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文明覺醒以來,每每解決爭端的方式無非是和談或是戰爭,即便是身處在今天的和平年代,一些國家還是會用武力來實現所謂的戰略目標。
當然,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戰斗武器越發先進,迫擊炮,洲際導彈逐漸成為了戰斗的主角。它們破壞范圍廣,殺傷力強,可以在千里之外而殺人于無形,所以很快成為戰爭中的寵兒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在這個修仙世界,這些東西聽都沒聽說過,更別提應用在戰爭中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修仙者所依靠的就只能是那種近身武器了,但卻可以隨心所欲的操控武器,使其可以一劍飛仙,取人首級于千里之外。
葉傲天所知的歷史里,東周衰落后,個個諸侯國便都按捺不住稱霸的野心,對王權虎視眈眈,由此使得彼此之間戰亂不斷,從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春秋戰國的一段戰爭史。
雖說沒有現代戰爭中的尖端火力,但即使近身肉搏,有一方最后也是損失慘重,而在當時比較落后的年代,戰爭主要武器即是劍,而其中的吳越青銅劍成為了一顆耀眼的明珠,在這顆明珠中尤其以吳王劍與越王劍最為出名。
在湖北被挖掘出的越王劍,全長有56厘米,劍面布滿花紋,篆刻有勾踐的名字,劍格兩面更是用寶石裝飾,它保存的相當完整,鋒利無比,可以輕易切割銅鉛。而出土的吳王劍外形和越王劍相差不大,同樣刻有吳王夫差的名字,用獸紋裝飾劍格,也鑲嵌有寶石。這兩把劍可謂是春秋戰國時青銅劍的代表作,被相關人士稱作國寶。
劍作為百兵之君,何謂君子?在儒家文化里的含義,君子的要求是立身正氣、不走偏門邪路。而作為兵器來講,劍的出現要早于刀,最為普遍,兼且沒有刀的狠勁,符合中庸之道,歷史上很多文人雅士也愛配劍,配劍的含義就集中了裝飾作用與高雅的情懷寓意在里面,因而稱劍為君并不過分。
而在這個修真的世界,同樣修真者多愛用劍。不止是因為其飄逸而靈動,儒家之劍是一種裝飾,一種身份的象征,而道家之劍在于殺戮,斬妖除魔,無往不利。
早已經羽化登仙的道尊就是用的劍,而且是一把普通桃木劍,道尊在傳說中那個群魔亂舞的年代,硬生生劍斬八方,桃木劍沾染太多太多妖魔的鮮血,令無數妖魔的祖先對道尊這把劍的恐懼深深刻在身體中,甚至傳給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子孫孫。
這就是為什么桃木劍可以辟邪的原因,源自于世間妖魔對遠古時期的道尊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擺脫不掉。
道尊用劍可以更好的溝通天地靈氣,道教的法劍,又稱神劍、又有神鋒,七星劍,青龍劍,斬妖劍。
劍是修仙者行法的兵器,一心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常有修士珍愛的仙劍受損,而后因為太過痛心,而導致心境崩塌,修為受阻,難有長進。
其實葉傲天想來,前世的世界也有關于道教用劍的記錄。南宋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三十《傳度科格門》,其中有門派傳度劍的姿勢儀式,傳度法師告誡弟子說:“原夫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之神鋒,以制神魔之非道。光騰七曜,威攝萬靈,凡有指呼,無不響應,吾今付汝,切宜珍藏。“
這與這個世界的道尊傳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而明朝周思得《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十九《靈寶傳度儀》,也記載了傳法劍的儀格。法師執劍對弟子說:”光射斗牛,法象雌雄,神靈景震,枝派分宗。旁輝九丑,肅清提封,上盤云漢,嚴攝罡風。導人變化,倏忽西東,律戒妄用,號曰'神鋒',以今授子,子其領之。“法師在諄諄告誡之后,才將法劍授予弟子。道教的傳度科儀,在師徒之間形成授受的盟約,弟子法劍應用之有道,法劍可用于防身,也可用于斬邪,違此妄用則不可。
這個修真世界的有些門派也是有這么個規矩,但主要是小門派這么做,因為小門派往往很難鍛造多把仙劍,因此只能將仙劍一代代繼承下去。一把好劍甚至可以決定一個門派在萬仙盟的排名,可見仙劍對于修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靈寶凈明院行遣式》的咒劍就說:“神劍非鐵,化氣于身,取彼日月,煉以丙丁。三年劍成,斬邪戮人,不殺無罪,不伐忠臣。有違此而妄用者,如師此盟。”道教齋醮科儀的施食煉度,高功最后要打破地獄,拯救亡靈。受盟威法箓的正一法師,在儀式中用法劍扣獄扃破獄。
這個世界的道教但是沒有這種忠君愛國的思想,畢竟修真者往往覺得自己身份比之凡人要高上太多。因此也沒有要用劍來超度亡靈這么一說。
而宋朝的時候,《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五說:“破獄之法,合以策仗扣獄扃。而所以用策仗者,三洞法師也。有持劍而破獄者,正一法師也。”
道教齋醮的祭風、祭雨科儀,高功法師要執劍行法,依仗三尺法劍的奇妙神力,高功才得以呼風喚雨。北宋王文卿曾行雷法驅邪,“至夜月明,仗劍登壇,飛符叱吒,風雷大作,天地晦冥”。
這里的種種神奇,在這個世界均可解釋為各種靈根的奇妙運用,水靈根的法術自然可以招來急風雨,土靈根則能讓地動山搖,不過這些改天換地的妙法,皆是金丹期以上的修士方能施展。
而最著名的劍,七星劍,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在《三國演義》卷二十一《孔明秋夜祭北斗》,寫諸葛亮于帳中祈禳北斗,這時“姜維入賬,正見孔明披發仗劍,踏罡步斗,壓鎮將星。忽聽得寨外吶喊,欲令人問時,魏延入賬報曰:'魏兵至矣!'延腳步走急,將主燈撲滅。孔明棄劍而嘆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主燈已滅,吾豈能存乎?不可得而禳也!
