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紀念版序言
- 人間值得
- (日)中村恒子 奧田弘美
- 2590字
- 2019-09-19 17:20:21
滿懷對中國讀者的感激,揭秘本書背后的秘密
尊敬的中國讀者,大家好!我是本書的作者之一奧田弘美。
此時此刻,感謝您手捧本書,用心閱讀。
除了日本之外,一衣帶水的中國竟也有這么多喜歡本書的讀者,這對我來說真是意外的喜悅。
撰寫本書的初衷,其實主要是為了向世人傳遞我的恩師兼摯友恒子奶奶堅強的人生態度。
大約20年前,在奈良縣吉野郡的一處被群山環繞的偏僻而老舊的小醫院里,我和中村恒子老師相識。
當時我剛生完第一胎,還不大會帶孩子,可謂心力交瘁。作為醫生,雖然想著今后仍要繼續做好本職工作,但內心卻迷茫不已。與此同時,已經年逾古稀的恒子奶奶正有條不紊地熟練地從事著精神科醫生的工作。她就是在這種機緣巧合之下關注到我,我們因此也成了忘年之交。
無論是診療的間隙還是在醫院回家的路上,我常常和恒子奶奶聊天。
由此我才知道恒子奶奶是在戰火紛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考入醫校。接著面對戰后一片狼藉的日本,她成了一名精神科醫生。此后她一直堅持工作,并培養了兩個優秀的兒子。
聽完恒子奶奶的經歷,即便再遇到育兒和工作上的煩惱,我也會莫名地迸發出一股精氣神來。戰時和戰后的生活貧困、當醫生的辛苦以及與家人的哀樂糾葛等,都由體格瘦小、頭發灰白的恒子奶奶娓娓道來。她那漫長的人生軌跡,對我來說就像長篇歷史電視連續劇一樣。聽她的講述不禁感慨“人竟如此鏗鏘有力”,讓人充滿勇氣。因此,我覺得即便每天碰到糾結擔心的事,只要能像恒子奶奶一樣平平淡淡、腳踏實地而始終不被欲望所驅使,那么總會柳暗花明,順風順水。后來,我甚至覺得“我獨享了這份寶貴的收獲,真是三生有幸”。
正是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執筆寫作。我告訴恒子奶奶說:“我絕對要把您的一生寫成一本書。”“是嗎,那一定要寫呀,我可期待著呢。”我們彼此約定。
然而過了15年,約定始終沒能兌現。動筆伊始,我就曾告訴認識的編輯打算把恒子奶奶的事跡出版出來,可是他們一一婉拒,覺得那“只不過是個普通女性的紀實文字而已”。
其間我多次想要放棄,但還是希望能夠“撞大運”,于是堅持不懈,多方打聽,終于在2016年迎來轉機。當時,有位編輯告訴我說:“這種紀實文字可能不行,但如果改成資深精神科醫生的人生感悟,說不定可以出版。”
此后我如魚得水,高興地動筆寫起來。我住在東京,恒子奶奶住在大阪,我們有時直接見面,有時電話溝通,時常保持聯系。就這樣,我得以深入了解恒子奶奶的內心世界,并不斷形成文字。其中,恒子奶奶那最為催人奮進的人生體驗,我決定以專欄的形式呈現出來,并配上插圖。
在恒子奶奶看來,自己的人生體驗能寫成一本書,將是晚年最大的快樂,自然是欣喜不已,極力配合。2018年,《人間值得》這本書終于在日本順利出版。
在大阪的一家小飯館,我和恒子奶奶倒上啤酒,舉杯慶祝。
恒子奶奶笑容滿面地說:“你終究是做到了,漫長的等待,迎來了收獲。”她接著心滿意足地告訴我:“如果把這本書送給我的患者,即便我離開了這個世界也會心無掛念。如今,我隨時都能放心退休了。”
本書第一版只印刷了4500本。不過,在以責任編輯吉本龍太郎先生為首的出版社工作人員的積極推動之下,短時間內竟然再版了好幾次,銷量超過20萬本。
