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馬克思主義國際價值理論作者名: 宋樹理本章字數: 2510字更新時間: 2019-10-21 17:24:20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6]〔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7]張宇.馬克思主義的全球化理論及其從經典到現代的發展[J].政治經濟學評論,2004(3):1-26.
[8]史密斯.馬克思理論體系中世界市場的地位[J].政治經濟學評論,2005(2):162-182.
[9]〔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0]〔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1]〔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2]〔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6]〔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9]〔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商品(國際)價值總量,是同一勞動在一定時間內提供的(國際)價值量,也就是馬克思提出的“同一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提供的價值量是相同的”。
[22]〔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4]所謂“個別”,在國內市場上代表企業;在世界市場上代表國家。
[25]〔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6]〔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9]〔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0]〔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1]〔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2]〔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4]〔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5]〔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6]〔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7]這里只討論國際價值的質的規定,并不展開討論國際價值量的決定。
[38]箭頭符號,表示等價交換,即兩種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之間的交換關系,相對于等號而言,更加直觀。其中,雙箭頭表示可以逆轉的等價關系,單箭頭表示不可以逆轉的等價關系。
[39]〔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0]若按國際分工各行業的勞動份額的比例不協調,世界市場會在利潤率變化的引導下自行調整。比如,在生產過剩的行業,資本家主動破壞生產力,通過積極制造世界經濟危機來實現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國際化的均衡發展。
[41]〔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2]〔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4]〔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5]〔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6]〔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9]〔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0]〔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1]張宇.馬克思主義的全球化理論及其從經典到現代的發展[J].政治經濟學評論,2004(3):1-26.
[52]史密斯.馬克思理論體系中世界市場的地位[J].政治經濟學評論,2005(2):162-182.
[5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4]〔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5]〔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6]〔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7]〔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8]〔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9]〔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60]〔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1]〔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2]〔德〕馬克思,〔德〕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3]〔德〕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