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地區發展與合作:中外聯合研究報告(No.4)
- 趙江林 王靈桂主編
- 1998字
- 2019-10-18 17:29:37
前言
由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與澳大利亞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福州大學聯合舉辦的“中澳合作論壇:亞洲—太平洋地區發展與合作國際研討會”邀請了來自新西蘭、澳大利亞、斐濟、瓦努阿圖、新加坡、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學者、官員和工商界人士,就中澳合作事宜展開研討。
2018年下半年,APEC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舉行。我們召開的這次國際研討會,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學術界的深入交流,探討如何更好推進亞太地區的發展與合作。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個會議很重要,時機選擇得也很好。
當前,亞太地區形勢穩定,和平發展合作是地區主流;大國互動頻繁,博弈激烈,但合作大于競爭,共同利益在增加,共識在擴大,總體關系趨穩趨好;朝核等熱點問題趨緩,沖突風險可控;區域合作勢頭雖然放緩,但在摸索中前進,為新突破蓄積新能量的態勢明顯;許多地區國家進入了政治社會轉型的時期,如何消除對立、解決社會分裂等重大國內課題的任務在增多。這些問題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地區國家只有把握主流、瞄準大勢,通過合作共商解決問題,才能使亞太地區不斷邁向新的繁榮。
2017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對包括亞太政策在內的中國外交政策進行了系統總結,重申了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堅持改革開放,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新秩序,主動提供公共產品,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與各國發展戰略對接、落地開花。中國將堅持以鄰為伴、與鄰為善原則,踐行親誠惠容理念,并會繼續成為亞太經濟增長之源和穩定之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說,“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也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許多看似難以解決的問題和風險,或得到了解決,或得到了控制,亞太地區進入了難得的良性發展軌道。隨著朝鮮半島問題的進一步降溫,全世界松了一口氣,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的武漢非正式會晤,讓世界對中印兩個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合作前景充滿期待;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日本前夕,安倍晉三首相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期待隨后的對華訪問,并期盼習近平主席正式訪問日本;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澳大利亞時,與特恩布爾總理一致認為,“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步伐發展”,法國和澳大利亞“支持亞太地區的自由流動”,“歡迎中國的經濟崛起。中國崛起對所有人都是非常好的事情”,特恩布爾總理還專門表示歡迎中國在地區內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通過智庫開展和加強民心相通工作。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2015年1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批準成立25家國家級高端智庫試點單位。中國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就是25家高端智庫中,專門從事國際政治問題研究的專業性智庫之一。自成立以來,國家全球戰略智庫不辱使命,緊扣“一帶一路”、全球戰略和周邊安全等重點研究領域,努力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之路,形成了較好的發展勢頭,較好地體現出了智庫的特色和特長,成為25家國家級高端智庫中的“優秀生”。
國家全球戰略智庫成立以來形成的經驗之一,就是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開門辦智庫”,廣泛地同國內外同行開展密集的交流和溝通。在此,我向國內外同行與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持、關心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的工作。同時,為更好促進智庫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更好推動民心相通工作,以促進亞太地區國家關系的深入發展,也為了不斷提升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我借此機會提出六點倡議:
第一,共同策劃選題并開展聯合研究工作。通過聯合研究,找到共同的利益關切點,有助于亞太地區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貼近現實、貼近民眾。第二,建立學術成果信息共享機制。定期或不定期加強學術交流是保持智庫之間互動的最佳渠道之一,有助于加深了解,助推思想上的互聯互通。第三,共同培養人才。我們鼓勵智庫之間加強科研人員互訪、培養博士后,互訪交流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長期的,目的是培養對亞太地區和“一帶一路”研究感興趣并有所作為的專門人才。第四,共同發布有影響力的階段性或者專題性的聯合研究報告。通過發布聯合研究報告的形式,對彼此重大的關切發出呼吁,有助于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更有利于助推政府決策。第五,定期、不定期舉辦會議。會議是加強思想溝通的最直接方式,有助于產生新的想法和建議。第六,建立日常聯絡機制,加強日常聯絡。
2018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即將在巴布亞新幾內亞首都舉辦。我希望這個論壇能夠為峰會的召開貢獻應有的智力支持,并以此為契機,讓這個論壇成為提升亞太地區智庫思想交流水平的載體和平臺,努力在探尋亞太地區發展新路徑方面集思廣益、有所突破、有所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培林
2018年5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