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造紙術改良
書名: 大夢一千四五百年作者名: 御魚于漁本章字數: 2553字更新時間: 2019-09-28 21:44:03
李承乾要做的,自然就是造紙術的改良,不然,皇家用的可是硬黃紙,名貴之極,就算李承乾,要是敢用硬黃紙折上一千只紙鶴,那不說別人,魏征那個老小子肯定會帶頭參李承乾一本,而李承乾要改良的,就是竹紙,竹紙也是有歷史的,有的歷史學家認為竹紙是晉時期發現的,然而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晉時期并沒有能力將那么硬的竹子造成柔軟的紙張,所以更多的歷史學家認為竹紙是唐以后出現的。而李承乾來到這個年代發現目前確實沒有竹紙這種東西。
技術上是沒什么問題,竹紙在二十一世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制造竹紙的技術已經作為景點給游客介紹了,本來這些東西李承乾早就忘記了,畢竟竹紙這種東西在二十一世紀只能作為景點給人看了,但是這次穿越讓李承乾把前世的一幕一幕都印在了腦海里,技術不是問題,李承乾將竹紙的制造方法寫在紙上,在芒種前后登山砍竹,截斷五七尺長,在塘水中浸漚一百天,加工錘洗以后,脫去粗殼和青皮再用石灰化汁涂漿,放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歇火一日,取出竹料用清水漂洗,更用草木灰漿過,再入釜上蒸煮,用灰水淋下,這樣十多天,自然臭爛,取出入臼,再制造漿紙。這不是李承乾寫的,這是《天工開物》中的記載,不過《天工開物》李承乾沒看過,只是在景點里有介紹,李承乾將這個方法略加改編,變成了這個時代的言語,拿給春竹,讓春竹去找匠人制作,而這次跟春竹一起去的,還有東宮左衛率。
這次的造紙術畢竟與以往那些小發明不同,這次是無中生有的創新型發明,說通俗點,以前自己做的那些改造型發明,意義不大,只是讓有錢人更舒服,普通百姓他也用不起,但是造紙術是能改變國運的東西,即便是李世民都會無比重視,造紙術發展起來,書就能普及,寒門學子能讀的起書,那科舉就真正能成為選拔人才的渠道了,而寒門的崛起,必然對氏族造成致命打擊,而李世民這種千古一帝,自然不希望在自己統治的國家里出現連皇家都不服的存在,比如當下的五姓七宗,李世民那是如鯁在喉。所以這次的造紙術搞出來之后,在讓李世民知道之前,必須嚴加保密,所以這次的工匠,都必須被嚴格控制,而太子左衛率就是負責控制造紙工匠的!萬幸也是大不幸這個封建年代太苦了,很多人肯為了自己的家人孩子過上好日子而選擇犧牲自己,李承乾只需要許上幾十畝良田給其家人,再加上一個太子衛率的低等軍官之位給其長子,便足以讓這些匠人去死,何況只是暫時不能見家人,在李承乾的計劃中,造紙術并不怕被別人偷學,民間流傳的書越多,反而更利于李唐江山的統治,更利于李世民削弱氏族的權利!所以這些匠人在日后是可以恢復自由的,而且還可能作為第一批接觸造紙術的人提高自己的地位。
解決完這些小事,兩個嚴峻的問題擺在李承乾面前,其一,那就是如何向李世民解釋這個造紙術的來歷,李世民可不是一個好大喜功會被好消息沖昏頭腦的皇帝,如果不能解釋清楚這個造紙術的來歷,恐怕麻煩不會小。其二,以現在的技術,能真正把造紙術成熟起來,恐怕至少得半年時間,而長孫皇后的壽誕可等不了這么久。
不過一天時間,春竹已經將千紙鶴的折法教給太子東宮中另外十幾個宮女,那個年代的女人自小學習女紅,本就手巧,很快也就學會了,但是李承乾還不能提供足夠的紙張,難道熱氣球放千紙鶴的要計劃落空了?
