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5章 可惜

  • 魔獸封神榜
  • 泰坦之心
  • 1479字
  • 2019-09-19 15:15:00

李牧這位縱橫沙場的名將最終死在了他所誓死保衛的祖國君臣的手中,其無辜被害,使后人無不扼腕嘆恨,以致司馬遷義憤地罵趙王遷“其母倡也”。趙國是戰國后期的第二軍事強國,被秦國滅亡原因中很重要的一條是“用人不信,自毀長城”。前有趙孝成王在長平之役中以趙括代廉頗,造成長平慘敗,趙軍死45萬人,元氣大傷;繼之悼襄王以樂乘代廉頗,迫使廉頗奔魏投楚,失去良將;后又有趙王遷冤殺李牧,招致趙國最后的滅亡。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最杰出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如果不殺李牧,秦趙還得比一下高低。戰國時期各國的將領的作戰對象基本都是各諸侯國之軍隊,亦即是民族內戰,與他們不同是,李牧前半生的主要作戰對象是民族外敵,且在與野蠻外族征戰中,以最精彩輝煌的方式實現了勝利。因此,李牧有理由獲得后世更多的尊敬。關于李牧的事跡,主要記載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史記是本文學性好的紀事史,卻不是一本好的編年史,太史公在書史時,是以他的視角選取材料和故事的,使得我們常常難以得到許多具體事件的詳貌,在兩千多年時間長河中基本散佚的原始典籍后(戰國各國史籍被秦國付之一炬),只能遺憾地留下難以彌補的空缺。點評: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杰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后者則是圍殲戰的范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也使后人無不扼腕嘆恨,其經歷與秦國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鑒》時,將李牧的被害與趙國的滅亡聯系在一起:“趙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殺之,以速其亡。”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說趙王遷“其母倡也”,“索無行,信讒,故誅其良將李牧用郭開”。司馬遷因趙王而遷怒其母,可見其何等義憤。 2軍事思想編輯李牧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它是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政治制度大變革的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兼并,戰事不斷,國家的興衰莫不與戰爭聯系在一起。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各國竟相招攬優秀的軍事人才,不少卓越的軍事家在這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脫穎而出。李牧是戰國末年趙國的卓越軍事家,戰功卓著,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以前史家大多只是研究其生平事跡、軍事活動,但對支配其軍事活動的軍事思想研究甚少。[2]李牧的軍事思想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秦軍抗衡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作戰中屢次重創敵軍而未遭失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分別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和圍殲戰的典型戰例。古代作戰,必須處理好君臣關系、軍民關系、官兵關系三大關系,并采取正確的作戰方略。現從這幾個方面分析一下李牧的軍事思想: 1、在君臣關系上,強調將帥的獨立性、便宜行事權。作戰中,戰況瞬息萬變,必須及時應對方能取得作戰的勝利。而欲如此,將帥必須有獨立性、便宜行事權;否則,就會喪失戰機,應對失策,從而導致作戰失利。李牧對此特別看重,以至趙王責其膽怯,竟不予理睬。當趙王因罷免他而飽嘗對匈奴作戰失利的惡果,請其再度出山抗擊匈奴時,他一再稱病謝絕。趙王再三勉強,才說:“王必用臣,必如前,乃敢奉命。”趙王應允,他才到了邊地。趙亡國前夕,趙王遷中了秦的反間計,聽信郭開讒言,罷免他,而以趙蔥、顏聚取代他時,他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奮勇抵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湖县| 和平县| 陕西省| 黔西| 彝良县| 资阳市| 右玉县| 民勤县| 阳朔县| 婺源县| 彰化市| 塔河县| 自贡市| 寻乌县| 射洪县| 布拖县| 阿鲁科尔沁旗| 南昌市| 阳山县| 宜宾市| 莒南县| 克东县| 攀枝花市| 南木林县| 油尖旺区| 手机| 囊谦县| 游戏| 木里| 黔东| 连平县| 赤峰市| 鄂托克前旗| 邵阳县| 安康市| 会理县| 益阳市| 兴隆县| 克拉玛依市| 巩留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