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瓜州沙坨部到玉門關沿途兩百多里分布著大小二十幾個堡墩,牛寶、牛蘭、牛莽各帶一隊同時行動,牛寶親自負責靠近玉門關的那幾個。
揚襲古的大軍就在身后,今夜他們要奔襲兩百里抵達玉門關,牛寶的任務就是保證這一路上大軍的蹤跡不會被吐蕃人發現。
玉門關外的烽火堡墩十里一個,每個堡墩里駐守著五個士卒全員配馬,所有堡墩全是土臺子,高度大多在十米左右,有心算無心要拿下這些堡墩沒太大難度。
可這一路上除了這些堡墩還有三個軍屯,每個軍屯都駐扎著一個吐蕃百人隊,這三個軍屯才是硬骨頭關系著今晚的成敗。
第一個軍屯距離玉門關五十里,第二個一百里,第三個一百五十里,牛寶帶的人是牛蘭和牛莽的兩倍,其中大部被留在第一個軍屯到第二軍屯的必經之路上,攔截可能的漏網之魚。
軍屯周長五百米左右高達十五米,只有一個門供人馬出入,吐蕃人能和大唐相爭這么多年,現在更是占據了河西走廊,不是沒有道理。
現在已經是三更天了,可在瞭望臺上值守的軍卒卻不見絲毫懈怠,不時會將火箭射入黑夜,也不知是無聊還是謹慎,如果是后者可見吐蕃軍威之盛。
軍屯里的吐蕃守軍每更換班一次,這是牛寶他們唯一的機會,躲在黑夜里的牛寶看著高臺上跳動的火焰靜靜等待著,等待著時機的到來。
瞭望臺上有說話聲響起,牛寶一句也沒聽懂,這個來自金牛道的山賊雖然已經能說幾句突厥話,但對于吐蕃語還是一無所知。
在瞭望臺上的吐蕃軍卒笑罵換班之時,幾條黑影從黑暗中走出在火光下一閃而過,牛寶靠著軍屯的土墻調整著呼吸,很好上面的吐蕃軍卒沒發現異常。
土墻不是直上直下,微微向里有些傾斜,按照之前的觀察吐蕃人從開始換班到再次查看有一百個呼吸的時間,而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五個呼吸。
帶上特制的裝備幾條黑影就像傳說中的暗夜靈貓,悄無聲息的游上了土墻,十五米高的土墻牛寶用了四十個呼吸,附在墻沿上牛寶沒有急著動手,按照計劃他們有五十個呼吸用來爬墻。
四面堡墻必須同時動手,否則不管是敲響預警的銅鑼還是點燃烽火便意味著這次行動的失敗,牛寶從來沒有覺得時間這么慢過,也從未覺得他的心跳如此有力,清晰的‘砰砰’聲讓他擔憂會不會驚到上面的吐蕃軍卒。
終于時間到了,一聲別樣的狼嚎在曠野中響起,潛伏在四面堡墻上的黑衣人同時躍起,手中的連弩不斷扣動著扳機。
黑影落地四個瞭望臺上的吐蕃軍卒全部喪命,牛寶給那個倒在銅鑼邊的吐蕃軍卒補了一箭,這個家伙不簡單,差一點就被他敲響了銅鑼。
拿起火把在黑夜中饒了三圈,一條條黑影鬼魅般出現在軍屯下,留了一隊人守門其他人都上了堡墻,牛寶給自己的連弩重新裝填。
這東西雖然射程有限上了戰場就是個雞肋,但用在這樣的地方絕對是利器,二十支連發的鋼制弩箭足以在二十步的距離內殺死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好漢,除非他和王熊那個變態一樣拉屎都穿著全身重甲。
也不知道那家伙是不是真的腦子有問題,都督大人只是開玩笑說了句用刀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刀合一,結果他非要和那套寶貝重甲培養感情,以期有一天可以人甲合一。
真羨慕他那套重甲,要不是自己走的是靈活的路子,現在也該是鐵甲重騎的一員,在這片土地上那樣一支隊伍足以震懾很多人。
控制了烽火接下來就不用那么謹慎了,最近的堡墩在十里之外,就算讓那些吐蕃軍卒放開了喊也無法示警。
沒有近身廝殺,一個百人隊的吐蕃人都在一波波箭雨中死去,他們連靠近馬廄的機會都沒有,雖然這樣顯得有些欺負人不夠好漢,但牛寶很喜歡這種感覺,用都督大人的話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把敵人消滅在視線之外’。
從這個軍屯到玉門關還有三個小堡,留下一小隊人負責接應后面的人,可能是靠近玉門關的緣故根據之前的觀察這三個堡里的軍卒有些松懈。
即便如此牛寶還是決定親自動手,出發的時候都督給他講過一個馬釘毀掉一個國家的故事,牛寶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大意毀掉這場戰爭。
過程很順利,最后一個堡墩被悄無聲息的拿下,一直跟著牛寶的馬爺像玉門關奔去,雖然不知道他要怎么進入那座雄關,但牛寶知道他一定不會失手,因為他來自‘暗月狐影’。
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暗的時候,今夜本就沒有月光,天上的繁星現在也消失了,馬爺出現在關墻的一個角落,幾聲夜貓子的叫聲響起,稍后關墻上傳來了回應,一根繩子垂了下來,馬爺像幽靈一般消失在關墻上。
玉門關內距離關門十丈之內沒有任何建筑物,關內軍營距離這處關門不足兩里,里面駐守著五千人的步卒負責守關,除此之晚還有兩千騎兵。
聽著馬爺的訴說看著遠處的軍營胡敬義瞇縫起了眼睛,現在牛寶的任務完成了,他和他的人就在關外等著自己打開關門便會協助自己守門,為躲在五里之外的大軍爭取時間。
天空已經出現了微光,最多半個時辰關墻上的守軍就可以看到城外的大軍,所以就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吐掉嘴里嚼著的茶葉,胡敬義低聲道:“希望那位將軍下次投胎的時候可以挑個好日子,什么時候生辰不好偏偏是今天,還學我們唐人辦生辰宴,這不是純粹找死嗎。”
馬爺看了看天光開口道:“大人人手已經就位,守將府那邊是不是可以動手了?”
“那就開始吧,我心月狐可不能輸給牛寶那只猴子,也不知道都督怎么想的觜火猴不該找個姓猴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