆挺豐厚的淤泥。
這些淤泥是種植農作物的好材料。火蛇族統治下的人類,會在洪水泛濫退走后,在淤泥上散播一種玉碎屑一樣的東西,這種玉碎屑一樣的東西,春天一粒種子播種下去以后,到秋天就可以收獲十倍以上的種子。
酉雞趁現在春天還沒有走遠,就想去火蛇部族那里搶一點種子回來,到時候播種下去會收獲豐收,火蛇部族的無尾猿就是靠這個玉屑種子養活了上百萬人。
莫然聽到酉雞的打算,也沒有攔截下去的必要,只是依依不舍的對酉雞說了一聲:“保重自己的身體,別和火蛇一族打起來。”
僅僅五天功夫過去,酉雞就帶來了二袋上百斤的糧食種子,周常打開獸皮袋觀看,發現酉雞帶來的居然是麥子,盡管麥粒非常細長,也沒有幾千年后麥粒肥美,周常還是一眼就認出這是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