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云日記32:求人不如求己
- 星云大師
- 1037字
- 2019-10-30 13:18:47
十一月 四日 星期五
由花東地區各佛光分會主辦,花蓮市立文化中心、東凈寺、慈善寺、宏華寺、靈佑寺、四維高中協辦的佛學講座,今起一連兩天,由我主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上午七時,由臺北出發往花蓮,九時抵宜蘭雷音寺早餐。
雷音寺位于宜蘭北門,是一座百年古剎(建于清道光年間),我于一九五三年,應邀前來駐錫,現在慈愛幼稚園的校地,以前是個池塘。雷音寺講堂是在一九五五年落成,并請章嘉活佛剪彩,當時還轟動全省(因是佛教界第一個講堂)。也因有這個講堂,帶動佛教歌詠隊、弘法隊,而使青年學佛者大增,進而開拓廣播弘法、學校講經、監獄布教等活動。可是如今一看,講堂怎么這么小?時代不同,硬體建筑不變,變的是我們的視野胸量。
昔時的兒童班小朋友,現都已為人父母,也有很多信徒是祖父或祖母級的老菩薩,然而他們對佛菩薩的信仰、對常住的忠心、對我的恭敬,四十年如一日,是佛光山最元老的信徒。
期勉今年才剛調來雷音寺服務的年輕徒眾,公余之暇,要將開山以來的人、事、物因緣背景及信徒歷史,用心了解;一個人要能鑒往知來,沒有歷史觀念者,如斬斷的河水,如何成就?為策勵自己免于懈怠,師兄弟間要成立進修讀書會,充實自己的學識,在學業、道業、事業各方面都要有所增長。任何事業,非一個人可以完成,而是要靠大家集體創作來完成。同事間不管彼此個性、脾氣如何,最要緊的是要相處得“和諧”,這也是團體間每一分子應該做到的。
晚七時三十分,宋楚瑜先生和鐘榮吉先生,先后到達花蓮市文化中心,他們的出現,信眾都給予熱烈掌聲。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要,而整個《般若心經》重點就在于“可以”兩個字,有了“般若”就——
可以照見五蘊皆空
可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以波羅蜜多
可以如虛空無染
可以色即是空
可以建設菩提薩埵
可以空即是色
可以照見萬法俱寂
可以觀自在
可以安住于忍力
可以度一切苦厄
可以讓眾生得度
可以心無罣礙
可以身心精通
可以不生不滅
可以不著外相
可以不垢不凈
可以辨別是非邪正
可以不增不減
可以不為輪回所溺
可以無有恐怖
可以令眾生解脫
可以遠離顛倒夢想
可以無量無邊
可以得解脫涅槃道
可以攝一切智慧
可以到達彼岸
可以舍一切觀
可以令智者歡喜
可以得諸法實相
可以議論心皆滅
可以滅一切言語
可以除無量重罪
可以無分別
可以清凈心常一
可以得清涼
可以諸惡莫作
可以無壞相
可以眾善奉行
可以無所來無所去
可以自凈其意
可以無戲無文字
可以成佛
承信徒王廷棟、顏雪鳳夫婦好意,將他們在花蓮的房子讓出來給我和隨行的徒眾安單(他們則住到親戚家去),感念這份供養,特書寫數字與其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