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虎狼般,辛丑條約喪國權。庚子賠款十萬萬,列強橫行國運艱。
美國忽然示博愛,返還白銀不義錢。約定投資辦教育,留美預科清華園。
資本從來重利益,賠本如何肯心甘。培養精英掌國柄,控制神州大航船。
教育目標依美制,形式內容更照搬。重理輕文嚴約束,崇洋抑中去本源。
萬事從來雙刃劍,厲害皆隨時間變。此時群呼利國家,彼日已然套鎖鏈。
課程安排露端倪,主次分明顯偏見。西洋知識滿課堂,中華智慧聽自便。
豈無深謀遠慮人,奈何世人甘被騙。曲突徙薪當笑談,山中誰識廬山面。
花季少年入名園,依例編入甲子班。脫穎而出賴天賦,童心未泯本自然。
同窗多為富戶輩,升官發財馬首瞻。其中不乏真君子,富國強兵道義擔。
子沅所愛在經典,詩經樂府細鉆研。汲取國粹精髓義,救世新民警愚頑。
時人倡導新文化,文學主張推白話。魯迅小說半農詩,寂寂文壇驚雷炸。
更有西風登東陸,濟慈雨果莎士亞。異樣思維異樣花,大開眼界頻驚詫。
一頭扎進書堆中,廢寢忘餐無冬夏。暢游書海上書山,兼收中外無高下。
五四狂飆掃陰霾,德賽先生請進來。新青年成先驅者,大師走出舊書齋。
沉寂校園春潮涌,文學社團漸登臺。期刊宛若春天筍,流派紛呈百花開。
清華園中戒律苛,動輒得咎可奈何。近鄰北大風云蕩,荷塘依舊靜無波。
時代思潮隔難斷,熱血沸騰敢蹉跎。志士同心興結社,首發新聲聞一多。
子沅未曾甘示弱,發起參與唯真社。平民教育力推行,開荒種地親收獲。
躬親嘗試在新民,為民開設文化課。體驗民眾艱與辛,探索中華真福祚。
學校成立世語會,受命榮登會長位。國際交往障礙多,通用語言宜兼備。
人云愛死不難讀,增進了解和為貴。尚未弱冠容此心,他年豈是平凡輩。
政府經費鬧危機,六三慘案群情激。罷教罷考起風潮,一多拒考遭留級。
振臂改組文學社,子沅參與尤積極。致信茅盾論文藝,眼界深度無人及。
是年雛鳳初發聲,寥寥數語隱衷情。隱隱約約高堂上,慘慘淡淡靈床中。
往昔輝煌縱可憶,白煙一縷上青空。死亡如此何所懼,參透塵世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