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曉至河洛地,聽篇奇俠傳
- 神探南懷杰
- 趙曉展
- 7838字
- 2020-06-04 08:39:19
第四十二章:曉至河洛地,聽篇奇俠傳
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不識眼
長空破曉清風徐,一壺濁酒洗醉臉
豪邁凄清真隱士,不拘小節多笑言
世人求你只求貪,世人忘恩只嫌煩
向來人們喜歡拜神卻從不拜鬼,如神鬼真存在于世,人人皆會化作鬼。拜神無非是一種恐懼,怕得罪神,怕神會懲罰自個,過得不好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疾病纏身,那就是生不如鬼。可人喜歡裝神弄鬼,裝神弄鬼是為了私己之利,有了私己之利便會過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有點病去看好大夫抓好藥。裝神弄鬼之后良心遭受譴責便會拜神,奉上香油錢奉上最好聽的贊美詩祈禱寬恕,這是不是一種巴結奉承?佛是神,心存魔,心拜佛,心中的魔與佛共存且相互友好,沒有魔便無需佛,沒有佛與神便沒了恐懼的枷鎖,世間人人皆是心魔。儒家孔子是圣人,圣人便是信仰之神,基督信仰的上帝是神,佛家信仰的佛是神。神收納供品只聽美言,只寬恕懺悔卻不阻攔罪惡,神的心里是否也駐守著一只魔?
約素應該是見到了鬼也見到了神,被鬼拉走在鬼門關外晃一圈,因剛請來觀音鬼不敢收,便又放了回來。起碼她自個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昏迷五天后醒來了。至于自個遭遇了什么,她剛要說便全身哆嗦起來。主持無相看此情景已猜到了什么,忍耐不住克制了十幾年的暴脾氣,一巴掌拍下,一張八仙桌桌面爆裂,桌腿也震斷了兩根,啪嗒一聲倒在地上。眾人無不吃了一驚,誰也沒有料到一向閉關在屋內吃齋念佛的師太,竟有如此功力,也有如此憤怒的大脾氣。官差們也不敢再問,識相的退了出去。僅剩下初祖庵的師徒們,你瞧我我瞧你有言不敢語。無相一聲不啃的坐在床沿旁想著事情,越想心越亂。房內是有些資歷的師姐們,呼吸不敢大聲,房外的小尼姑們時不時伸長脖子挺著頭打探屋內情景。
無相雖是初祖庵住持,但年齡卻不是最長的,上面還有十來位師姐。六年前上一任住持在圓寂時,打破憑資論輩的傳統,學著河洛宋家舉賢能者當家,無相便毫無懸念的勝出。這時一位師太無物走進來,看一眼約素嘆了口氣,道:“主持,永慈庵、永泰寺與齊云塔的三位主持都來了。是不是二十年前的那樁案子還在延續,或風水輪轉又到了這一劫。”
無相這半天也是沉思前事,苦笑一下,道:“阿彌陀佛,師姐所慮的也是我所憂慮的,我佛慈悲,好生之德在行走時總會遇到魔,對魔的慈便是對善者的惡。她們三位來的正是時候,不來我倒要去找她們。”
無相便起身,用濕毛巾再次擦了擦約素的面孔,道:“留兩位與約素較要好的,其余人都撤了吧。”說完便與無物一道去婆娑院會客廳。
無相一走,眾位小尼姑們竊竊私語的開始議論,向一位年齡稍大些的師姐請教道:“師姐,師傅說風水輪流二十年前的事情又來一劫,二十年前到底有怎樣的一件事?”
