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告喝打仗子

【原文】

三司、開封府、外州長官升廳事,則有衙吏前導告喝。國朝之制,在禁中唯三官得告:宰相告于中書,翰林學士告于本院,御史告于朝堂。皆用朱衣吏,謂之“三告官”。所經過處,閽吏以梃扣地警眾,謂之“打仗子”。兩府、親王自殿門打至本司及上馬處;宣徽使打于本院;三司使、知開封府打于本司。近歲寺、監長官亦打,非故事。前宰相赴朝,亦有特旨,許張蓋、打仗子者,系臨時指揮。執絲梢鞭入內,自三司副使以上,副使唯乘紫絲暖座從入。隊長持破木梃,自待制以上。近歲寺、監長官持藤杖,非故事也。百官儀范,著令之外,諸家所記,尚有遺者。雖至猥細,亦一時儀物也。

【注釋】

①外州,升廳事:外州,京師之外的各州;升廳事:古時候的官員升堂處理政事。

②國朝:此處指宋朝。

③閽(hūn)吏:守門的役吏。

【譯文】

三司、開封府、外州的長官升堂處理政事的時候,便有衙役在前面引路吆喝。宋朝的制度,在皇宮之內只有三種官職可以通告吆喝:宰相傳呼于中書省,翰林學士傳呼于翰林院,御史傳呼于朝堂。通告吆喝的人全是穿著紅色衣服的衙吏,稱為“三告官”。官員們所經過的地方,守門的役吏都要以棍棒敲擊土地來警示所有人,稱為“打仗子”。兩府、親王需要從殿門一直敲擊到本司或者是他們上馬的地方;宣徽使則要敲擊至本院;三司使、開封府則要敲擊到各自的官府。近些年來寺、監長官也需要打杖吆喝,這并不是之前的成例。之前宰相上朝的時候,也有受特殊旨意,允許張華蓋、打仗子的,這些都是臨時性的指揮。手拿著絲梢鞭入宮,自三司副使以上才能這樣做,副使只能乘坐紫絲暖座跟著入宮。儀仗的隊長手里拿著舊棍杖,需要是待制之上的官員才行。近些年來寺、監長官拿著藤杖,這也不是舊時的成例。百官的儀仗典范,除了寫入律令的之外,各家所記載的,尚且還有些遺漏。雖然記載的很翔實瑣細,但也只是一個時期內用于禮儀的器物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长兴县| 筠连县| 浪卡子县| 新营市| 夏邑县| 北碚区| 桃源县| 泉州市| 扎鲁特旗| 云龙县| 莲花县| 濮阳市| 广平县| 浦东新区| 铜梁县| 奉节县| 闻喜县| 高要市| 磴口县| 鄢陵县| 赫章县| 海丰县| 定襄县| 南木林县| 平乡县| 石楼县| 通许县| 黄梅县| 永仁县| 石河子市| 庆云县| 龙江县| 慈利县| 兴业县| 岳池县| 星子县| 奉化市| 兰溪市| 辽阳县| 长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