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3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98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于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20179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行政處罰設定實施,適用本法。

0000第三條 【適用對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并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

0000第四條適用原則】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違法行為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五條適用目的】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0000第六條被處罰者權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相關法條:本法第31條、第32條、第41條】

第七條被處罰者承擔的其他法律責任】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第二章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設定

0000第八條處罰的種類】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 警告;

(二) 罰款;

(三) 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 責令停產停業;

(五) 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 行政拘留;

(七)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條、第21條】[04/2/41]

0000第九條法律對處罰種類的設定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相關法條:立法法第8條】

0000第十條行政法規對處罰種類的設定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相關法條:立法法第9條】[07/2/46]

0000第十一條地方性法規對處罰種類的設定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企業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0000第十二條國務院部委的規章對處罰的設定】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前款規定的國務院部、委員會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可以授權具有行政處罰權的直屬機構依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規定行政處罰。 [13/2/48]

0000第十三條自治區人民政府及有權的市的規章對處罰的設定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前款規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或者一定數量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0000第十四條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除本法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以及第十三條的規定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行政處罰

【相關法條:行政許可法第17條】

第三章 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

第十五條處罰的實施】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行政機關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0000第十六條處罰的權限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相關法條:行政許可法第25條】

0000第十七條 【授權實施處罰】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11/2/41 04/2/75]

0000第十八條委托實施處罰】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并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04/2/75]

0000第十九條 【受托組織的條件】受委托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 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事業組織;

(二) 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工作人員;

(三) 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04/2/75]

第四章 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0000第二十條 【處罰的管轄】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07/2/86]

第二十一條指定管轄】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07/2/86]

第二十二條構成犯罪案件的移送】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條:本法第61條】

第二十三條改正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

0000第二十四條同一行為不得重復處罰】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09/2/85 04/2/44]

0000第二十五條 【未成年人處罰的限制】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2條】

0000第二十六條 【精神病人處罰的限制】精神病人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但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時違法行為的,應當給予行政處罰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3條】

0000第二十七條 【從輕、減輕處罰的條件】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 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

(二) 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

(三) 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

(四) 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違法行為輕微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9條】[07/2/86 05/2/82]

0000第二十八條 【刑罰的折抵】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

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07/2/47 04/2/98]

0000第二十九條處罰的時效】違法行為在2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13/2/81 11/2/41 04/2/44]

【相關法條:稅收征管法第86條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2條】

第五章 行政處罰的決定

第三十條處罰的條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0000第三十一條告知義務】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11/2/81]

0000第三十二條當事人的申辯陳述權】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加重處罰

第一節 簡易程序

0000第三十三條當場處罰】違法事實確鑿并有法定依據,對公民處以50元以下、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的,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履行行政處罰決定。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0條】

[17/2/79 12/2/48 12/2/84 09/2/85 02/2/75]

0000第三十四條當場處罰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向當事人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當事人。

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行政機關名稱,并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執法人員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必須報所屬行政機關備案。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1條】

0000第三十五條不服處罰提起的復議或訴訟】當事人對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節 一般程序

第三十六條取證】除本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0000第三十七條證據的收集】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制作筆錄。

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7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17/4/七1]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81條】[11/2/44 08/2/89]

0000第三十八條 【處罰決定】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 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 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 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 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05/2/82]

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在行政機關負責人作出決定之前,應當由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進行審核。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的人員,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第三十九條處罰決定書的內容】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 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 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和證據;

(三) 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 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 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0000第四十條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7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05/2/82]

0000第四十一條處罰的成立條件】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除外

第三節 聽證程序

0000第四十二條聽證范圍及程序】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 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3日內提出;

(二) 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7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 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 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

(五) 當事人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

(六) 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 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當事人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有異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有關規定執行。 [17/2/82 17/4/七2 15/2/77 14/2/79 13/2/46 11/2/81 09/2/85 07/2/81]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8條】

0000第四十三條聽證之后的處罰】聽證結束后,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決定。[04/2/75]

