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區塊鏈技術的孕育階段

創新是進步的源泉,一項偉大技術的發展背后是無數緊密連接的創新成果的涌現。大眾現在所見到的區塊鏈技術,并不是完完全全新創的技術,它其實包含了不同歷史時期多個領域的研究成果。對這些技術背景的回顧將有助于我們了解區塊鏈技術的過去,把握區塊鏈技術的現在,預測區塊鏈技術的未來。

區塊鏈技術的進步依托于密碼學(Cryptography)的發展。密碼學的發展使得人們匿名操作的安全性得以保證。那么,究竟什么是密碼學?密碼學包括密碼編碼學和密碼分析學兩大范疇,前者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密碼體制設計,后者的主要內容則是密碼體制的破譯。密碼編碼技術和密碼分析技術是相互支持、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

1976年,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Diffie)、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發表了一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章—《密碼學新方向》;1977年,美國的數據加密標準(DES)公布。這兩件事情的發生讓密碼學得到了空前的關注度。在此以前,人們都認為密碼是政府、軍事、外交、安全等部門專用的。而在1977年后,密碼學由公用研究轉為民用研究,正是這種轉變,讓密碼學得到了飛速發展。

1977年,羅納德·李維斯特(Ronald Rivest)、阿迪·薩莫爾(Adi Shamir)和倫納德·阿德曼(Leonard Adleman)三位教授提出了RSA公開密鑰密碼系統,這是迄今為止所有公鑰密碼體系中最著名、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密碼體系。RSA的名稱來自于這三位發明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他們也因此在2002年獲得了計算機領域的最高榮譽—圖靈獎。

1980年,《密碼學新方向》的兩位作者之一赫爾曼的博士生默克爾(Ralph Merkle),提出了默克爾樹這種數據結構和相應的算法,其主要用途之一是對分布式網絡中數據同步正確性的校驗。值得指出的是,在1980年時,哈希算法、分布式的網絡都還沒有出現,我們熟知的安全哈希算法(Secure Hash Algorithm,簡稱:SHA-1)、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Message Digest Algorithm MD5,簡稱:MD5)都是在20世紀90年代誕生的。在那個年代,默克爾就發布了這樣一個數據結構,并且對密碼學和分布式計算領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多少有些令人驚訝。

1982年,萊斯利·蘭伯特(Leslie Lamport)在一篇描述分布式系統一致性問題(Distributed Consensus)的論文中抽象出了一個著名的例子,即拜占庭將軍問題(Byzantine Failures)。拜占庭帝國想要進攻一個強大的敵國,他們的軍隊分散在敵國的四周,依靠騎馬的通信兵相互通信來協商進攻意向及進攻時間。任一支軍隊單獨進攻都毫無勝算,至少六支軍隊(一半以上)同時襲擊才能攻下敵國。困擾將軍們的問題是,他們不確定他們中是否有叛徒,叛徒可能擅自變更進攻意向或者進攻時間。假設不用考慮通信兵是否會被虜獲或無法傳達信息等問題,即消息傳遞的信道絕無問題,在已知有叛徒存在的情況下,其余忠誠的將軍如何在不受叛徒的影響下達成一致的協議,拜占庭將軍問題就此形成。這一問題的提出,標志著分布式計算的可靠性理論和實踐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同年,大衛·喬姆(David Chaum)提出了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絡支付系統。我們可以看出,隨著密碼學的發展,眼光敏銳的人已經開始嘗試將其運用到貨幣、支付相關的領域了。

1985年,科布利茨(N.Koblitz)和米列爾(V.Miller)各自獨立提出了著名的橢圓曲線加密(ECC)算法。此前發明的RSA算法由于計算量過大,并不實用,ECC算法的提出使得非對稱加密體系產生了應用于實際的可能。因此,可以說到了1985年,也就是《密碼學新方向》發表10年左右的時候,現代密碼學的理論和技術基礎得以完全確立。

有意思的是,1985—1997年這段時期,密碼學、分布式網絡以及支付/貨幣等領域,沒有什么特別顯著的進展。這種現象很容易理解:在新的思想、理念、技術產生之初,大家總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學習、探索、實踐,才有可能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其前十年,往往是理論發展的時間,后十年才會進入到實踐探索階段,1985—1997這十年左右的時間,應該是相關領域在理論方面迅速發展的階段。在經過了20年左右的時間后,密碼學、分布式計算領域終于進入了爆發期。

1998年,比爾·蓋茨的微軟如日中天,Windows 98操作系統風行全球;亞馬遜公司剛剛成立三年;第一次互聯網大泡沫正在醞釀,并將在2000年破裂。而電子商務的發展迫切需要支付方式的變革。互聯網電子商務的開展,使得網絡支付成為一種潛在需求,數字貨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之一。

一群先驅對數字貨幣進行了應用實踐。戴偉發表文章闡述了一種匿名的、分布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他將其命名為“B-Money”;同一時期,尼克·薩博(Nick Szabo)發明了“Bit Gold”,“Bit Gold”設置了一種機制,用戶通過競爭性地解決“工作量證明問題”,將解答的結果用加密算法串聯在一起公開發布,構建出一個產權認證系統。“Bit Gold”的一個變種是“可重復利用的工作量證明”,開發者是哈爾·芬尼(Hal Finney)。以上即為區塊鏈技術的孕育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陆良县| 新巴尔虎右旗| 陵川县| 绿春县| 泾源县| 浪卡子县| 如东县| 余江县| 横峰县| 安丘市| 东乡县| 寻甸| 介休市| 独山县| 龙里县| 东丽区| 岚皋县| 岑溪市| 泉州市| 滦平县| 赣州市| 姚安县| 洞口县| 武强县| 嵩明县| 清苑县| 葵青区| 中方县| 东城区| 汝阳县| 任丘市| 富阳市| 新宁县| 清镇市| 武汉市| 泰顺县| 遂平县| 宜丰县| 瑞昌市| 丹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