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收入分配問題在經濟學中的重要性和久遠性是顯而易見的,從亞當·斯密到大衛·李嘉圖再到凱恩斯,以及社會主義的按勞分配等,無不體現著收入分配的內容。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不僅是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關系到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的政治問題。因此,對其進行系統分析是經濟學研究不可回避的重大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在我國經濟增長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同時,居民的貧富差距也不斷擴大,我們不僅能從自身的生活深切感受到,也從統計數據上有確切的證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978年我國的基尼系數為0.317,2000年已超過0.4的警戒線,2006年則為0.496,不僅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顯著,而且在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內部收入極為不平等,這些充分說明我國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現了嚴重的不均衡現象。近年來,雖有眾多專家學者對收入分配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解決我國收入分配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研究我國的收入分配問題,尋找解決適合我國收入不平等的途徑,毫無疑問是目前所有問題的重中之重。

我國學者不僅從理論上對居民收入分配問題做了較多的闡述,其研究視角也各不相同,如從經濟增長、制度方面、就業、勞動力遷移、收入來源等方面研究。另外從實證研究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成果,但是僅從實證分析來看,我國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還比較簡單,缺少更加豐富、有效的計量經濟學研究方法。隨著計量經濟學的發展,尤其是微觀計量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者不斷地將一些新的研究方法應用到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領域中,例如,半參數方法、非參數方法、經濟模擬、分位數回歸和CGE方法等。

我國居民的收入分配由于歷史發展的因素,顯然具有復雜性,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平均分配,到改革開放后逐步實施的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及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城鄉、區域和行業收入分配差距等。因此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更具有挑戰性,如何利用已有的居民收入分配的數據,將現代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應用于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如全面深入研究居民收入分配的狀況、收入分配的變動趨勢、收入分配的成因和收入分配政策的作用效果等,是目前中國經濟學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基于以上分析,本書根據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相關數據,選擇適用于我國經濟實際情況的計量經濟學模型,在對我國收入分配差距進行分析的同時,也實證檢驗分析我國居民的收入分配與再分配狀況,不僅分析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結構,也分析我國財政政策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關系,對我國收入分配問題的研究提供數據上的支撐。概括起來主要探究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簡要概括已有收入分配的基本概念、理論和相關的度量指標。第二,對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研究現狀進行梳理。首先,回顧影響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的主要因素,如人力資本、勞動力流動、金融發展、貿易等。其次,分別回顧稅收和財政政策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第三,利用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模型,根據構建的我國2007年的社會核算矩陣,對我國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結構進行分析。第四,根據我國1998~2014年的數據,利用EGR方法測算我國居民收入的兩極分化指數,并對我國居民收入兩極分化的特征、原因及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進行分析,同時還對我國的極化指數和基尼系數進行國際比較。第五,以我國2007年社會核算矩陣為基礎,利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我國間接稅稅率的降低對城鄉各階層居民收入的影響。第六,根據我國1999~2009年的居民收入的數據,采用廣義熵指數從區域分解和收入來源分解的角度計算轉移性收入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第七,根據1978~2009年的公共財政支出數據,研究我國公共財政支出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第八,分析對比收入不確定的測度方法,并進一步分析收入不確定對消費的影響。

最后,給出本書的研究結論,由于時間的限制以及作者自身水平的局限,本書的研究難免存在不足與疏漏,敬請各位專家和同人多批評指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南江县| 孟连| 河间市| 甘德县| 泗洪县| 电白县| 沙河市| 寻乌县| 铜梁县| 麟游县| 庆阳市| 辽阳市| 郎溪县| 新安县| 元谋县| 卢龙县| 萍乡市| 长岛县| 合川市| 靖远县| 北辰区| 峨边| 武安市| 囊谦县| 陆良县| 凤台县| 饶平县| 日照市| 滦南县| 囊谦县| 百色市| 金寨县| 新河县| 芒康县| 乐昌市| 溆浦县| 乾安县| 屏东市| 璧山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