第六章 行政處罰的執行

第四十四條當事人有履行處罰的義務】行政處罰決定依法作出后,當事人應當在行政處罰決定的期限內,予以履行。

0000第四十五條申請復議提起訴訟不中止處罰的執行】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處罰不停止執行,法律另有規定除外[12/2/47]

【相關法條:行政復議法第21條 行政訴訟法第56條】

0000第四十六條罰繳分離原則】作出罰款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與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

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的規定當場收繳的罰款外,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不得自行收繳罰款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銀行應當收受罰款,并將罰款直接上繳國庫。

0000第四十七條當場收繳罰款范圍】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 依法給予20元以下的罰款的;

(二) 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4條】

0000第四十八條邊遠地區當場收繳罰款】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后,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4條】

0000第四十九條 【罰款收據】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05/2/82]

【相關法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06條】

0000第五十條 【罰款交納期】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2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2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2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銀行[04/2/50]

0000第五十一條執行措施】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 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二) 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 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2/2/48 10/2/100 04/2/78]

第五十二條分期繳納罰款】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準,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沒收的非法財物的處理】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監督檢查】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五條上級行政機關的監督】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 沒有法定的行政處罰依據的;

(二) 擅自改變行政處罰種類、幅度的;

(三) 違反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的;

(四) 違反本法第十八條關于委托處罰的規定的。

第五十六條當事人的拒絕處罰權及檢舉權】行政機關對當事人進行處罰不使用罰款、沒收財物單據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門制發的罰款、沒收財物單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處罰,并有權予以檢舉。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對使用的非法單據予以收繳銷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七條自行收繳罰款的處理】行政機關違反本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自行收繳罰款的,財政部門違反本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向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或者拍賣款項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八條私分罰沒財物的處理】行政機關將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財物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執法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財物、收繳罰款據為己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九條行政機關的賠償責任及對有關人員的處理】行政機關使用或者損毀扣押的財物,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十條違法實行檢查或執行措施的賠償責任】行政機關違法實行檢查措施或者執行措施,給公民人身或者財產造成損害、給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對拒不移交罪犯的有關人員的處理】行政機關為牟取本單位私利,對應當依法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不移交,以行政處罰代替刑罰,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糾正;拒不糾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行政處分;徇私舞弊、包庇縱容違法行為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法條:刑法第402條】

第六十二條執法人員失職承擔的責任】執法人員玩忽職守,對應當予以制止和處罰的違法行為不予制止、處罰,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遭受損害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六十三條國務院制定罰繳分離辦法】本法第四十六條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的規定,由國務院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第六十四條生效日期】本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規和規章關于行政處罰的規定與本法不符合的,應當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修訂,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訂完畢。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20058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 根據201210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外,適用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航空器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外,適用本法。

第五條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會矛盾,增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第七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治安案件的管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規定。

第八條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或者其監護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0000第九條 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后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07/2/91]

第二章 處罰的種類和適用

0000第十條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分為:

(一) 警告;

(二) 罰款;

(三) 行政拘留;

(四) 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對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以附加適用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第十一條 辦理治安案件所查獲的毒品、淫穢物品等違禁品,賭具、賭資,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以及直接用于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應當收繳,按照規定處理。

違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財物,追繳退還被侵害人;沒有被侵害人的,登記造冊,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0000第十二條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第十三條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看管和治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0000第十四條 盲人或者又聾又啞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不予處罰。

0000第十五條 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采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 [12/2/79]

0000第十六條 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行的,最長不超過二十日

第十七條 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根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在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中所起的作用,分別處罰。

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脅迫、誘騙的行為處罰。

第十八條 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法的規定處罰。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同一行為規定給予單位處罰的,依照其規定處罰。

0000第十九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

(一) 情節特別輕微的;

(二) 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三) 出于他人脅迫或者誘騙的;

(四) 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的;

(五) 有立功表現的。

0000第二十條 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

(一) 有較嚴重后果的;

(二) 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 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四) 六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0000第二十一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一)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

(二) 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三) 七十周歲以上的;