這位師姐本欲張口,隨即一想道:“別亂打聽,小心用木魚攪你的舌根子。二十年前我才多大啊,哪還記得!散了吧,別打擾約素師妹的休養。”
眾人走后,約素睜開了眼睛,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望著屋頂,空洞洞的眼神癡癡的發愣。聽到木門門軸轉動,便又閉上了眼睛,只是淚水被擠了出來。
會客廳內有十來位比丘尼已坐立不安的等待著,分別是永慈庵的主持永樂,永泰寺的主持永仁,齊云塔的主持云瑞,以及各主持身后的兩位小尼跟班。眾比丘尼們見無相到了,便坐了下來。
無相坐上主人位,環視一周,與眾主持示意招呼。
三位主持先送上節哀順變的慰問,無相不怎么領情似的沒有回應,而是直接入正題,無相道:“無色的死與約素的遭遇與我脫不開關系,是我太大意,讓兩位一個體弱一個天真的徒弟去洛城辦法式。未料到竟會有如此遭遇,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齊云塔主持云瑞道:“阿彌陀佛,每個人皆有劫難,扛過去的是與生有緣,扛不過去的是與亡有緣。生死有命,一副臭皮囊而已,早消逝早去西方極樂世界。”
永泰寺主持永仁道:“那就請云瑞主持一馬當先去當頭陣,反正早死亡早解脫早進入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人命關天,佛緣講究因果也講究報應。毒害我同門的惡魔應得惡報,惡報早不來就會有更多的善人遭殃,我們施善的同時也要除惡。況且遭殃的是我們的同門,于公于私都要齊心協力早除惡魔。”
永慈庵永樂主持是主持行列中年齡最小者,相貌也是最佳者,打小在尼姑庵長大,可謂苗紅根正的佛家弟子,雙手合十阿彌陀佛語氣溫柔道:“在尋到約素的當天,我想到了二十年前的一宗案子,也想到一個人,便休書一封托人快馬連夜送去,相信他的到來所有事情便可迎刃而解。”
無相問道:“永樂師妹如此有信心,不知請的是何方神圣?”
永樂道:“二十年前幫我們河洛地帶破獲葬花案的異教徒,南懷仁。”
永泰寺永仁與齊云塔云瑞兩位主持聽到名字后,眉頭一皺抿嘴一笑帶著異樣的心情瞅向無相。無相嘴角一甜隨即面孔出怒意,道:“永樂師妹寫的信,你們瞅我干嘛!”
三位主持淺笑而不語,無相瞪了一眼永樂,道:“永樂師妹向來想的周全,也很會利用各種暇機,只是南懷仁現已貴為天子科學老師,而非二十年前的那位仗義游俠。再說,歲月無情,拔高了樹木,也催老了面容。永樂師妹也已不再是二十年前的佳麗比丘尼。他是不會來的。”
永樂笑了笑,道:“初祖庵的油燈是不是加錯燈油倒進去醋了。我請他肯定不來,如若無相師姐請就不好說了,如若我們四位主持都請,他還會推脫嗎?那封書信中雖落名是我,但所寫卻是初祖庵的事無相師姐的事。憑洛城官府那點能耐,阿彌陀佛,佛祖都會嫌棄他們的無能。”
永慈庵永樂主持法號永樂,的的確確性格也是整天樂呵,說話也是這種腔調,經常讓香客捧腹哈哈大笑,讓同門哭笑不得。
眾人聞聲呵呵一笑,無相沒有發怒面孔淡定如水,慈眉和睦的嘆了口氣,想了想道:“他不會坐視不理,但他絕不會再回這里。”
永樂道:“二十年前的他四十出頭,二十年后的他已過花甲,沒人稀罕他來,來了爬不動山路還得派個人來攙扶著,再扭住個胳膊腿的更麻煩。”
眾人又是哈哈一笑,無相也抿嘴笑了笑,道了聲阿彌陀佛。
永樂繼續道:“這老南懷不來,這小南懷肯定是要來的,南懷仁當年的那個小書童,現已是名滿京城的神探。大大小小的案子到他手上就能破,聞名全國的白綾案、皇宴案,都是在他破獲的招牌案件。名師出高徒,這智商和能力決不會在南懷仁之下,說不準還青出于藍勝于藍。長的也不錯,和當年南懷仁有的一拼且是兩種味道。也是,畢竟南懷仁是個大個子藍眼睛的大洋人。”
