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簡文帝司馬昱】
- 德高史記
- 漣漪泛秋波
- 617字
- 2019-11-11 07:49:01
第八節【簡文帝司馬昱】
簡文帝司馬昱(公元320年~372年),字道萬。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的小兒子。51歲時,才由權臣桓溫,出于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扶上皇位。
自當皇帝以后,看到國家危機四伏,江河日下,面對桓溫那種咄咄逼人的樣子,司馬昱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憂懼中生活。雖然50歲剛出頭,登基不過半年多,他那本來星星點點的白發,卻已經迅速擴展,滿頭蒼蒼,他的身體也日見虛弱。成安二年(公元372年)七月,司馬昱終于一病不起。臨死之前,他仍對大司馬桓溫心懷恐懼,一日一夜連發四道詔書,請桓溫來安排后事。傲慢無禮的桓溫卻一再推托不至。司馬昱自感將亡,不能再拖,遂立了11歲的兒子司馬昌明為皇太子,但懼于桓溫的淫威,又遺詔:“請大司馬桓溫按周公之例,居攝執掌政權。”并仿照劉備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的做法,在遺詔中戰戰兢兢地寫上了這樣幾句話:“我兒子可輔佐的話,就請你輔佐他。如不成器,請你自取天下。”司馬昱的遺詔當即遭到大臣的反對。侍中王坦之生氣地把詔書當著司馬昱的面撕得粉碎。司馬昱有氣無力地說:“天意不保佑我大晉,又有什么辦法。我也是不得已呀。你何必想不開。”王坦之痛心地說:“天下是宣帝創基、元帝中興的天下,陛下沒有權力白白斷送掉。”司馬昱見大晉有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十分欣慰,深受鼓舞,膽子也壯了一些。便讓王坦之改寫遺詔,說:“國事家事都要尊重大司馬的意見,如同諸葛亮和王導一樣。”寫完遺詔的當天,司馬昱死去,時年52歲,葬于高平陵。廟號“太宗”,謚號“簡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