(四) 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嬰兒的。

0000第二十二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在六個月內沒有被公安機關發現的,不再處罰。

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第三章 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和處罰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和處罰

第二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致使工作、生產、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 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 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 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 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眾實施前款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擾亂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強行進入場內的;

(二) 違反規定,在場內燃放煙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

(三) 展示侮辱性標語、條幅等物品的;

(四) 圍攻裁判員、運動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的;

(五) 向場內投擲雜物,不聽制止的;

(六) 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的其他行為。

因擾亂體育比賽秩序被處以拘留處罰的,可以同時責令其十二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同類比賽;違反規定進入體育場館的,強行帶離現場。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 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 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結伙斗毆的;

(二) 追逐、攔截他人的;

(三) 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的;

(四) 其他尋釁滋事行為。

第二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組織、教唆、脅迫、誘騙、煽動他人從事邪教、會道門活動或者利用邪教、會道門、迷信活動,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

(二) 冒用宗教、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

第二十八條 違反國家規定,故意干擾無線電業務正常進行的,或者對正常運行的無線電臺(站)產生有害干擾,經有關主管部門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二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一)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造成危害的;

(二)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三)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

(四) 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的。

第二節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和處罰

第三十條 違反國家規定,制造、買賣、儲存、運輸、郵寄、攜帶、使用、提供、處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一條 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被盜、被搶或者丟失,未按規定報告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故意隱瞞不報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第三十二條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或者弩、匕首等國家規定的管制器具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 盜竊、損毀油氣管道設施、電力電信設施、廣播電視設施、水利防汛工程設施或者水文監測、測量、氣象測報、環境監測、地質監測、地震監測等公共設施的;

(二) 移動、損毀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以及其他邊境標志、邊境設施或者領土、領海標志設施的;

(三) 非法進行影響國(邊)界線走向的活動或者修建有礙國(邊)境管理的設施的。

第三十四條 盜竊、損壞、擅自移動使用中的航空設施,或者強行進入航空器駕駛艙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在使用中的航空器上使用可能影響導航系統正常功能的器具、工具,不聽勸阻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盜竊、損毀或者擅自移動鐵路設施、設備、機車車輛配件或者安全標志的;

(二) 在鐵路線路上放置障礙物,或者故意向列車投擲物品的;

(三) 在鐵路線路、橋梁、涵洞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

(四) 在鐵路線路上私設道口或者平交過道的。

第三十六條 擅自進入鐵路防護網或者火車來臨時在鐵路線路上行走坐臥、搶越鐵路,影響行車安全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未經批準,安裝、使用電網的,或者安裝、使用電網不符合安全規定的;

(二) 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對溝井坎穴不設覆蓋物、防圍和警示標志的,或者故意損毀、移動覆蓋物、防圍和警示標志的;

(三) 盜竊、損毀路面井蓋、照明等公共設施的。

第三十八條 舉辦文化、體育等大型群眾性活動,違反有關規定,有發生安全事故危險的,責令停止活動,立即疏散;對組織者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旅館、飯店、影劇院、娛樂場、運動場、展覽館或者其他供社會公眾活動的場所的經營管理人員,違反安全規定,致使該場所有發生安全事故危險,經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五日以下拘留。

第三節 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和處罰

第四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組織、脅迫、誘騙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 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 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第四十一條 脅迫、誘騙或者利用他人乞討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反復糾纏、強行討要或者以其他滋擾他人的方式乞討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 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 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 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 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 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一) 虐待家庭成員,被虐待人要求處理的;

(二) 遺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被扶養人的。

第四十六條 強買強賣商品,強迫他人提供服務或者強迫他人接受服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七條 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或者在出版物、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刊載民族歧視、侮辱內容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 冒領、隱匿、毀棄、私自開拆或者非法檢查他人郵件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九條 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四節 妨害社會管理的行為和處罰

第五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的;

(二) 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

(三) 阻礙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警車等車輛通行的;