無相聽出了端倪,便道:“這么說你是見到了這位南懷仁,而且還很賞識。記得二十年前你遇到南懷仁時可是偷跑出寺,給予戒規面壁思過七天。”
永仁與云瑞互看一眼笑而不語的抬起眼皮瞧了瞧二人。
永樂面孔微微一紅,沒有回頭便對身后站著的兩位小尼姑半兇半嚴的道:“笑什么笑,不許笑。”身后的兩個眉清目秀很是機靈樣的小尼姑趕緊蹦住了嘴,又加上一把手,生怕噴出來。
無相冷笑一聲,不再言語。
齊云塔云瑞主持是里面最低調的一位,向來話不多,一副嚴厲的面孔平時很難擠出笑容,但寺規嚴明賞罰分明,把寺院管理的井井有條,僧人們在她面前很是規矩,這幾年寺院人數上香客數量上在河洛地帶超過了永泰寺,直追初祖庵,寺廟的圍墻東西北三向擴充,甚有取代初祖庵成為河洛地帶的第一大廟之勢。她向來說一不二雷厲風行不留情面,又傳出齊云塔向外放出的高利貸那是數目驚人,所以同門背后都說她是一位披著僧袍的女魔。云瑞現雙手捧十道:“竟然這南懷仁的徒弟已經到了,就請來與大家見識一下,已解緣分下的故人所思,也可把就駐扎在寺院門前的洛城官差頭頭請來,共同推討下案情。如若真是二十年前的葬花案重現,我們大家可真得小心謹慎為妙。畢竟西天太遠,佛祖只施天下之恩德,無法顧及到個人。”
永泰寺永仁道:“想想二十年前那段提心吊膽的日子,當真是惡魔在人間,阿彌陀佛。二十年后雖案情十分相似,但惡魔已在二十年前在洛城當眾歸西,這是否僅是一種機緣巧合!”
齊云塔云瑞主持道:“阿敏陀佛,世間一切皆因因果,二十年前是因果,二十年后是因果,如此,二十年前的葬花案南懷仁破了,二十年后的葬花案他的徒弟來了。二十年前的葬花案是從洛城內發案延綿到咱們尼姑庵,且無一幸免。二十年后葬花案卻始發于永泰寺的后山,受害的是無相主持的愛徒,因因果果皆有定數。永樂師妹,既然你已經見到南懷仁的徒弟,想必已經到了這里,速速請來,止火勢于苗頭是最好,以免人心惶惶。”
永泰寺永仁道:“是啊,永樂師妹,無相師姐,咱得快些止住這事,這些天俺永泰寺的香客明顯減少,如若謠言滿天飛,女施主誰還敢來河洛之地的山野間燒香拜佛。阿彌陀佛,這不是有違于佛祖善念的傳播。”
永慈庵永樂道:“今日黎明破曉時刻,南懷仁的徒弟南懷杰公子與一位賈秀才已趕到,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的從京城趕來的,車馬勞頓想必途中吃了些苦頭,貧僧不忍便將二人舍榻在我們永慈庵的兩間上等廂房。今早送餐時還有鼾聲,便未打擾。”
無相道:“向來永樂師妹都是很會體貼入微照顧人的人,難怪在寺院內上上下下都能打成一片,整天樂呵的不曉得世間還有愁滋味。如此甚好,現已經日上三竿,想必二位也早已醒來,如不嫌棄就請二位來敝舍喝點粗茶吧。”
永樂道:“無相師姐的醋茶我們都在喝,就是醋放的有點多了。好吧,你倆小跑去回寺,將南懷杰公子賈秀才請到這兒來,嘗嘗初祖庵的淡淡醋茶。”
永樂身后的兩個小尼姑抿嘴一樂呵的笑出聲來,快步小跑的出去了,其余之人都曉得永樂主持的性情,樂呵一笑不放心上。無相翻了個白眼哼了一聲,也是無奈的笑了笑。
不大會兒方才跑出去的兩位小尼姑樂呵呵的跑了回來,永樂主持道:“怎么,這么就回來了,是飛回咱永慈庵的嗎?”
一位道:“差不多吧,人未到心已到,所以,剛出初祖庵就在廟門口遇到了南懷公子,他在和田鋪頭查案呢。”
無相道:“你怎么也認識這位南懷公子?”