這就是著名的七星燈續命,七星燈,又名“續命燈”、“招魂燈”,為上古道門法術,“招魂燈”自商周年代開始就一直流傳下來,在歷史上,七星燈為自己續命的有兩人,一人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另一人是明朝的軍師劉伯溫。
“七星燈”是三國演義中孔明在五丈原,為延續自己的生命而點的燈。按諸葛亮的說法:“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一紀12年,在中國12是個經常用到的數字),但最后因魏延迅速入帳,使燈熄滅。
三國,諸葛亮伐魏,至六出祁山,心血日耗,自知不久,以后事囑托諸將。姜維謂用祈壽之法,挽回天命。諸葛亮乃設七星燈,終日步罡踏斗以禳之。司馬懿仰觀星象,知諸葛亮不久人世,又不敢深信,使夏侯霸領兵探之。不料魏延誤認劫寨,匆匆奔至帳中報信,將本命燈踏滅。諸葛亮擲劍嘆曰:生死有命,不可挽也。姜維欲斬魏延,諸葛亮止之,乃告以:司馬懿非劫寨,但探我生死耳。后諸葛亮囑后事,死于軍中。司馬懿聞諸葛亮死,蜀軍撤退,遂起兵追趕。姜維等以諸葛亮之木像推出,嚇退司馬懿,蜀軍退回西川。
葉傲天每每讀到此處,無不嘆息,他嘆臥龍出山。卻落得如此下場,只可惜隆中對的抱負,孔明先生再無機會實現,而劉備白帝城托孤,也去奔赴兄弟三人的桃園之約。英雄出世,逆流行險,終究逃不過大江東去。
咳咳咳,跑題啦。這七星劍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身上出現過兩次,第一次乃是借東風之時,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也就出現在了七星燈續命這里。
七星燈,真的可以續命嗎?不然,真正能夠溝通天地,向天借壽的主角,其實是那把劍,那把七星劍。此劍喚做七星,可以擺法陣,以劍通天,以天上七星為引,取星辰之力入體以延長壽命。
可惜那個時代,靈氣早已經所剩無幾,繞是丞相那樣天賦異稟的修士,都無法續命成功,要是換到這個世界,靈氣充沛,說不定真能成功續命。由此可見,劍有的是溝通天地的能量。
所以仙劍如此重要,那么鑄劍師在這個修仙世界的地位自然不必多說。雖然想要成為鑄劍師理論上很簡單,只要你是火靈根,而且肯吃苦就行,但是,你永遠也不能鑄造出神兵利器!
真正鑄劍師大家,入門條件就是極品火靈根,而且最好是雙生金靈根,滿足這兩個條件,再加上堅持不懈的理論學習和實踐練習,才有可能成為一代鑄劍宗師,才有可能鍛造出一把絕世神兵。
這些比較行家的知識,葉傲天這個時候是不知道的,他只知道他即將見到的是整個修仙界數一數二的鑄劍師,心中自然有些興奮和期待。
心中一興奮,這爬的速度就上來了。沒錯,他還是被周鈺瑩這個小魔女騎在了背上。
但是這點屈辱,和等等即將要見到的大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葉傲天如此安慰自己到。
這螺旋式的千年冰靈梯深不見底,葉傲天手腳并用的爬著爬著,終于聽到周鈺瑩喊了一聲停下,然后從他身上跳了下來。
“喂,就要見到楊叔叔了,我還是給你留點面子好了。”周鈺瑩沒好氣的說。
葉傲天趕緊爬起來,一只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發型,以及拍了拍衣服上的塵土,另一只手卻握得越來越緊了。
“多謝大小姐的關心,我等等進去一定好好安靜不出聲,爭取不丟大小姐的臉。”葉傲天笑著說。
周鈺瑩郁悶了,這個人之前正經癡情的模樣是裝的嗎?這不要臉的樣子可真是賤,真沒辜負他的名字。
葉傲天看著前面的道路已經決斷,周圍墻壁上都是白色的火焰。此刻前面有個一個巨大球狀房,也被白色火焰覆蓋著,看起來這里面就是鑄劍的地方了。而球體下,用千年冰靈石所制的臺階正滋滋作響,令他后退了一步。
“這就怕了?你還是不是男人啊。”周鈺瑩不滿的說。
“咳咳咳,我只是個侍奉,怎么敢走在大小姐的前面?還是你先進去吧。”葉傲天一臉卑微的說到。
周鈺瑩氣結,這個葉劍仁有什么危險還想讓我先走,呸。真是個臭不要臉的。
周鈺瑩沒好氣的推開葉傲天,然后搖了搖手上的鈴鐺,剎那間,葉傲天與周鈺瑩腳底亮起一個法陣,隨即他們被傳送進了球體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