(四) 強行沖闖公安機關設置的警戒帶、警戒區的。

阻礙人民警察依法執行職務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一條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以其他虛假身份招搖撞騙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冒充軍警人員招搖撞騙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二) 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

(三) 偽造、變造、倒賣車票、船票、航空客票、文藝演出票、體育比賽入場券或者其他有價票證、憑證的;

(四) 偽造、變造船舶戶牌,買賣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船舶戶牌,或者涂改船舶發動機號碼的。

第五十三條 船舶擅自進入、停靠國家禁止、限制進入的水域或者島嶼的,對船舶負責人及有關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違反國家規定,未經注冊登記,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被取締后,仍進行活動的;

(二) 被依法撤銷登記的社會團體,仍以社會團體名義進行活動的;

(三) 未經許可,擅自經營按照國家規定需要由公安機關許可的行業的。

有前款第三項行為的,予以取締。

取得公安機關許可的經營者,違反國家有關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安機關可以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五條 煽動、策劃非法集會、游行、示威,不聽勸阻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五十六條 旅館業的工作人員對住宿的旅客不按規定登記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或者明知住宿的旅客將危險物質帶入旅館,不予制止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旅館業的工作人員明知住宿的旅客是犯罪嫌疑人員或者被公安機關通緝的人員,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 房屋出租人將房屋出租給無身份證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規定登記承租人姓名、身份證件種類和號碼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典當業工作人員承接典當的物品,不查驗有關證明、不履行登記手續,或者明知是違法犯罪嫌疑人、贓物,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

(二) 違反國家規定,收購鐵路、油田、供電、電信、礦山、水利、測量和城市公用設施等廢舊專用器材的;

(三) 收購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者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的;

(四) 收購國家禁止收購的其他物品的。

第六十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隱藏、轉移、變賣或者損毀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扣押、查封、凍結的財物的;

(二) 偽造、隱匿、毀滅證據或者提供虛假證言、謊報案情,影響行政執法機關依法辦案的;

(三) 明知是贓物而窩藏、轉移或者代為銷售的;

(四) 被依法執行管制、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在緩刑、暫予監外執行中的罪犯或者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的人,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

第六十一條 協助組織或者運送他人偷越國(邊)境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二條 為偷越國(邊)境人員提供條件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偷越國(邊)境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刻劃、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

(二) 違反國家規定,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進行爆破、挖掘等活動,危及文物安全的。

第六十四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偷開他人機動車的;

(二) 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或者偷開他人航空器、機動船舶的。

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故意破壞、污損他人墳墓或者毀壞、丟棄他人尸骨、骨灰的;

(二) 在公共場所停放尸體或者因停放尸體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

第六十六條 賣淫、嫖娼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在公共場所拉客招嫖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七條 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八條 制作、運輸、復制、出售、出租淫穢的書刊、圖片、影片、音像制品等淫穢物品或者利用計算機信息網絡、電話以及其他通訊工具傳播淫穢信息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九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 組織播放淫穢音像的;

(二) 組織或者進行淫穢表演的;

(三) 參與聚眾淫亂活動的。

明知他人從事前款活動,為其提供條件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七十條 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條件的,或者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一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非法種植罌粟不滿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

(二) 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少量未經滅活的罌粟等毒品原植物種子或者幼苗的;

(三) 非法運輸、買賣、儲存、使用少量罌粟殼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在成熟前自行鏟除的,不予處罰。[08/2/80]

第七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二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 非法持有鴉片不滿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滿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

(二) 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三) 吸食、注射毒品的;

(四) 脅迫、欺騙醫務人員開具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

第七十三條 教唆、引誘、欺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七十四條 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吸毒、賭博、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行為人通風報信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第七十五條 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七十六條 有本法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第七十條的行為,屢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采取強制性教育措施。

第四章 處罰程序

第一節 調 查

第七十七條 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并進行登記。

第七十八條 公安機關受理報案、控告、舉報、投案后,認為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認為不屬于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當告知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投案人,并說明理由。