另一位小尼姑笑道:“他太好認了,今個一到俺們永慈庵,見過他的都就認識他了。戴著一副黑色眼鏡,穿著黑色大皮靴,搖著一把白色大扇子,說話就挑眉毛。”
無相哼了一聲,永樂瞧徒兒不將無相放在眼里似的,心中一樂呵,趕緊圓上道:“有其師必有其徒,你倆不學我好的凈學我差的,后面站著去。”
兩位小尼姑偷偷伸伸舌頭,站到永樂背后不再吱聲。
南懷杰、賈秀才與洛城衙門田鋪頭在無物的帶領下進來了。
十來位老尼少尼的目光齊刷刷的落到南懷杰身上。無相嘆了口氣,好似種種往事又重回心頭,手里搓著念珠讓心神寧靜下來。
永泰寺永仁主持上下打探一番,皺了皺眉毛,心道:長的倒是英俊,裝束打扮卻有些怪異,趕不上二十年前南懷仁的穩重與成熟,這案子請他有點懸。
齊云塔云瑞主持很是仔細的側目查看了一番,笑了笑道:“家師身體可好,承蒙二十年前南懷仁大哥相助,才偵破一件懸案,葬花案。給河洛地帶子民一安生,這二十年來南懷仁的名字還在民間流傳。”
南懷杰與賈秀才聽得一主持如此高評自個老師,相看一眼甚是欣慰。賈秀才道:“家師也很是掛念故人,所以才催發我倆速速來此。現在一切安好,在當今圣上身邊做科學老師,身居其位很是不便,有我二人為家師代勞。”
無相道:“阿彌陀佛,如此甚好,在下是這里的主持無相,當年家師為了護貧僧,右腿挨了一刀,傷到骨頭,不知到了陰雨天是否還會發痛。”
南懷仁與賈秀才知道南懷仁右腿上有一道道疤,倒是頭一次聽說這事,很是端詳的打量一番面前主持。瞧其現今模樣,可以肯定推斷放在二十年前定是位絕頂美人,南懷杰懂得南懷仁的性情,不乏風流,中間多多少少定有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南懷杰與賈秀才向無相深深一拜,笑道:“他老當益壯,現在還像頭牛,那點傷不礙事。”
無相噗嗤一笑,笑的眼中含淚,便用袖口掩了掩,念了句阿彌陀佛不再說話。南懷杰與賈秀才看在眼里,心里咯噔一下,甚是感動!
南懷杰摘下墨鏡便向眾位師太鞠躬,而后道:“弟子南懷杰,拜見各位師傅,老師向來看重緣分,這里定有他心中掛念之處。弟子雖不才,定當全力以赴。”
眾人點了點頭,心里多了點對南懷杰穩重的認識。
身邊的田鋪頭是洛城太守田永慕之子,名叫田顏志,正值當年有副想作為之態。其妹田榮是宋家少主宋浩明的未婚妻,因宋浩明也牽連到本案,故田鋪頭看在準妹夫的份上也是格外賣力。都是一個圈里混的人,對京城內的南懷杰也是早有耳聞,今日一見,言談舉止不比自個的準妹夫差,有些自慚形穢,對其多了份仰慕。
田顏志道:“在下田顏志,洛城衙門鋪頭,聽老伙計們講,這件案子和二十年前的一件牽連到咱河洛四家尼姑庵的葬花案很是相像。二十年前在下尚小,家父也是十年前才調任河洛地帶。煩請高僧師傅識破紅塵,不加隱晦如實相告,以利于早日偵破。”
無相與云瑞、永仁、永樂四位主持相互望了一眼,各自微微一思,彼此點了點頭,對各自身后的小尼姑們揮了揮手示意到門外去。小尼姑們走后,南懷杰、賈秀才與田顏志入座,屋內平靜了下來。
南懷杰掃視一眼四位師太,便從椅子上站起來,踱步來到客廳中央位置,扇骨敲了敲手,笑道:“二十年前永樂師傅應該到了豆蔻年華妙齡少女年齡,應該很清楚的記得這葬花案的事。永樂師傅是爽快之人,心直口快為人開朗,就由永樂師傅來講吧,三位師傅可做補充。”
永樂皺了皺,開懷的樂呵道:“你這點絕對學到了南懷仁大哥的精髓,夸人不沾糖卻甜到心里面去。二十年前我那是什么豆蔻年華,已是過二十小三十的老尼姑了,現在更是老的像快四十歲的人。”
眾人呵呵一笑,氣氛活躍了很多。
永樂靜了靜,用手搓了搓頭頂,又靜默了一陣子,陷入回憶中,而后微笑了下道:“那一年的春天河洛地帶很是美麗,花兒蝶兒都是彩色的,就連水里的魚也是彩色的,彩色的陽光彩色的山川彩色的河谷,寺廟前的油菜花蜜蜂嗡嗡叫。那一年沒有三藩之亂,也沒有流民逃荒。看似美好的歲月卻突發了一場災難,災難過后偷偷潤釀了一個魔鬼,魔鬼還化身為一位好人,讓人防不勝防,甚至至今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他就是那位惡魔,或說打內心深處不愿意去相信他就是那位惡魔!
