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國法律史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第一節 西周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法制思想(以德配天 明德慎罰 出禮入刑) 主要法制內容(五刑 契約 西周婚姻六禮 嫡長子繼承) 司法制度(大司寇 五聽 三宥 三赦 三刺)

第二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鑄刑書與鑄刑鼎 《法經》(盜、賊、囚、捕、雜、具) 商鞅變法與法家思想的特點(以法治國輕罪重刑 刑無等級)

第二章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第一節 秦漢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秦漢律的主要內容(罪名與刑罰 文景帝廢肉刑) 漢代親親得首匿原則 春秋決獄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魏晉南北朝時期法典的發展變化(名例律 八議 五服制罪) 刑罰制度(死刑上奏 流刑分等廢除宮刑) 大理寺

第三章 隋唐宋元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第一節 隋唐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永徽律疏與中華法系 十惡 六贓(受財枉法 受財不枉法) 保辜 五刑與刑罰原則(公罪與私罪 自首與類推 化外人) 禮律合一

第二節 宋元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宋刑統與編敕 罪名與刑罰(折杖法 刺配 凌遲) 契約與婚姻繼承法規(絕賣 義絕 戶絕)司法制度(大理寺 刑部 御史臺 提點刑獄司 翻異別勘) 元代四等人制度

第四章 明清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第一節 明至清中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明清時期的立法(《大明律》 《大清律例》 條例與則例) 立法思想與刑罰原則(明刑弼教重其所重,輕其所輕) 罪名與刑罰(故殺與謀殺) 司法制度(刑部 大理寺 都察院 督撫與提刑按察使司 廷杖與廠衛 清代會審 死刑與復奏)

第二節 清末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清末“預備立憲”(《欽定憲法大綱》 “十九信條” 諮議局與資政院)清末修律主要內容(《大清現行刑律》 《大清新刑律》 《大清商律草案》 《大清民律草案》 訴訟法律與法院編制法)清末司法體制的變化(大理院 法部 四級三審制 領事裁判權 會審公廨)

第五章 中華民國時期的法律思想與制度

第一節 中華民國時期的法律思想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五權憲法理論

第二節 南京臨時政府的法律制度

《修正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第三節 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天壇憲草” “袁記約法” “賄選憲法”

第四節 南京國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六法全書”與判例、解釋例 《訓政時期約法》 “五五憲草” 《中華民國憲法(1947)》立法院 《中華民國民法》 《中華民國刑法》 “三級三審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额敏县| 辽源市| 铜鼓县| 额尔古纳市| 东乡| 南华县| 无为县| 出国| 合山市| 东丰县| 邵阳市| 房山区| 邓州市| 固阳县| 大悟县| 比如县| 阿城市| 双峰县| 措勤县| 石棉县| 周口市| 宁夏| 夹江县| 锡林浩特市| 永定县| 彝良县| 榕江县| 大竹县| 大厂| 吉隆县| 达孜县| 湖北省| 铜鼓县| 乐东| 永靖县| 云阳县| 临湘市| 乌拉特后旗| 航空|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