0000第七十九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對治安案件的調查,應當依法進行。嚴禁刑訊逼供或者采用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手段收集證據。

非法手段收集證據不得作為處罰根據[08/2/49]

第八十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辦理治安案件時,對涉及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應當予以保密。

第八十一條 人民警察在辦理治安案件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 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 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 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屬的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上一級公安機關決定。

第八十二條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注明。

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12/2/4 11/2/46]

0000第八十三條 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公安機關傳喚后應當及時詢問查證,詢問查證的時間不超過八小時;情況復雜,依照本法規定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詢問查證的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

公安機關應當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 [15/2/48 12/2/47]

第八十四條 詢問筆錄應當交被詢問人核對;對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其宣讀。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的,被詢問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更正。被詢問人確認筆錄無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詢問的人民警察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被詢問人要求就被詢問事項自行提供書面材料的,應當準許;必要時,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詢問人自行書寫。

詢問不滿十六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 [11/2/46]

0000第八十五條 人民警察詢問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證人,可以到其所在單位或者住處進行;必要時,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機關提供證言。

人民警察在公安機關以外詢問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

詢問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證人,同時適用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

第八十六條 詢問聾啞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證人,應當有通曉手語的人提供幫助,并在筆錄上注明。

詢問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證人,應當配備翻譯人員,并在筆錄上注明。

0000第八十七條 公安機關對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可以進行檢查。檢查時,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應當出示工作證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應當出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09/2/88 07/2/47]

第八十八條 檢查的情況應當制作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人民警察應當在筆錄上注明。 [09/2/88]

0000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對與案件有關的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可以扣押;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財產,不得扣押,應當予以登記。對與案件無關的物品,不得扣押。

對扣押的物品,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扣押物品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調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對扣押的物品,應當妥善保管,不得挪作他用;對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經查明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及時退還;經核實屬于他人合法財產的,應當登記后立即退還;滿六個月無人對該財產主張權利或者無法查清權利人的,應當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所得款項上繳國庫。 [15/2/48 15/2/78]

第九十條 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有爭議的專門性問題的,應當指派或者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進行鑒定;鑒定人鑒定后,應當寫出鑒定意見,并且簽名。

第二節 決 定

0000第九十一條 治安管理處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決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罰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決定。 [17/2/79 08/2/49 06/2/82]

0000第九十二條 對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在處罰前已經采取強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時間,應當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

第九十三條 公安機關查處治安案件,對沒有本人陳述,但其他證據能夠證明案件事實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但是,只有本人陳述,沒有其他證據證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

第九十四條 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作出治安管理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陳述和申辯。公安機關必須充分聽取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意見,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公安機關應當采納。

公安機關不得因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陳述、申辯而加重處罰

第九十五條 治安案件調查結束后,公安機關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處理:

(一) 確有依法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處罰決定;

(二) 依法不予處罰的,或者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處罰決定;

(三) 違法行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 發現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其他違法行為的,在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作出處罰決定的同時,通知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第九十六條 公安機關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應當制作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 被處罰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件的名稱和號碼、住址;

(二) 違法事實和證據;

(三) 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 處罰的執行方式和期限;

(五) 對處罰決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 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的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決定書應當由作出處罰決定的公安機關加蓋印章。

0000第九十七條 公安機關應當向被處罰人宣告治安管理處罰決定書,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無法當場向被處罰人宣告的,應當在二日內送達被處罰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的家屬。

有被侵害人的,公安機關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16/2/45 09/2/86 06/2/82]

0000第九十八條 公安機關作出吊銷許可證以及處二千元以上罰款的治安管理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權要求舉行聽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要求聽證的,公安機關應當及時依法舉行聽證。 [14/2/79 13/2/46]

第九十九條 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三十日;案情重大、復雜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可以延長三十日。

為了查明案情進行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0000第一百條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的,可以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17/2/79 06/2/82]

第一百零一條 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向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出示工作證件,并填寫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應當當場交付被處罰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17/2/79]

