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章 鑄清閣四賢聚首

  • 黃君
  • 云里的夢
  • 3184字
  • 2019-10-30 12:00:00

這一日辰時,陽光明媚,波光粼粼。

在王宮之中,一片湖水之上,矗立著一座十分雅致的樓閣。

此刻,正有四人站在這閣樓之上欣賞湖中景色,顯得頗為悠然自得。

這時,其中一人說道:“此樓建于湖中,立于樓上,仿佛乘船置身于波光之上,欲隨波光搖晃,卻又穩如泰山,真是有趣,有趣的很吶。”

另一人也說道:“都說‘申不戰’者,不好權謀,專好這世間山水,今日一見,方知在下所聞非虛啊。”

申不戰聽有人提起自己,轉身看去,便拱手笑道:“原來是來自圣山的‘祭智’兄,在下有禮了。”

見申不戰正在和祭智客套,又有一人微皺眉頭,臉色略顯嚴肅地說道:“所謂仁者樂(yào)山,智者樂(yào)水,后尚王于湖心建此閣樓,以湖水圍樓,實為以此閣樓比做自己,希望后土智者皆為他所用,以此閣樓度之,后尚王其志不小啊!”

今日聚于此閣樓中的有四人,見其他三人都有些自己的言論,最后一人也說道:“‘法嚴’兄言之有理,自后尚王親政以來,所推行之舉措皆有打破常規之意,破常而立新者,乃開創之主也。后尚王于湖心不建亭臺,而是建這兩層閣樓,無非是有抬舉我等智謀之士之意,其志雖不小,然而,后尚王對我等之誠意亦不小啊。”

聽了二人對這閣樓的看法,申不戰有些玩味的說道:“法嚴、馳通二位解釋的好啊,聚水筑樓是為顯其雄心,于二樓空中接見智者,是去濁以取清顯其誠意,看似禮賢下士,實則是為鑄就王者宏圖偉業,妙,實在是妙,看來后尚王真不容小視啊。我看此閣樓應該名為‘鑄雄閣’最為貼切,諸位以為如何啊?”

“哈哈哈,諸位見笑了,寡人尚幼,又豈敢在‘后土四賢’面前班門弄斧,筑此閣樓實為真心求教于后土賢達,諸位切莫多想,來,請入席。”

說話的正是剛下了朝就在宮女太監簇擁下來到此地的黃尚,今日黃尚特地請來了近幾年在后土領域聲名鵲起的四位飽學賢達之士,并相約于此閣樓討論后土大義。

這四人近些年在后土領域影響很大,其思想影響了許許多多文人學者,并受到極大的推崇,大有開宗立派之象,由于四人皆是與青碧國大規模通商之后新思潮的創立者,故而后土文人將此四人并稱為“后土四賢”。

黃尚為了顯示對這四人的尊重,特地把他們請到了這剛剛修建好的湖中閣樓,還叫來了丞相季叔歷作陪。

待眾人坐定,黃尚繼續說道:“方才申不戰大賢說起此閣樓之名,寡人以為不妥,此閣樓為聚后土賢達而建,能來此閣者,皆是清雅高潔之人,又豈能將寡人之心志附之于上。寡人以為,聚此閣中之人,均是為后土能有朗朗乾坤,清平世界而勞心出力之人,故而,此閣,寡人名為‘鑄清閣’,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聞得此閣名,申不戰笑道:“不鑄雄心霸業,只為鑄就清平世界,哈哈哈,雄心既是大義,此名更妙,更妙啊!”

申不戰閑情雅致正濃,不代表其他三人也如他這般,后土四賢各有各的學說,也各有各的特點,并不是所有人都如申不戰一般喜好山水雅趣。

比如法嚴,就和申不戰大不一樣,也不管申不戰此時多么享受陶醉,法嚴只正色道:“王者命我等前來,不知有何吩咐,還請示下。”

“寡人請四位大賢來此,實為求教治理后土之良策,自獅王號令后土以來,各族之間來往日益密切,氏族之間的差異也在日益減少,如今又有青碧國垂涎我后土之地,寡人欲聯合后土所有氏族,同心協力永絕內亂共抗外賊,不知四位大賢有何良策可以教予寡人?”

說完話,黃尚為示誠意便起身拱手躬身一禮,態度極其謙恭,讓四人都有些動容。

受王者一禮,如若不誠心以待,便是失禮,這對于來自中部二族的祭智來說,是最看重的,當下祭智便率先說道:“大王所慮者,乃后土之大義至理,只是,后土族民心智未開,不知禮不通理者,十有八九,若大王欲聚后土之心,必先啟迪族民心智,廣設學堂,傳播后土禮制,待后土族民人人識字個個明理之時,大王方可讓各族族民團結一心,永絕內亂。”

待祭智說完,法嚴便立刻反駁道:“祭智兄之設想,恐怕沒有千百年的時間是完成不了的,且不論此法有沒有可能實現,就是供所有族民書寫所用的竹簡,恐怕挖空山中之竹,也難以供給吧?”

既然遭到了反駁,祭智哪里服氣,當下便問道:“自巫王創禮以來,后土各大族無不以禮為尊,啟迪民智雖難,我等又豈能知難而退?法嚴兄既然如此不認同在下愚見,那就讓在下聽聽閣下之高見吧?”