李承乾甩了甩頭,不去想這些,先把熱氣球做好,實在不行,只能放棄千紙鶴計劃,熱氣球這個東西并不是特別難,只不過是大號的孔明燈,相傳是諸葛孔明發明的,是孔明被司馬懿圍困平陽無法求援,而后算好風向,做出孔明燈,系上求救信息,姑且不論這個傳說的真假,孔明燈確實是在貞觀已經有了,所以李承乾也沒費什么功夫就把原理給工匠說明白了,只不過工匠們實在無法相信人能被這玩意帶著上天,當然了,太子殿下已經講得這么清楚,那做是一定要做出來的。
三日之后,李承乾要的制作煙花的東西已經送到了東宮,至于比例還需要慢慢嘗試,當然不能是黃金配比的黑火藥,不然在母后壽宴炸死了人,非得被父皇扒了皮不可,畢竟李世民可是想大赦天下以此慶祝,當然,被長孫皇后攔了下來,這個消息沒傳出宮去,不然早就被魏征吵破了天,但是作為太子,李承乾還是知道這個消息的,也是李世民有意無意的透露給李承乾的,就是告訴李承乾,你老子我很重視你母后壽宴這個事兒,你辦的不漂亮,有你好受的!
又過了七日,上午,李承乾終于把火藥配出來了,到了下午的時候,春竹又帶來了好消息,紙,造出來了,這個消息砸的李承乾是頭暈目眩,難道真有主角光環?竹紙哪有十日造出來的道理?又不是現代機械工業的催化,位面之子附體了?李承乾拿過春竹帶來的紙,摸了摸,略顯粗糙,但韌性還行,折千紙鶴是夠得,又提筆寫了寫字,這才看出端倪,這紙寫字可是完全不行,這墨一沾到紙上迅速化開了。李承乾眉頭緊鎖,這紙可不行,難道自己給出的竹紙制造方法有問題?但是時間對不上啊,李承乾趕緊讓春竹喚來大匠。誰知那大匠早已在門口恭候,一聽宣,立馬跑著進了東宮。
“草民梁民叩見太子殿下。”
“免禮,梁大匠為國做工,對得起你良民之名,”李承乾照例先捧上一捧,而這個純真的梁民同志照例激動的哭上一哭。
“梁大匠,這紙可是你制出來的?”
“回太子殿下,正是草民。”
“這紙是如何做出的?按孤所給的竹紙造紙之法,恐怕沒那么快能造出來吧。”
“回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吩咐的竹紙造紙術已經在進行中,草民看了太子殿下的造紙術,頓有醍醐灌頂之感,以草為原料,又結合了當下的造紙術,借用了一些將作監的半成品才能如此快的造出這紙,這便急忙呈給太子殿下。”
李承乾心想,合著弄來弄去是個失敗品,這是跟造紙錢那哥們走的一個路子,傳說喪葬的紙錢,就是一個造紙造失敗的,眼看賠得傾家蕩產,之后配合他爹演了出戲,他爹裝作去世,而后又復生,對外便說是這紙是地府的錢,用這錢買通了關系才還陽,不過那個紙比當下這個紙還要差些,這個紙好歹柔韌性過關,雖然不能寫字,但是還有其他用處,比如代替某些棍棍,想起來就屁股痛。
“那梁大匠,這紙的造價比之前如何啊!”李承乾關心的還是紙的造價,如果低的不多,那不能書寫,用來擦屁股還是會挨打的!
“回太子殿下話,原來的紙張造價是當前這紙張的足足二十倍!”
二十倍,聽得李承乾眼前一亮!這個價格對于普通人家還不算低,但是畢竟是太子,這個價格,還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滴。。。。。頓時自菊部傳來了陣陣舒爽,東宮太子殿下,自此可以正式拋棄廁籌,進入廁紙時代,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