前款規定的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被處罰人的姓名、違法行為、處罰依據、罰款數額、時間、地點以及公安機關名稱,并由經辦的人民警察簽名或者蓋章。

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經辦的人民警察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報所屬公安機關備案。

0000第一百零二條 被處罰人對治安管理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08/2/83 07/2/49 07/2/91 06/2/82]

[]此次治安管理處罰法出臺,對原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重大修改之一就在于取消了復議前置的規定

第三節 執 行

第一百零三條 對被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由作出決定的公安機關送達拘留所執行。 [07/2/47]

第一百零四條 受到罰款處罰的人應當自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一) 被處五十元以下罰款,被處罰人對罰款無異議的;

(二)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后,被處罰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被處罰人提出的;

(三) 被處罰人在當地沒有固定住所,不當場收繳事后難以執行的。

第一百零五條 人民警察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所屬的公安機關;在水上、旅客列車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二日內,交至所屬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自收到罰款之日起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一百零六條 人民警察當場收繳罰款的,應當向被處罰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被處罰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0000第一百零七條 被處罰人不服行政拘留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以向公安機關提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的申請。公安機關認為暫緩執行行政拘留不致發生社會危險的,由被處罰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符合本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條件的擔保人,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標準交納保證金,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暫緩執行。 [12/2/47 09/2/86 08/2/49 07/2/47]

0000第一百零八條 擔保人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 與本案無牽連;

(二) 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三) 在當地有常住戶口和固定住所;

(四) 有能力履行擔保義務。 [08/2/49]

第一百零九條 擔保人應當保證被擔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處罰的執行。

擔保人不履行擔保義務,致使被擔保人逃避行政拘留處罰的執行的,由公安機關對其處三千元以下罰款。

第一百一十條 被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人交納保證金,暫緩行政拘留后,逃避行政拘留處罰的執行的,保證金予以沒收并上繳國庫,已經作出的行政拘留決定仍應執行。

第一百一十一條 行政拘留的處罰決定被撤銷,或者行政拘留處罰開始執行的,公安機關收取的保證金應當及時退還交納人。 [13/2/46]

第五章 執法監督

第一百一十二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應當依法、公正、嚴格、高效辦理治安案件,文明執法,不得徇私舞弊。

第一百一十三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禁止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打罵、虐待或者侮辱。

第一百一十四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第一百一十五條 公安機關依法實施罰款處罰,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收繳的罰款應當全部上繳國庫。

第一百一十六條 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刑訊逼供、體罰、虐待、侮辱他人的;

(二) 超過詢問查證的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 不執行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制度或者不按規定將罰沒的財物上繳國庫或者依法處理的;

(四) 私分、侵占、挪用、故意損毀收繳、扣押的財物的;

(五) 違反規定使用或者不及時返還被侵害人財物的;

(六) 違反規定不及時退還保證金的;

(七) 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謀取其他利益的;

(八) 當場收繳罰款不出具罰款收據或者不如實填寫罰款數額的;

(九) 接到要求制止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報警后,不及時出警的;

(十) 在查處違反治安管理活動時,為違法犯罪行為人通風報信的;

(十一) 有徇私舞弊、濫用職權,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其他情形的。

辦理治安案件的公安機關有前款所列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第一百一十七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應當賠禮道歉;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百一十八條 本法所稱以上、以下、以內,包括本數。

第一百一十九條 本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86年9月5日公布、1994年5月12日修訂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同時廢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论坛| 乌拉特前旗| 余江县| 什邡市| 无锡市| 香格里拉县| 南昌市| 临清市| 大姚县| 溧水县| 洪江市| 永福县| 汉中市| 鸡泽县| 调兵山市| 定南县| 那坡县| 乡城县| 双柏县| 麻阳| 壶关县| 扎兰屯市| 乌拉特后旗| 襄汾县| 芦山县| 沙洋县| 隆林| 哈密市| 志丹县| 九江市| 察哈| 菏泽市| 阿克| 百色市| 达拉特旗| 定安县| 东平县| 航空| 慈利县| 兴安盟| 岚皋县|