書出版之后,恒子奶奶依然堅持在醫院工作。2020年1月,恒子奶奶在自己家門口摔倒導致大腿股骨頸骨折,于是她不得不辭去一直堅持到90歲的心理醫生的工作。
此后她以電視和書籍為伴,每天一個人在自己家中歲月靜好。
在這期間,我正好決定寫第二本書《活得通透》,所以依舊和恒子奶奶保持著頻繁的電話或郵件聯系。“人生自此不看表,每天悠哉何其妙”,恒子奶奶的生活悠然自得。
不幸的是那年夏天,恒子奶奶卻因中暑住院。她身體開始變得虛弱,拄著拐杖也難以行走,于是她只得放棄獨居。她拒絕了兒子一家的照看,決定入住養老院。
在《活得通透》的后記中,我曾附上了當時恒子奶奶發給我的一封郵件:“從91歲的高齡來看,如果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住進養老院,就只有趁現在。當我做出判斷后,我就下定決心要去住養老院……我不想讓兒子兒媳和孫子看到我日漸老去的樣子。這大概是我最后的愿望和尊嚴吧。我真是固執啊。”
恒子奶奶入住養老院的時候,正好碰上新冠疫情,之后我們一直沒能見面。
我打電話將《活得通透》順利出版的消息告訴她后,她驚喜地說:“啊,第二本都出版了,真是可喜可賀!”當我接著告訴她“我們的書在中國出版后,很受歡迎”時,她充滿感激地說:“中國朋友也在讀嗎?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呀。”
后來我給她打電話,她總是開玩笑地說:“我現在已經沒什么遺憾,真希望能早點死,在這里閑得不得了。”
時間來到2023年8月11日。美麗的夏日晴空萬里,當天剛過正午,恒子奶奶安然離世。
據恒子奶奶的兒子講,她在半年前就出現了明顯的衰老跡象,不過去世之前頭腦一直很清醒。
正如《活得通透》里面寫的那樣,她拒絕一切延長生命的治療,即使無法吃飯也不要輸入人工營養。萬不得已,只是打了一瓶點滴補充水分。到了最后一周,由于點滴液外滲,她干脆連點滴也拔掉了。恒子奶奶真不簡單!
四年之后相見日,竟是靈前守夜時。
她那平和安詳的面容和生前最后一次見到時幾無二致,就像永遠靜靜地睡著了一般。
她的兒子和兒媳告訴我說:“母親離世的時間碰巧遇上盂蘭盆節[1]假期,她似乎專門挑選了這個日子,不愿給任何人添麻煩。直到去世的前一天,她還能戴著眼鏡看報紙。”
葬禮上,大家淚眼婆娑,但當談起恒子奶奶偉大而又淡泊的一生時,又都面帶微笑,場面十分溫馨。
恒子奶奶生于1929年1月1日,享年94歲。無論是作為精神科醫生還是一位母親,她都一步一個腳印,堅強勇敢。
這本書源于和恒子奶奶的交流。除了日本讀者之外,本書也能讓中國讀者喜歡,作為作者,我真是深感榮幸。
我和恒子奶奶認識之后,自己也成了一名精神科醫生。更為湊巧的是,我和恒子奶奶都有兩個兒子,而我的次子今年也終于成年了。轉眼間,我在醫生的崗位上已經干了30多年。
我生活在物質優越的太平時代,無法和恒子奶奶生活的激蕩歲月相提并論,然而自己卻時常感到壓力,時不時內心無助、萎靡不振。
這時候,我就會回想起恒子奶奶的人生經歷:一生堅強,永不氣餒。
我就不再焦慮,重新振作起來。
“不要心思太重,欲望太重。”
“只要腳踏實地,淡然前行。”
本書就是兩個精神科醫生只言片語匯聚而成的心聲。
當你略感疲憊時,不妨讀一讀這本書,相信明天就會重新振作起來。對此,我誠摯期待。
2024年4月吉日
日本東京
奧田弘美
注釋
[1]盂蘭盆節是日本重要的民間節日,相當于中國的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