那一年的春天這里來了一位放蜂人,是位老人,雖說風頭篝面邋里邋遢,但樣子可愛可親逢人便會說笑兩句,也喜愛孩子,經常把蜂蜜分給孩子們吃,很愛喝酒,喝完酒之后說的話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細品一下很是好笑。河洛地帶的人們對一副樂呵樣的他印象深刻,親切的稱呼他為蜂老頭,而后就將養蜂的蜂老頭改稱為瘋瘋癲癲的瘋老頭。一個春天下來混熟了,夏天來到,百花凋謝蜂蜜也已賣光,大家都以為這位瘋老頭會趕著他的大馬車回家去。誰知道一場大雨也讓洛水竟也無情,在兩天兩夜的大雨傾盆后,洛水泛濫,淹沒了洛城,淹沒了農田,填滿了溝溝壑壑。好在水來的快瀉的也快,兩天后就隨洛水東流匯海而去。好在沒有淹死幾個人,朝廷發來了救災糧,也沒有餓死幾個人。大水瀉后沒幾天,真的災難才尾隨而至防不勝防。
大水瀉后河洛地帶的人們突發一種疾病,瘧疾。很多人是上吐下瀉,不幾天便面黃肌瘦,而后如枯樹一般無情的死掉。蒼蠅亂飛,老鼠亂竄,病情蔓延的趨勢很快,人人自危,官府無奈,就連官家人也自身難保。朝廷派來的庸醫來了要嘛趕緊逃掉,不逃的十有八九會被傳染。這時,住在破廟里躲水災的瘋老頭已花光了銀子,也有人說他把蜂蜜賣完就去賭了,輸光了銀子。沒有銀子就沒了酒,便瘋瘋癲癲的來街上討酒喝,并在大街上吆喝道:誰若送他酒喝,他就幫誰治病,保證藥到病除。朝廷派來的醫官都束手無策,誰會相信一個瘋老頭。但病急亂投醫,還真有人喊住瘋老頭為家人治這瘧疾病,瘋老頭是猖狂的哈哈一笑,先喝足了酒,拿起來人家的縫衣針往人家身上是亂扎一番,而后竟然提起毛筆開方子,字體龍飛鳳舞很是飄逸豪邁,這當真是驚呆了眾人。方子很簡單,寫到黃連野菊煮水喝,到后山挖一種青蒿的草藥,像羊吃草一樣每日吃三頓,吃七日。
因針扎下去病人有回光返照的療效,大筆一揮的寫出的字體也有副大師風范,病急亂投醫的人還真虛心實意的照做了,兩三天下來病人竟能起床了。這一下傳遍了河洛地帶,也震驚了河洛地帶,僅僅一個夜晚,記得在永慈庵推開門的一瞬間,望見那座破廟成了萬人去敬拜的神廟,如長龍一般的人群盤著山間小道上,見首不見尾。
這瘋老頭坐地起價,只喝好酒不喝爛酒,且好酒不得重樣,一時間是喝足了酒喝足了癮,而后揮筆寫下三方,三方是輕癥、重癥與將死之人。三方拿去后應驗效果良好,但藥方上的藥物河洛地帶瞬間被搶,存藥的藥鋪價格翻了十來倍不止,后山上更是草藥皆無。洛城府上便印制藥方上報朝廷以求援供,朝廷竟說這是妖道的妖方不予理睬,實則是朝廷面對那年全國陸續爆發的水災已無暇照顧河洛一帶,救災糧一發百姓以對朝廷感恩戴德無怨言了。洛城百姓又來破廟前肯求其他便宜的藥方,這瘋老頭竟然哈哈一笑,說道,天下醫道無非就是相生相克,金有很多種,木有很多種,水有很多種,火有很多種,土也有很多種。這都是天地之道相互平衡的,所為天災便是上天罰世之災,全醫治好了便是有違天命會遭天譴。沒藥了就想別的辦法去吧。
