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河鮮大餐
- 快穿之桃源富家妻
- 噠噠總是肥
- 1914字
- 2020-10-14 00:00:00
食為先和棠月閣的裝修都差不多了,林海的手藝非常的不錯,得了林叔的真傳。本人也非常的好學,常常舉一反三。
但是最讓趙子衿吃驚的是,林叔的女兒,林月娘。
那一手算盤,比趙子衿都厲害,三兩下就把賬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長得白凈好看,待人處事也非常的有手段,才到棠月閣才半個月,原來一團亂的棠月閣被管理得井井有條,趙子衿看了都自嘆不如。
有這個能人,趙子佩和陶曜直接當甩手掌柜,把棠月閣扔給了月娘,一個跟著范錦溪去作坊看白玉膏的看生產情況,一個跟著趙子衿在外面做市場調查。
以四海碼頭為核心而組建的四海快運也有了眉目,顧玄青和趙子衿兩個人都忙得飛起,白天時時兩個人打個照面就各自去忙。
州府別院跟靈秀山莊不同,陶曜和趙子佩自然是不能跟趙子衿睡在一起的,畢竟別院里人多口雜。所以趙子衿和宋之初睡一個院子,幾個女眷睡一個院子。
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顧玄青都會到趙子衿的房間來,只有這個時候兩人才能好好地說說話,但是往往說不到兩句趙子衿就開始打瞌睡。
顧玄青也感受到陶曜的敵視了,他給趙子衿一說,趙子衿差點笑彎了腰:“你一天不把你那嫂子的事搞清楚,桃子那邊一天都不會放松對你的敵視和警惕。而且你連桃子都搞不定的話,我妹那關你更加過不了。”
幾位大人都很頭禿啊,搞定正主還不行,還有好幾個大小姨子等著呢,當然這也是后話了。
趙子衿忙得腳不沾地,終于確定了食為先的定位,做河鮮酒家。
番禺內有河涌縱橫交錯,外有三江匯流入海,水產資源豐富。
海鮮已然端上了富人的餐桌,但是河鮮卻少有人吃,有錢人家嫌棄河鮮有股泥味不夠鮮甜,窮人嫌河鮮處理起來麻煩又吃不飽,這就便宜了趙子衿了。
食為先開業在即,她安排大家到別院試菜,正好圓了之前對范老爺的承諾,吃新鮮的玩意。
還是蟛蜞,不過是已經開始產卵的蟛蜞。二十斤的蟛蜞只洗出八兩左右的蟛蜞籽,加了酒姜汁和重鹽蒸熟,蒸熟后的蟛蜞籽呈棕紅色,質地綿軟,有奇香。
趙子衿只取了兩勺,剩下放入壇中密封冷藏。
蟛蜞籽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禮云子。跟禮云子搭配的食材要清淡才能突出它的鮮,豆腐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豆腐切塊,滾過禮云子,使禮云子附著在豆腐上面,然后上蒸鍋猛火清蒸。
那些被取了籽的蟛蜞和蟛蜞公,趙子衿也不浪費。
趙子衿拿來石臼,把蟛蜞仔細搗爛后放到紗布里把蟛蜞汁擠出來,冰鎮,榨出汁液的蟛蜞肉吊清湯后用紗布過濾。
蟛蜞肉吊的湯鮮味十足,煮到半開不開的狀態下勺入冰鎮過的蟛蜞漿。冰鎮過的蟛蜞漿下鍋不容易分散,蟹肉蛋白在遇熱后凝固,煮熟后在湯中浮起。上桌前撒上一小把的蔥花增香提鮮,蟛蜞豆腐就成了。
接下來就是處理河蚌了,上一次的河蚌趙子衿還沒來得及吃,就因為開蚌的時候被刮了一下,受傷了,可憐的河蚌就被顧玄青給扔了。
趙子衿先把尖刀插入河蚌的縫內,小心地沿著縫割了一圈,然后用力一撬就把河蚌給弄開了。
趙子衿滿心歡喜的打開第一個河蚌,心中默念一聲,有珍珠。然而,結果是讓人失望的。連開了六個,六個都沒有珍珠,趙子衿為自己的酋氣齜了齜嘴,繼續處理河蚌肉去。
六個河蚌肉已經全部被林海處理好拆了下來,趙子衿先把蚌肉切成小塊,水里放點酒汆水去腥,分成兩份,
一份加入蒜末姜末等調味料調味,再加一把在路邊隨手摘得紫蘇葉,拌勻放進洗干凈的蚌殼里腌制一會,等鍋里的水開了之后,直接蒸制就行。
另一份鍋上燒熱油,把蚌肉放進去爆炒直到干身之后加水煮沸,加入白胡椒姜片雞肉的配料倒進去小火燜煮。
一大盆河蝦,大大小小的都有。把大的和小的一一挑開開,竟然大的比小的多,
那大的就分成兩份,一份直接清蒸河蝦,一份做個清蒸鮮蝦馬蹄肉餅吧,小的就做成爆炒河蝦,下酒最好。
趙子衿做好蝦肉餅的時候,水也開了,把肉餅,鮮蝦,河蚌一起放進鍋里一鍋蒸了。
看著那條十幾斤的鯇魚,趙子衿有點犯難。幸好林海是一個有經驗的廚師,幫趙子衿把難題給解決了。
一條大鯇魚可以做到很多的吃法,鑒于趙子衿準備很多不同的菜,林海決定一魚五吃。
魚身最肥厚的地方片成薄片,配合蔥白絲,仔姜絲,蕎頭等材料做成魚膾。
魚皮飛水汆熟定型,切粗絲,加上趙子衿秘制的辣醬油做成涼拌魚皮。
剩下的魚肉打成魚蓉,拌入少量的面粉,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起膠,再放入布袋在熱水中擠出魚線,再加入清湯,撒上一小把蔥花就成了一碗鮮美的清湯魚線面。
剔除的魚骨酥炸,魚頭魚尾加豆豉蒸制。
肉菜那么多,不能夠沒有青菜啊。
起鍋炒一個油燜茭白,說起這茭白還是趙子衿去買菜的時候在一個小攤上發現的,還挺貴。不過一顆顆肉大肥厚的,用油燜最好吃了。
米飯自然是趙子衿拿手的香菇臘肉燜飯,再清炒兩個時蔬,最后趙子衿順手用南瓜做了一個桂花南瓜羹和紅糖南瓜丸子。
趙子衿拿著鍋鏟,走出廚房門,插著腰氣沉丹田,大喊了一句:“開飯啦!”聲音大到,在花廳聊天喝茶等吃飯的范家人都給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