“祭智兄既然問起,在下就斗膽直言了,依在下看來,禮治者,只能約束知禮尊禮之人,而后土之上,知禮者不過十之一二,無禮者卻有十之八九,若大王欲使萬民歸心,當效法青碧國,將不可為之事一一明令禁止,并通告后土全境,若有違者,則重罰,若屢禁不止,則動用王者之威以除之,如此,則族民皆懼王令而遵王命,誠如是,不出三五載,則族民只知尊奉王者之令,其心豈敢有異?”

法嚴這番言論,讓在座之人俱是耳目一新,又十分抵觸,后土的禮治基礎在于人情,法嚴的言論則是摒棄人情,以嚴刑酷法治理族民。

這樣的言論自然會遭到反對的聲音,其中最是閑散的申不戰就反駁道:“依法嚴兄之見,族民不過是王者之傀儡,無需思考,無需情感,只需接受王命便可,如此,則人與禽獸何異?即便以此法讓萬民歸心,歸心的萬民也無異于行尸走肉,屆時人不再為人,如此的萬民存在于天地之間又有何意義可言?”

見法嚴想要再說什么,申不戰也不給他機會,只是繼續說道:“依在下之見,王者只需關心好后土農桑,使萬民無饑饉之憂,便足以,與其費盡心機去約束族民,不如放任自由,各守其田,如此,則族民負擔大減,心中歡喜,若外賊入侵,各族族民為保自家田地,不必王者下令,各族族民屆時便會自發拒敵,數百萬族民共同拒敵,任他青碧國再是強大,又何足道哉!”

“非也。”聽完申不戰的觀點,一直未發言的馳通也開口了:“這后土領域也并非只有農民,不是誰都有一畝三分地可以守的,東部之糧、西部之礦、中部之書籍、南部之皮肉林木,俱是各族不可或缺之物,以在下愚見,應效法青碧國,重視商業發展,只有使各族之間的物品能夠互通有無,各族之間才能夠加深交流,使后土各族真正的融為一體,為此,在下建議大王應該大修馳道,統一貨幣,做些實事方為上策。”

“什么是實事,學禮才是實事,馳通兄所言根本無足輕重。”

“學禮乃是虛無縹緲不可預期之事,不如立法以治民方顯王者霸道。”

“人間本就美好,何必想方設法綁縛手腳,無非自欺欺人也。”

“王者當以萬民生計各族利益為重,當務實事棄妄想,其他的皆為次要。”

在坐的四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的頗為激烈,這讓一旁的季叔歷頗為尷尬,幾次想上去勸阻,奈何四人都堅持己見,寸步不讓,一時之間場面竟是十分混亂。

“哈哈哈,好!很好!”

這突如其來的大笑,頓時就吸引了正在激烈爭執的四人。

大笑的是黃尚,見眾人都看了過來,他繼續說道:“四位的確是當世大才,雖見解不同,卻對后土領域有獨到之理解。寡人今日聽四位之高見,的確獲益匪淺,時候也不早了,寡人還有要事,就先失陪了,日后寡人定當再請四位入宮探討后土大義。”

見黃尚走了,季叔歷自然也跟了出去,四個堅持己見之人此時也不再爭論,也紛紛離開了鑄清閣。

路上,季叔歷見黃尚心情不錯,有些不解的問道:“方才四人當著大王的面如此爭論,甚為無禮,大王非但不怪罪,為何還如此高興?”

“無不無禮,寡人倒是不關心,寡人關心的是四人方才之言論,對寡人一統后土之方略是否大有助益。怎么,丞相難道一點觸動都沒有?”

聽黃尚如此說,季叔歷才開始細細回憶方才四人之言論。

片刻,季叔歷才分析道:“法嚴者,西部二族之大賢者,其主張立法治民,實乃源于西部二族好戰之傳統,法嚴欲將軍法用之于族民,代表的是西部二族之思想,并不適用于其他各族。”

“祭智者,中部二族之大賢者,其主張學禮制開民智,亦是源于中部二族創禮制之根源。”

“至于申不戰者,東部二族之大賢者,其主張重農桑還民自由,不過是為了以農耕為主之東部二族族民減輕負擔罷了。”

“馳通者,南部二族之大賢者,其主張大修馳道統一貨幣,皆因南部二族多是販賣皮毛木材之商賈,故而有此主張。”

“四賢之言論,不過是替四方大族說話罷了,大王切不可輕用其言,否則,遺禍無窮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安市| 桓仁| 会泽县| 鸡西市| 图片| 广汉市| 沅江市| 达州市| 鄱阳县| 溧阳市| 子洲县| 淮阳县| 内丘县| 墨竹工卡县| 寻甸| 长宁县| 本溪| 庆元县| 波密县| 山东| 建德市| 稻城县| 大埔县| 商都县| 丹阳市| 荆州市| 额敏县| 临洮县| 冕宁县| 江津市| 毕节市| 白玉县| 宾阳县| 张家界市| 青铜峡市| 大厂| 松潘县| 苏尼特右旗| 江华| 通渭县|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