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隔墻有耳2
- 飛舞情緣
- 怪阿嚟
- 2166字
- 2019-09-06 11:57:31
翌日,剛上早朝就有大臣向皇帝上書,說是要為皇帝操辦選后大事,而這個上書之人就是林凱文的得意門生,已經(jīng)被調(diào)到禮部的楊御史楊懷恩,如今應(yīng)該稱呼為楊尚書才對。
老狐貍林凱文在聽完楊尚書的奏章之后,心里泛起了嘀咕,自己想要把采清送入宮中這個計劃還只是在策劃當中,自己也只是跟自己的女兒提起過,昨日才含含糊糊的把自己的意思告訴給孫女聽,對外還來不及吩咐安排,可今日一早這楊懷恩就上書奏請皇上選后,難道他對自己早有二心不成?可剛才他上書過程中時不時的就看向自己,那表情分明就是在向自己邀功,他應(yīng)該不會背叛自己才對,可這件事也太不尋常了。不過這樣也好,早日把采清送入宮中便能早日控制住這小皇帝。
“皇上,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楊尚書剛剛說完,就立刻有人反對,而這個人就是坐在余承天左邊的攝政王寧王。
“哦?皇叔此話怎講?”明知寧王會反對,余承天還是擺出一副意外的表情。
“皇上,咱們?yōu)懺聡幌蛑v究以孝為先,如今先皇駕崩還不足三年,而皇上也尚未到束發(fā)的年紀,按照習(xí)俗,皇上又怎能在此時談婚論嫁?如此大逆不道的行為也虧你楊尚書想的出來!你這樣做豈不是陷皇上于不孝?來人,將楊懷恩拖出去砍了”寧王此番話說的鏗鏘有力,那楊尚書早就嚇得跪在地上求饒。
“皇叔,這楊尚書最初的目的也是出于為朕著想。就算有錯,也罪不至死。”
“是啊,皇上,微臣身為禮部尚書,自然要為皇上的終身大事考慮,微臣對皇上忠心耿耿絕無二心,絕對沒有攝政王說的那個意思啊,皇上。”被人拖起來的楊尚書垂死掙扎著。
“回皇上,臣也覺得攝政王此話有禮,您乃一國之君,自當成為天下百姓的楷模,若是皇上執(zhí)意要在此時選妃立后,那豈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這老百姓又當如何尊您敬您?”身為九門提督的陸展鵬也發(fā)表了自己的意見。
“嗯,皇叔和陸愛卿說的有理,朕自是不能成為那天下人恥笑的昏君,這選后一事還是暫且擱置為好,傳朕旨意,在三年孝期未滿之時,文武百官以及后宮眾人都不得再提及選后一事,若是有誰再向朕上書立后,那就是陷朕于不孝,朕也絕不姑息!至于楊尚書,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就罰他官降原職和半年俸祿,皇叔意下如何?”余承天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聽上去底氣十足,可兩只眼睛卻時不時的看向攝政王,那眼神中明顯的懼意讓臣子們以為小皇帝是絕不敢忤逆攝政王的。
“罷了罷了,既然皇上都為他求情了就都按照皇上的意思辦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凱文雖然心中氣惱,他圓滿的計劃被寧王的三言兩語給打亂了,這讓他怎能不恨?卻也不能在此時發(fā)作,只好領(lǐng)頭下跪高呼萬歲。
隨著文武百官的叩拜,這選后風(fēng)波也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可余承天知道這也只是暫時的,如果不是自己先發(fā)制人,恐怕受牽制的始終是自己。寧王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十分明顯,為了反對林家根本就不在乎自己是不是該選后了。不過這樣也好,讓天下人都看看,這攝政王為了牢牢掌握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根本不想讓皇帝立后親政。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針鋒相對的時候,那自己也有理由可以向?qū)幫醢l(fā)難了!
“哼!楊御史,你怎么還有臉來我府上?”林凱文看到眼前的人就一肚子的火,這家伙也不知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膽,竟然敢不經(jīng)過自己的同意就擅作主張!
“大人,今日這是的確不能全怪微臣啊!昨日微臣聽到有人議論說莊家要將幺女送入宮中,微臣一想若那莊世倫奸計得逞,勢必會影響到大人您的地位,所以才連夜寫好奏章,為了能贏得先機,才那么著急向小皇帝上書,微臣還特意準備了第二份奏折,就是要保舉采清小姐為后,可沒曾想,這第一份奏折剛說完,寧王就開始反對。”楊御史此時一身的冷汗。想今日之事成功之后便可向林凱文邀功,可沒成想自己卻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自己的小命差點沒有,都怪那寧王可惡,還有那小皇帝也太懦弱,僅僅因為寧王的三言兩語就將自己的奏章全盤否定,活該他一輩子只能做個傀儡皇帝。
聽了楊懷恩的辯解,林凱文若有所思,如果楊尚書所言非虛,他只是因為關(guān)于莊家的傳聞才上奏,那么自己的計劃他肯定還未知曉,不過這事也太為湊巧,寧王和莊家的關(guān)系雖因為立儲一事有些僵硬,可是這兩年也緩和了不少,如果真的是莊家要送女子進宮,寧王不該斷然拒絕,難道這一切都只是個圈套?
“嗯,聽你這么一說,老夫也覺得這寧王是有備而來,難道這一切都只是他和莊家演的一場戲?看來老夫這府上一定有他們的眼線。”林凱文的臉色緩和了不少,就算自己的計劃不能落實,可離三年孝期已經(jīng)不遠,寧王這么著急的拒絕,也不過是拖上幾個月而已,但是他的眼線就此暴露,如此說來自己也不算太虧。
“大人請放心,這離三年孝期也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只要一等到孝期已滿,微臣定會上書皇上舉薦采清小姐的。”楊御史即使愚笨也看得出來自己舉薦林采清這步棋是走對了,這正合了林凱文的心意。
可是事情遠沒有林凱文想的那么簡單,選后風(fēng)波剛過去不久,就有人上書追封南宮環(huán)為護國皇太后,甚至還有人提議將護國皇太后和先皇合葬,而寧王一黨也借此機會要皇上再為皇太后守孝兩年。余承天那小子自然愿意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合葬在一起,哪怕要再等兩年才能親政。到了此時,林凱文才明白,自己是高看了余承天那小子,他哪里是寧王的對手,寧王只是給了他那么一點點甜頭,他就只能任人擺布。只不過可恨的是自己的計劃又要落空了,幾個月好等,要真的再過兩年,采清已經(jīng)十九歲了,早已過了嫁人的年紀,她連參加選秀的資格都沒有了,寧王一黨又怎么會讓采清當皇后呢?看來他又要另行籌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