眾人看不成,就投其所好拿出最大的誠意來,洛城太守派人拜訪百家酒館收集百樣好酒,親自送來,各式各樣都是陳釀。瘋老頭哈哈一笑道:有違天命就有違天命吧,救人一命是好事,求萬人命可不是好事,但老天待我也不公,公不公的以后再講,先喝了酒再說。酒收下后,又出三種藥方,藥方不再針對病情,而是針對人群。有十六歲以下一方,青年一方,身懷六甲的重癥孕婦一方。別人問三方中怎么沒有中年與老年。
瘋老頭道,中年力壯不會有事,有事的是力不壯者,中年若病怏怏的治好了也是病怏怏的等于沒治。老年已過花甲,六十年的循環轉了一群,也該騰地方了,不治也罷。
有人又問,怎么身懷六甲的重癥孕婦不是藥方,而是針灸。
瘋老頭罵了他們一頓蠢之后道,身懷六甲重癥之人經不起猛藥的穿腸灌肚,病即使好了里面的嬰兒不殘也廢,所以到我這來用針灸治療。
眾人欲要再求,這瘋老頭頭一扭手一揮,抱住酒瓶關門進屋了。眾人無奈便回去了,依照新方抓藥。
再過一天一覺醒來,這破廟的門口竟還真的抬上來幾位身懷六甲的孕婦。
瘋老頭竟慌了,擺著手搖著頭哆嗦著身子道,不治不治,昨天都是廢話都是醉話,不能醫治。眾人急了,問究竟是何原因。
瘋老頭道,開方子那是你們自個去取藥去挖藥,藥乃天地之靈氣,藥到病除不是我的功效,是天地的功效。針灸不同,針灸是順暢經脈驅趕病魔,是人為的作用。上天讓你三更死,我卻阻攔著不放,這是有違天命。天地之間有一桿秤,失去平衡就是作惡,作惡必遭天譴。我不干我不干!
他的妙論搞的眾人是哭笑不得,最后一人笑道,說改天奉上一壺珍藏了五十年的杜康酒,瘋老頭為之一動,這人又笑道,你治好一只羊再殺死一只豬不就世間平衡了,不就不遭天譴了。
瘋老頭聞言后,想了一陣子,而后興高采烈的跳了起來,叫道,終于有酒喝了。便從孕婦里挑出兩位真病危的,其余的全趕了下去。而后在余下的十來天里,這瘋老頭共用針灸醫治了十八位懷六甲的孕婦。而后就失蹤了。
第二年的春天他又來了,還是趕著大馬車來養蜂放蜂,還是那個樣子,嬉皮笑臉半瘋半癲的整天樂呵。起先到街上眾人見他都送他酒喝,漸漸的就少了,再后來就沒有了,再后來大家都躲著他走。喝完酒后他就笑罵,說河洛之地人心不古,斗米養恩擔米養仇。有天他又輸光了銀子,便瘋癲的去洛城府上借錢,被趕了出來。這瘋老頭就大罵說什么忘恩負義,說什么太守依照他的藥方囤積藥材賺黑心錢。太守聽不下去了,竟然公布他罪狀,說是他妖言惑眾不給壯年老年治病,等于害死了一撥人,診治病危孕婦期間臨陣脫逃,又害死了一撥人,兩罪并罰打了二十大板。皮開肉綻之后扔到大街上動彈不得,有人惋惜有人心疼有人搖頭嘆息,卻無一人來攙扶。
還聽說當時這瘋老頭哈哈一笑,瞬間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瘋老頭仰天長嘯道,終于遭受天譴了,而后朝天下跪,說會還給老天,而后磕了三個響頭,瞬間天又晴朗了!”
永樂講到這便停下了,喝了杯水潤潤嗓子。
賈秀才道:“接下來,河洛地帶便出現了惡魔,演繹了一場葬花案。”
永樂點了點頭,繼續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