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2018年第1期/總第11期)
- 袁易明
- 822字
- 2019-10-18 16:23:58
思想自由飛翔的天空
——寫在前面的話
這里記錄了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艱辛而又精彩的發展歷程。她的產生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理論探索的需要,又是深入研究經濟特區的必然。10年來,她在堅守中探索,在創新中奮進,“魚為奔波始成龍”,如今她已經成為全國高校乃至中國理論界研究經濟特區的學術重鎮。同時,她的唯一性又在客觀上決定了她在特區問題研究方面的權威性與不可或缺的學術地位。
她的成長既得益于中國日益深化的社會制度變遷的推動,又是深圳大學學科建設與發展的自然選擇。她所走過的歲月體現了學術的傳承,承載著思想的積淀,匯集了探索的成果,凝聚了奮斗的收獲。她得益于那些無私無畏且具有遠見卓識的前輩們的大智慧和深厚的學養與高尚的品格,同時又成就了一批具有一定學術底蘊的年輕的思考者。如今她已經成為深圳大學理論經濟學的學術大本營。
她既承擔著學術探索與人才培養的雙重使命,又肩負著匯集史料、記載歷史,從而完善經濟特區發展史乃至中國改革開放史的學術責任。開放的特區賦予她更加開放的視野與對外交流的便利條件。以開放的理念與視野分享人類知識成果與思想的光芒,是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遵循的工作方向,而扎實守信、去除浮躁、追求真理則是她所崇尚并恪守的治學品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學術傳承的必要條件。我們不僅要培養目光遠大、視野開闊、具有扎實理論功底的學者,更要培養對學術的敬畏、熱愛與學者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說,史料的記載是學術研究的基礎,尊重歷史、尋求真實、完善史料不僅是歷史學家的使命,也是學者的良知與責任。將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建成資源全球共享,涵蓋國內外經濟特區研究領域的國際學術信息平臺,是我們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努力的目標之一。
未來,我們要以經濟特區為出發點,研究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路徑;以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為切入點,探討中國道路的實質與內涵。以學術的厚重,鑄造學術的實力;以學者的品格,塑造學術的聲譽。
這里是思想自由飛翔的天空。
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陶一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