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薛府豪門
- 神盾記
- 云楓09
- 2069字
- 2019-10-01 21:48:24
屠魔行者狠狠瞪了李月白一眼后,大步揚長而去。
薛忠秉望著行者遠去的背影,笑道:“這老頭,脾氣真是古怪。李賢弟,今日鄙人本想請你生辰宴會一聚,聽岳青說你素來雅愛清靜,不喜喧鬧。因而鄙人已于府上備好私宴,專等李賢弟前來相敘,一醉方休,不知賢弟意下如何?”
李月白見這薛忠秉言談舉止頗有仁人君子之風,且誤會已消,更有岳青的情面,便爽快回道:“在下早知公子大名,今日幸會。適才一時行事魯莽,放走了刺客,公子不以為過,鄙人感恩不盡,豈敢推辭?”
薛忠秉眼看要到手一勇士,大喜過望,接著吩咐侍衛們將五具尸首收拾好,再將案情稟報官府,只說刺客殺害無辜百姓后逃走。
李月白只恨自己一時魯莽,更恨那屠魔行者蒼獰施展妖法,以致錯殺無辜,不住搖頭嘆息!
岳青見狀寬慰他道:“大哥不必自責,只怪這幾名百姓命薄,咱薛大人在朝廷上有通天的本事,莫說死個把人,便是再多,薛大人也能擺平。今日薛大人求賢若渴,若大哥能為薛大人效力,大哥日后很快會飛黃騰達了!”
薛公子揮扇含笑不語,聽了這番吹捧,很是受用。
不多時,十余名青壯小廝抬著腰輿(一種轎子)走來,腰輿上端是碧玉頂棚,四周翠紗垂落,可坐四五人。小廝身后為八個丫鬟,丫鬟們上衣為翠綠緊身小衣,下著金錦卷口褲,腳穿小蠻靴,個個容顏俏麗,行至近前望薛忠秉躬身唱諾,只等上轎。
薛公子將首座讓與李月白,自己坐于一旁,岳青與王總管坐在后排,四人坐入腰輿后起轎。小廝們抬著轎子,眾丫鬟隨行,侍衛們于后擁簇前行,望薛府而去。
不知行了幾條街,拐了幾道路口,忽見前方燈火通明,一道數丈高的大墻映入眼簾。高墻之上每隔十余丈為一兵塢垛口,上有兵丁持刀警戒,又向前行了一陣,見一朱漆大門,其上牌匾赫然寫著“薛公府邸”四個大字,門前衛士見了,開門迎接,腰輿后方的侍衛們方退去。
向前又走了一會兒,卻見一烏頭門,烏頭門兩側為一道圍墻,進了烏頭門后,又見一朱漆大門,大門兩側為夯土石墻,石墻外表涂以沉香紅粉,香氣氤氳,令人心醉神怡。門內房屋梁木皆為名貴文柏,放眼望去玉砌金階遍布,梁柱楣棟間飾以夜明之珠,極盡奢華侈麗,宛如幻境。
朱漆大門外,兩側亭廊處,有數位更人值守,門廊兩旁擺放著十六根棨戟,可知府邸主人不是王侯便為宰輔。抬首望去,朱樓綺閣絡繹,雕梁畫棟相屬,庭中有庭,院中含院,石山泉池時時可見。
腳下磨文石鋪地,光鑒如鏡,李月白暗嘆道:“這薛府富麗恢弘,僭擬宮掖,從前的見聞,真是坐井觀天,以管窺豹了!若是常人見了薛府的這般氣派,唯恨自己虛生浪死!”
小廝們抬著轎輿繼續向薛府內院走去,所經處樓臺亭閣掩映,奇花異草遍布,房屋大大小小千百余間。又行進一陣,走過一鞠場,迎面為一大堂。小廝們落轎后,大堂正門內迎出數名內侍家丁,小廝們與眾丫鬟方躬身默然退去。
薛忠秉李月白四人步入大堂,室內燭火通明,陳設各色帷幕、帳幄、牙幾、白檀床。銀平脫屏風擺設齊整,帳幕飾以珍珠網絡與瓔珞垂飾,各色珊瑚翡翠瑪瑙奇玩異器擺滿堂屋壁架之間,真是流光飛動光彩照人,好一天上人間之地。
薛公子引領李月白走進內堂,拜過薛母等親眷,小坐寒喧一陣后,薛李四人走出大堂,沿西側回廊又走了一陣,進入一西側院門,此處便是薛公子平日居所。
薛公子天性于女色無所用心,至今尚未婚取,太子殿下中意薛公子,平日于平武帝面前常談起其賢能,想將三妹長樂公主撮合給他。薛公子得知口風后,自是喜不自禁,便暫未娶妻,只等攀龍附鳳了。
李月白雖出身大戶人家,何曾見過這等豪奢之所,不禁想起先人的詩句“主人此中住,十載為高官。廚中腐敗肉,庫有爛朽鈔。誰能知民苦,問你骨肉間。豈無貧賤士,忍不賑饑寒?如何奉孤身,直欲養千年?”
今日見了薛府這般奢華,震撼之余,方體會出詩中悲憤無奈的意味,艷羨之情忽地一掃而空,默然不語。
時值初秋,已近二更時分,天氣仍十分悶熱。四人步入早已備好夜宴的飛雨亭,亭內丫鬟們垂首恭立。飛雨亭名字有來由,亭子上方有一飛瀑,引自人造泉池,瀑布激流直落亭頂,亭子四周為寶鈿井欄,亭中人只聽頭頂泉鳴淙淙,四檐飛流如瀑,激氣成涼,即便天氣酷熱,亭內卻清涼無比,十分快意舒適。
薛忠秉與李月白依主客次序于亭中栲栳椅坐下,岳青與王管家侍立一旁。有家丁前來向薛忠秉稟報道:“法師已在東廂耳房休息了。”
薛忠秉輕哼一聲回道:“暫且不叨擾他了,這老頭兒,今天心情不太好,且李賢弟在此,來了倒顯尷尬。不過今日刺客行刺,虧他鼎力相助,傳我意思,過幾日送他老人家去太子那邊暫住,另贈黃金百兩,聊表本公子謝意。”
王管家道:“法師所需至陰之血眼下沒有,在下不知該如何……”
薛公子笑道:“此事你不必為難,我自有安排,聽我吩咐罷。倒是另外一件更緊要的事要辦。”
王管家道:“大人所指何事?”
薛公子道:“今日女刺客匆忙逃脫時,遺落一玉佩宮絳,你且仔細看看。”
薛忠秉從懷中掏出唐明香遺落的玉佩,王管家近前一瞧,大驚失色,開口道:“這不是……?”
薛公子示意他住嘴,說道:“今日我當眾拾此玉佩,眾目睽睽下人證確鑿,你且搜集人證,簽名聯署,明日陛下與家父還京,行刺之事連同宮絳玉佩呈給皇上,我看那老東西如何收場!”說完又與王管家耳語數句,王管家稱諾后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